5. 未来值得关注的技术和产品方向
重点关注方向和投资策略
空天界
三位嘉宾,您在投资航空产业链时有哪些偏好呢?
林源:在产业链项目的选择上,我们公司重点关注的领域是产业链中上游的零部件和材料相关项目。因此,我们更倾向于在上游寻找竞争相对较小、但同样重要的零部件项目。
eVTOL当下的火热,带动了上游包括电池、材料以及相关新技术的研发,这也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领域。从整个低空经济产业链来看,并不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行业,而是为当下很多硬科技行业,包括无人机、自动驾驶、电池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提供了明确的应用场景、市场方向和需求,相应带动了整个技术的发展方向。
张冕峰:在商业航天领域,我们集团作为重点单位,我们沿着供应链体系寻找好的标的,更关注于企业是否是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是否能够解决现有供应链的“卡脖子”问题,是否属于关键材料和关键零部件。
我们的投资重点基本上围绕如元器件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各类膜材料以及纤维材料等。相对过去而言,更关注比较细的赛道。
贾海宁:我们集团主要在工业母机领域,面向航空航天提供整机产品核心零部件的基础制造加工保障。因此,我们相关的投资工作更多是围绕机床工业母机展开。从机床角度来看,中低端领域国内总体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国央企在效率、商业模式等方面并不具备特别突出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整体定位在高端领域,尤其是可能出现卡脖子风险的领域,面向航空航天高端需求制造专机。
近些年,大家不再一味追求绝对的精度或加工技术难度和高度,更多的是通过改善工具如模具、刀具以及系统配合软件和工序重新设计,对被加工零件进行互相耦合、互相磨合的过程。因此,我们也与下游航空航天的应用单位一起进行工艺创新。现在,我们更多侧重于提供整体方案,从机床的单纯减材加工拓展到增材加工技术领域布局投资。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模具、夹具、量具、刀具等专用工具领域,结合机器视觉、特殊传感器、软件方案进行投资布局。我们的基础定位仍是围绕加工制造技术,向下游客户提供更好的整体方案。
空天界
在投资过程中,您最看重哪些因素呢?
张冕峰:在评估潜在投资标的时,首先,我们重点关注几个关键维度:技术的成熟度、应用案例以及客户的认可度,包括产品的可靠性,以及整个供应链是否存在一些不安全的隐患。
其次,我们也会关注后续的商业化可能性,市场空间等等。
现在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更关注企业本身的报表改善情况,而不仅仅是某一期报表。目前,行业内许多企业整体处于培育状态。我们会关注报表结构是否随着业务扩张而优化,以及现金流情况等一系列因素。实话实说,找到这样的投资标的也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
贾海宁:在投资布局策略上,我们更聚焦于能够提供完整、成熟能力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并开放我们的生态,共同孵化项目。被投企业可能形式上是新公司,但参与主体可能是在该领域从事多年的团队。近几年不同于之前的思路之处是,现在的退出导向更多元化,通过单独上市、在二级市场退出的方式多一些。并且,也在尝试通过参股投资,相当于混合所有制形式,长期支持企业独立运作、独立发展,或帮助集团内下属单位积极开展并购业务。
林源:对于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主要考量企业的技术壁垒。无论是早期还是中期阶段,只要企业拥有足够高的技术壁垒,并且团队具备商业化和产业化的思维,这些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的全球发展进程
空天界
目前,商业航天在国内外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呢?
张冕峰:从发射情况来看,2023年中国航天完成了67次发射任务,发射了200多个航天器。发展增速非常快。民营商业航天企业承载了大概23次发射,同比增长30%至40%。根据2024年的统计数据,航天发射次数预估将超过100次。从市场增速来看,商业航天已成为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增量市场。
国外方面,2023年国外完成223次发射任务。2022年全球发射大概80多次,这一到两年的变化显示市场需求迅猛增长。
从整个行业来说,商业航天还处于起步阶段,很难说哪一家领先。
国内方面,国家队基础深厚,蓝箭、天兵等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也发展迅速。大家通过不断的试验,逐渐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成本。
国际方面,最近国际商业航天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对整个行业都是非常利好的情况。
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参与方把市场做得越来越好,供应链更安全稳定,成本达到商业运营可满足的状态。
林源:首先,无论是卫星制造、火箭制造,还是上游相关的所有领域,都是产业链最核心的问题。垣信在8月和10月分别发射了两次,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建设低轨通讯,整体市场再次活跃。
卫星制造方面,参与的企业相对少一些。
火箭制造方面,市场上公司众多,头部企业已有七八家,仍有新公司相继成立,竞争格局非常激烈,目前没有明显的领先者。企业间的差别在于,发展过程中选择的技术路线、研发推进进度不同。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以赚取现金流为先,有的以理想的最终目标积极推进。最终要看谁先稳定发射大运力的液体火箭,核心客户才会逐渐增加订单。
上游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更上游的分系统,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同时,一些非商业航天的客户也开始转向这个领域。竞争虽然激烈,但机会也很多。只要技术领先,就有机会分享产业蛋糕。
空天界
中国低空经济相关企业的全球化市场发展空间如何?
林源:目前,EVTOL还处于发展初期,类似于商业航天早期的阶段,取证属于有流程但缺乏相应标准的阶段。
从国际竞争情况来看,包括美国joby公司的无人机也刚开始起步试用,尚未大范围推广。
EVTOL最核心部分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弯道超车,许多技术可以复用在EVTOL上,包括自动驾驶、电池技术、电控技术。同时,EVTOL作为飞行器,在新能源车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提升能量密度、轻量化,指明了下一步技术的发展方向。加上大家的勤奋,我相信未来我国EVTOL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将大有可为。
张冕峰:以无人机来说,中国在海外功能性无人机市场的竞争力已经非常强,无论是农业还是军事用途的无人机。核心在于我们产品性能优异,成本有绝对优势。这归功于企业的努力。
就EVTOL而言,EVTOL本身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很多共性。如电源和材料等许多分系统,EVTOL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具有互通性。虽然形态不同,但可由同类型厂家生产。
从市场应用来看,中国已有几家EVTOL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如亿航六七年前已经在中东和西班牙获得了试飞许可,可能会先于国内形成小规模应用。未来,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我相信中国EVTOL企业在很多海外市场将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贾海宁:低空经济是一个范围更广的概念。我国积极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期望通过不同场景下的空域使用,催生新的经济活动。这一发展理念与商业航天存在共通之处,都离不开临地空间的数字化描绘,也符合我国倡导发展的数字资产战略和方向。
载人飞行器EVTOL,从基础技术支撑到产品,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和产业链的全面度及技术能力。更多的挑战来源于适航方面。因为载人飞行在我国必须通过严格的适航规定来开展经济活动。EVTOL需要更多支撑其发展的土壤,不仅需要EVTOL创业者,还需要规则政策制定单位和行业相关单位的共同创新。并且,为了挖掘出更大的数据及金融价值,更需要特定场景和专业技术领域内的创新。
短期内,EVTOL企业依靠海外出海贸易业务支撑其商业经济性并实现成本竞争力是困难的。目前,国内许多潜在的EVTOL经济活动场景和空间,实际上还是以传统载人飞机为主,其成本竞争力远高于EVTOL。
因此,EVTOL需要来自于创新场景、法律法规、适航条件等多方面的探索,同时兼顾经济性的考量。
适合出海的企业类型
空天界
航空航天上下游如原材料、零部件、整机和服务领域,哪一类型的企业更适合出海呢?
贾海宁:从产业链上来说,航空航天材料体系认证周期非常长。如高精尖的飞行器、航天装备,包括发动机、一代材料的认证,通常需要国家队投入百亿规模以上资金来完成。大规模基础性前沿新材料的应用更多依赖于国家的投入。然而,我国在制造效率和性价比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核心竞争力。
从我的视角来看,更多关注的是一些做核心零部件、子系统,特别是偏机械、机电结构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短期内具备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
将来,下游总体企业如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相关的特种飞行器、无人机等,如果在海外做业务、布局市场,将有机会通过向上带动的方式,形成由总体牵引产业的海外聚集。如中国的下游总体企业出海,带动国内相关零部件、配套一起出海。现阶段偏机械、工艺、结构、制造相关的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出海基础条件。
张冕峰:其实,国内无论是商业航天,还是低空经济,都是整个大工业领域的细分门类。我国工业基础好,无论是结构部件还是相关材料等多个上游基础领域,在全球供应链中已经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企业本身就有海外资源,有些已经形成了海外外贸的供应体系。
反过来说,对于商业航天或低空经济产业链中的特定参与方,也将随着最下游、最接近用户端企业的整体出海,将慢慢推进海外布局。因此,单纯从商业航天或低空经济来看,海外市场可能更倾向于那些能够为海外应用场景提供完整解决方案或成熟产品的企业,他们会优先取得一些应用业绩案例,并带动上游供应链企业一起出海。
林源:我认可企业有钱赚都适合出海的观点。整体来看,商业航天对材料、零部件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国家政策会有所限制。所以我们可能会把一些整机,因为它是一整套大的系统,可能单独的合作机会也都有。如果范围更广,可能是整机包括配套企业去解决整个单独场景的需求。
空天界
想问一下三位嘉宾,你们还会投资专注于出口业务的航空航天企业吗?
林源:当前国内无人机企业很多,市场竞争激烈。买方多是To G或To 大B的客户。这类市场的进入多取决于销售团队的资源情况,需要掌握客户的真实需求,之后进行定制化的无人机服务。
分析来看,当前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更多源于销售资源和渠道因素。技术不一定最领先,性价比不一定最高,但正好满足某些国家的需求且有渠道能力。以航天彩虹为例,最早专注于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取得认可和销量之后,国内才引入了一些型号进入列装。
因此,前期专注做国际市场,并不是我们不投资的考虑因素,还是要看发展趋势和未来业务拓展能力。但我们更倾向于那些专注做国际市场,同时也关注国内机会的企业。
张冕峰:具体在哪里开展业务并不是我们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以无人机行业为例,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不得不选择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海外市场找到应用场景并推广产品,甚至是一些非主流市场。这是一种很好的竞争优势。具体来说,一旦产品在海外推开并有了销量,企业可以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功能和稳定性,优化迭代产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在国内市场或其他更激烈竞争的市场参与竞争。
这是当前竞争态势下的一种结果。重要的是看企业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并扩大市场份额。未来,大家将更关注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而不仅仅是区域竞争力。
贾海宁:国内市场将长期处于激烈竞争状态,并且未来将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进入红海拼杀的状态,出海是必然的。我们所在的领域,包括更偏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基础加工制造技术支撑、子系统领域,出海也是必然的。随着中国整体制造结构的升级优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以我们参与投资的企业为例,不少提供结构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的企业,已经发展到60%以上的业务都是外贸,服务海外客户,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一味地定位只做海外市场或放弃国内市场,企业自然会朝商业环境更优的市场发展。国内国外并行发展,也很重要。
最值得关注的海外市场
空天界
您几位觉得现在最值得关注的海外市场是哪里?
林源:中信集团在海外业务做得不错,包括泰富的矿、中信建设的全球建设项目,以及中信金属在海外收矿的案例。我平时关注较多的是材料和军工领域。
就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领域来说,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都将面临出海的问题。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出海机会大的市场肯定是人口多、购买力足的地区。
就商业航天而言,目前来谈出海还较早。未来,当我们的发射服务成熟、性价比高时,客户自然会找上门。
张冕峰:从我们投资的企业动向来看,目前企业常去的海外市场还是以中东为中心辐射周边市场,以及对中国较为友好、符合一带一路政策的国家。由于这些国家和中国的关系相对较好,营商环境更容易进入,这些区域将是未来大家关注的重点。但这类市场面临着市场购买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差异化策略,更多推广低端、性价比高的产品。
面对依赖硬实力的地区,需要以产品质量取胜。以大疆为例,如果客户无法购买到更好的产品,则只能选择我们的产品,不需要我们的企业主动去他们的市场推广。
因此,除了在相对友好的区域推广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修内功,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空天界
能不能请大家分享一些国际化做得比较好的案例呢?
贾海宁:确实,我们很难抛开国际局势和复杂因素来谈市场切入的机会。在一些地区,我们可能市场切入的机会多一些,但从购买力和持续的支付能力来看,这些地区是否能够支撑企业持续发展和迭代出更好的产品?答案是存疑的。以大疆为例,通过在国内土壤的成长、结果,具备了全球竞争力,之后才出海。如果大疆一开始只关注外贸市场,可能也难以支撑它的高速成长和发展。
我们比较支持和看重敢于在全球市场竞争,走专业化路线,争取在专业化领域做到全球领先的企业。以我们曾经投资的一家无锡上市公司为例,98%业务都是面向全球海外的客户,包括基础机械、工业、汽车、能源装备等重工领域,客户包括霍尼韦尔、博世、ABB、大陆等。这样的企业,长期伴随着国外顶尖客户的需求而成长,严格遵守顶尖客户的工艺要求、工艺规范完成了交付,包括产品的验证审核,拥有完整的质量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航空航天领域,比如波音、空客或发动机领域的GE、罗罗、赛峰等大型生态企业,对供应链企业的成长,帮助非常大。包括我们国有企业中隶属于中航工业、航发集团、航天科技的一些企业,也参与国外的转包生产。如西航莱特依靠国际转包生产,从提升工艺制造能力到建立质量体系,大大加速了企业的发展。国内许多在海外业务做得不错的企业实际上也得益于此类经验。
我认为中国未来不管短期面临哪些复杂因素,长期来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像霍尼韦尔、博世、大陆这样的企业出现。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企业需要更多长期主义的支持来发展。即使企业上市后,仍需要做好长足的艰苦奋斗和敢于挑战的准备,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十年或二十年之后具备迎接全球领域挑战和统领全球市场的能力。
张冕峰: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几年前国际形势相对更好,有些在海外做了重点布局,并成为重点企业,一度占有率很高。
但是,在企业海外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地缘和国际形势变化导致的问题。从我们观察来看,若仅仅是海外销售产品,多数企业不存在任何问题,但一旦涉及到当地生产管理,由于海外组织形式与国内环境完全不同,继而将产生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依靠简单地派人驻场或提升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就能够解决。因此,在欧盟相关国家进行生产管理会面临许多困难,以致成本和效率出现大幅波动,有可能出现同一家公司海外生产主体持续亏损、国内公司大额盈利,需要依靠国内业务保持公司整体盈利的情况。海外业务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出血点。
从我们看到的情况来说,出海并非易事,会面临许多困难。成功案例并不多,多数企业还处于出海的阵痛状态。总而言之,对于企业出海的决策,应该慎重,并且做好应对多种困难的充分准备。
林源:关于企业出海的情况,我想到了丰田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从丰田在美国建厂来看,人员成本明显高于我国、东南亚。但丰田当时为什么还是选择在美国大规模建厂呢?我认为更多地是出于与其他国家利益绑定的深入考量,类似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这样的决策,并不是单纯地看企业在当地的市场销售情况,而是考虑如何为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维度的提升。其中,解决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
当年丰田在美国建厂,一方面多多少少影响了美国本土汽车企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丰田将最先进的制造厂设在美国,技术层面得到了交流提升,并且更好地解决了当地的大量就业问题。
从国际化角度来看,有时决策的制定不完全是以成本最优为单一衡量标准,需要开展更多维度的思考。
未来值得关注的技术和产品方向
空天界
您觉得哪些技术和产品,未来3到5年会快速发展、需求激增?
贾海宁: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更关注机床平台和基础加工制造技术相关的延链、补链和强链。在这种背景下,我也关注到许多专用领域的企业。例如专用工具、测量工具、夹具、模具,或者特种工装领域的企业。
国内有一些被称为隐形冠军或水下冠军的企业,它们也在做全球市场,整体业务规模达到5亿到10亿的产值,盈利能力非常强,常年净利率保持在30%到40%的水平。这些企业一方面得益于长期与国外优秀生态上下游企业的捆绑合作,综合成本控制在有竞争力的水平。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市场定位特殊、相对小众、竞争者较少,并且拥有自己的独门技术绝学。我认为这些企业很有特点,我们的机床平台也愿意与这些企业开放生态,合作共同开发国内和海外市场。
另外,我还想分享一个例子。这几年,包括疫情和航空领域一系列问题的叠加,欧洲很多老牌的供应链制造业企业正在发生巨变,很多企业失去了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倒闭,为东亚开放了一些机会。如果国内企业能够填补这块空白,将拥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优势。这些领域的竞争环境相对简单,订单签订、回款周转以及认证验证都较为规范化。以航亚为例,叶片发动机业务近几年已经成长为公司的核心业务。赛峰在全球几个主要的发动机机型中已经参与了接近50%的供应,如我们常见的单通道飞机737、320配备的发动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接近一半都有航亚参与供应。
我认为欧洲市场是值得关注的。当然,从我们工业母机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重点关注能够面向下游的专业领域和客户,提供整体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企业。这样的企业将有效融合专机平台、机床平台和提供数据服务、软件服务、专用软件工具、专用工具的企业。如机床领域的德玛吉、刀具领域的山特维克,他们从2010年到2015年左右就开始去除低端产能,全面向数字化进行转型,利用数据资产和软件方案来牵引业务发展。
林源:我们一直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新材料、军工这几个领域。
我认为未来三五年,商业航天方向的快速发展是比较明确的。随着星网、垣信建设计划正式开始,产业链向上发展肯定是激增的。
低空领域方面,我们认为前期物流可能会是优先发展的产业链,优先关注了一些与解决物流场景相关的技术。
新材料方面,近几年更多的是解决进口替代问题,原始创新相对较少。同时,每年都会有一些细分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或者达到国际同水平,进而带来收入的大幅增长。
从公司层面来说,包括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等技术,都是我们未来三五年重点关注的领域。
张冕峰: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比较重视关键材料、关键部件和关键元器件这类项目。这些领域国内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且有些产品属于国外禁运范围,导致我们一定程度上被卡脖子。比如光学类元器件、膜材料,以及一些特种纤维等,这些都是目前需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待技术验证通过后,这类产品将很快进入全面替代进口产品的阶段,业务会大幅增长。
此外,我们还关注一些高端工控类产品。虽然国内工控产品的国产化程度已经很高,但在核能、航空航天领域等不同应用场景下,工控软件的自主可控仍有待解决。未来,这些领域蕴含着许多市场机会。
给创业者的寄语和祝福
空天界
请三位嘉宾对航空航天产业的创业者们讲几句祝福吧?
林源:我觉得航空航天创业者都非常伟大,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的项目带有情怀。我认为,首先,航空航天不是一个夕阳产业,有着广阔前景。我希望创业者能坚定信心,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也多关注管理、经济情况等相关问题。
其次,我也希望航空航天的创业者和企业能赚大钱,同时又能解决国家问题。
张冕峰: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需要综合发展,希望创业者在做好技术的同时,也提升管理能力和财务等方面的表现。
我们今天在讨论航空航天,又提到出海,希望全行业的同仁能够一起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将中国航空航天的品牌推广到全世界。
贾海宁:林总、张总所说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同感。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航空航天领域的创业者和从业者确实非常可爱可敬,他们需要融合、开放和开拓精神。从企业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综合的事情,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航空学会和创投委一直致力于帮助企业家和创业者,包括举办赛事时的充分交流,以及像我们这样的各种形式探索。这些活动帮助企业家打开视角,了解全球优秀企业的发展历程,并无私地分享经验。
航空航天从业者是一个特别有温度、有感情的群体,因此他们的凝聚力特别强。航空学会、创投委以及梅婷组织的赛事,算是国内专业领域创投生态中凝聚力最强的存在。包括邀请林总、张总一起分享交流,也是希望将这种价值理念宣传和分享出去,让更多专业投资人参与进来,帮助航空航天产业这些可敬可爱的创业者一起发展。
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坚持初心,将专业化做到极致。我们今天讨论的全球化,也侧面证明了我们正在慢慢走向国际舞台,具备相应条件和基础。随着现在机会和变化的交织,希望创业者能抓住机会,将自己的长板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