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访谈 | CAIEC@投资朋友圈:航空航天是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引擎

科技   科技   2024-11-22 18:00   北京  


邀请了瑞鹏资产的史建华总做主咖,他邀请了两位好友将在围绕航空航天产业未来为主题分享他们的个人经验和观点:

1. 关于未来制造

2. 关于未来材料

3. 关于未来能源

4. 关于未来信息

5. 关于未来空间


👀 看视频回顾 👀 

👂 听音频回顾 👂 


01

关于未来制造


空天界

三位嘉宾,在未来制造领域,如何看待航空航天产业和未来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呢?您认为现在这个时代是哪一类创业者最好的timing?

 史建华:智能制造技术是未来制造中最重要的方式,甚至可能是对整个产业影响最大的制造变革。其变革主要体现在运用智能化工具提升生产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从单纯依赖质量控制转向质量和效率同步优化的平衡是关键。


航空航天产业和未来的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是航空航天产业走向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也需要关注航空航天产业的需求。


对于领域内的创业者来说,时机并不是主要考虑的因素。航空航天产业本身是一个周期很长的产业。只要对产业的发展前途有信心,那么在任何时间点创业都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骆敬贤:航空航天产业与智能制造技术本身就有着天然相融的关系。智能制造包含了制造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尤其是数字化过程,航空航天产业较为领先。无论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是模拟仿真,在航空航天产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增材制造、柔性生产线、智能检测等智能制造技术也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产业的生产制造环节。


就我们在看的一些先进制造项目来说,智能制造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的应用场景紧密相关。


 丰先利:从航空航天应用领域来看,我们在很多基础软件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例如我们做设计使用的CAD、CAE、Pro/ENGINEER、Ansys等基础软件都是国外的。


同时,我对增材制造赛道在航空航天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以航天为例,我们与马斯克的SpaceX或星链在成本上差距显著。以单次火箭发射成本为例,我们每公斤成本大约在5万至10万,而马斯克那边的成本是我们的五分之一,只需要1万至2万。低成本的重要原因之一是SpaceX在制造端出色的成本控制,特别是在增材制造的应用上,他们采取了严格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再如猛禽发动机,第一代与第三代之间差距巨大。第一代发动机表面布满了各种管路,而第三代猛禽发动机表面非常光滑,运用了大量的增材和复合材料设计,极大地降低了整体制造成本。因此,增材制造领域在国内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前段时间,我们去看了一个专门做扩散焊技术的投资项目,这项技术在卫星或火箭制造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技术优势在于将不同材料焊接在一起之后,不仅强度与原母材保持一致,并且在热管理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另外,未来制造端或产品端与AI技术的结合非常紧密,我们也会关注AI在无人集群、其他制造以及军事方面的应用。


空天界

对于未来制造技术,您觉得投资时哪些因素是最需要考虑的?创业者应如何把握这些关键点呢?

 史建华:制造技术的推陈出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某些工艺技术确实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例如,铸造、青铜器制作和金属锻造等技术。这些工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迭代更新。


从实践来看,制造技术的迭代更新往往比材料发展更快。客观来说,制造技术也是人类最早掌握的一些方式,起源早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更偏向于工程性的问题。


在关注未来制造技术时,我们聚焦于技术是否符合制造业的一般规律,是否实现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能否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在发展早期,制造技术很难同时具备这些特征,我们更关注企业系统是否开放,是否有机会沿着效率、成本、解决问题方向演进。切忌闭门造车,研制出看似高大上,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我们关注的几个与产业紧密结合的关键点。第一,研发的未来制造方式和技术能否真正解决制造业的实际问题。第二,更新迭代速度是否足够快。以材料为例,如果材料不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可用水平,是不会被采用的。对于研制制造技术的公司来说,快速演进的能力非常重要,能否快速迭代是关键。对于这类创业者和公司,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够真正贴近和满足客户需求,并快速迭代自己。


 丰先利:航空航天产业更多关注于企业的制造技术是否真正满足客户需求,以及核心技术门槛或稀缺性如何。现在判断一个企业是否适合我们的投资范围,更多是看客户对企业的认可程度。只有当技术得到客户验证或认可,才是可行的。


我们一直关注设备制造商,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设备,正在逐步布局。以数控机床领域为例,很多设备还是依赖国外采购。如德玛吉或马扎克的五轴数控设备,去年开始陆续被列入禁运名单,或者在对华销售时附加了严格的使用限制(如地域限制、移动监控以及自动锁死功能等)。


我们最近投资了一家浙江企业,能够加工叶片和机匣,其技术已逐步被航发体系采用。因此,整个行业的投资还是要看客户对技术的评价。


 骆敬贤:我们主要从两条路线来考虑。第一是降本增效。我们关注的核心是企业采用的工艺路线或制造方案是否能在最终端降低成本。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升级迭代的过程。我们关注于无论是原材料成本、工艺优化,还是其他智能化制造方式,创业者能否向投资人展示一条清晰的路线,能在3至5年内降低终端成本,真正为客户提供价值。


第二是技术壁垒和成熟度。从产品性能出发,如增材制造、扩散焊、3D打印等技术能够在确保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解决传统金属减材制造无法制作的复杂件、中空件等问题,解决了客户实实在在的问题,相当于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我们关注的核心是技术壁垒能在多长时间内维持独占或领先的地位,技术处于实验室阶段还是已经小批量生产。


02

关于未来材料


空天界

航空常有一句话,一代材料、一代飞机。三位嘉宾,创业者应该如何平衡研发成本和市场接受度呢?

 骆敬贤:就航空航天领域新材料而言,研发周期长、经费高、材料验证周期长。对于创业者来说,首先要有长期奋斗的准备,其次创业者应从下游市场出发,调研市场规模和客户采购新材料的意愿。


下游对材料的需求属于性能导向型,客户对成本的容忍度相对较高。这类创业者的目标是确保材料性能符合客户要求下,同时实现生产过程的产业化并降低成本。以降成本类型的创业为例,初期就需要仔细考虑材料研发和制造工艺的成本,仔细规划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评估最终产品成本需要达到什么程度的降本,才能吸引客户从原材料转换到新材料。我们也看了一些材料项目,最终的花费远超创业者的想象,建议创业者在创业阶段,一是要放低心理预期,二是为资金预留一定程度的安全边际。


 史建华:在材料行业创业过程中,平衡研发和市场接受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直接影响企业存亡。平衡研发成本方面,我们不建议材料创业者从零做起。因为材料行业对初始的创业者来说非常不友好,从0到1是完全的科研过程。人类现代科学发展到现在,研发出了几十万种材料,而真正使用的材料种类相对较少。


创业者应关注1到10的过程,将0到1的阶段交给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机构完成0到1的过程之后,创业者实践从1到10的过程,缩减研发成本和研发周期。


市场接受度方面,我们建议从国产替代材料为切入点。区别于已上市的众多材料公司在相关领域已有丰富资源,投资于新材料开发的资金可达数亿甚至数十亿。

空天界

投资机构如何评价一个材料创新项目的商业价值呢?

 丰先利: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基金通常是5至10年,而新材料的研发周期或导入周期大约是7至10年,这使得投资与新材料的研发周期不太匹配。对于资本而言,更希望企业有一个基本盘,即在研发新材料之前能够自给自足,否则仅依赖外部资本支持,后期将会非常艰难。


材料替代逻辑与一般产品替代逻辑有很大不同。其他工业产品如果成本低、性能好,下游客户会迅速替代,但材料替换涉及产品生命周期和下游客户的多个因素。而且,往往材料的替换由终端客户来决策,并非直接客户,替换周期很长。


在看企业时,我们发现有两类企业,一类是先行者,另一类是追随者。先行者面临长期且艰难的研发周期,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成为先驱的挑战。而追随者从先行者获得技术人员和经验,缩短研发周期,看起来追随者更适合投资者投资,但这是一种悖论。没有先驱,追随者实际上也不存在。


 史建华:评估这类企业的商业价值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积累,即0到1阶段是谁完成的。新材料不可能凭空出现,需要严谨的科研体系支持,需要判断0到1阶段成果的独特性。


二是材料企业距离潜在应用和商业化还有多远。材料是否已被证明或使用过,市场是否已被证明。例如,一款新型金属材料若要商业化用于飞机,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

空天界

能请嘉宾们给我们分享一下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在行业应用之外,大量应用于民用其他行业的成功案例吗?

 史建华:航空航天产业是新材料产业最重要的推动者和试验场。航空环境要求极高,对性能的追求无止境,包括强度、刚度、耐温能力和轻量化。这些产业特点为新材料提供了使用要求,促进了新材料的不断进步。同时,航空航天产业需要解决极端问题,对新技术和成本的包容度很高,因此也是一个试验场。这种实际使用场景和成本容纳能力为新材料的迭代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比如钛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在舰船和飞机等航空航天产业中广泛应用。现在,钛合金也开始应用于日常消费品,如苹果手机、杯子、锅具,以及露营户外产品。再如气凝胶最初因低热导率被用于宇航服,后来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隔热。这些例子显示了航空航天产业对新材料产业显著的推动作用及其贡献。


 骆敬贤:我也认可建华总的观点,航空航天是新材料重要的试验场和商业化来源。观察航空航天新材料技术时,投资机构希望企业有好的基本盘和造血能力,确保新材料的迭代研发。


我们希望企业能拓展材料的应用范围。通过平衡性能成本的关系,使其在其他民品领域发挥作用,一方面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扩大营收规模,也符合现行市场下的IPO要求。


 史建华:我赞同骆总的观点,航空航天可以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是最大的试验场。我们关注新材料企业在其他产业方向的赋能发展。


 丰先利:一年来,我们关注了航空航天到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以钛合金为例,苹果导入钛合金来制作手机的中框,华为、荣耀等公司采用钛合金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机的铰链,都是很好的案例。2023年,铂力特和华曙高科的整体设备销量显著增长,也源于手机厂商布局3D打印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


以钛合金为代表,新材料从航空航天到3C等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成本是关键因素。一方面,降低成本需要考虑烧结或制粉过程中的技术因素。另一方面,如何有效重复利用20%至50%的废粉也是降本关注的重点。


今年,我们同事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项目,关于重新利用废粉的技术。通过将废粉重新进炉与其他粉料结合的方式实现资源回收,能在实验室的小炉子中处理一公斤废粉。


 骆敬贤:分享一个军民两用的典型案例。对位芳纶纸蜂窝芯主要用于飞机的结构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将蜂窝芯浸泡在树脂浆中,树脂的状态对最终产品质量有明显影响。前两天树脂接触空气少,状态好,产品适用于军用领域。两天后的产品用于高铁。七至八天后,树脂因氧化等原因而状态变差,这批产品用于工业。通过生产阶段区分出三种不同性能状态的产品,分别销售到不同领域。在军民两用场景下,反复利用生产材料的方式不仅降低成本,并且推动高端材料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03

关于未来能源


空天界

航空航天产业如何把握清洁能源的发展机遇呢?国内投资圈关注清洁能源的项目多吗?

 丰先利:我理解的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氢能。我们认为太阳能电池是值得关注的投资方向。以卫星太阳能电池使用了薄膜材料—砷化镓为例,砷化镓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较高,理论值可达50%,在轨使用环境中的电池转化效率多在30%以上,远高于现有硅基太阳能电池片转化效率,因此在太空应用中表现良好。


太阳能电池厂家方面,德融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转化效率达到34.5%,并且最新技术有望提升至38%。南昌的凯迅也在研发类似技术。此外,院所如811也在进行自主研发。

 骆敬贤:航空领域的清洁能源应用相对较少。无论是目前飞机主要使用的航空煤油,还是欧洲等发达国家正在推广可持续的航空生物燃料。调研显示,环保政策和对可持续能源的补贴是推动航空公司从传统航空煤油转向更清洁能源的重要手段。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减少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作为众多国家的目标之一,无论是可持续航空燃料,还是氢燃料的使用,都是技术持续发展的方向。


现阶段,清洁能源产品技术成熟度较低,更多是环保的象征意义不具备盈利性,这也是投资机构尚未出手的原因。


 史建华:太阳能电池最初源于解决卫星在太空长期运行的电力需求问题。这一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航天领域使用清洁能源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电气化快速发展和电池技术成熟,无人装备和无人机领域开始大规模推行电动化。未来,氢能源、其他能源形式也将应用于航空领域。


航空航天和未来能源技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解决航空航天领域的能源需求,也为未来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遇。从投资角度来看,未来能源是一个前沿且持续受关注的问题。


空天界

三位嘉宾,有看到一些适用于低空经济的新能源技术吗?

 史建华:中国的电动车电池技术成熟,生态完善,企业资源丰富,更适合产业资本介入,而非风险投资。


 丰先利:从电池技术来说,EVTOL使用的电池与以往的消费级或工业级无人机电池有所不同。


就传统的电池企业来说,如深圳格瑞普、智安新能源以及EVTOL企业—牛瓦时克,都不直接生产电芯,而是专注于电池包(packing)和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的开发,根据飞机载重、能量密度等因素提供定制化电池解决方案。目前,只有宁德时代和中航锂电等大型电池企业生产电芯,产能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电池制造商,随着其进入EVTOL行业表明了低空经济的潜在产业机会。与此同时,电芯作为电池最核心的部分,未来的材料体系或半固态、固态技术都掌握在宁德时代和中航锂电等核心电芯企业手中,直接决定了市场走向,因此其他企业机会相对较小。


 骆敬贤:我们前两年在新能源项目上布局较多,但近两年,特别是锂电领域,布局相对较少。随着中国电池技术的发展,行业竞争格局已相对稳定,并进入整合阶段。锂电池在电动汽车和EVTOL上的应用都追求适应极端环境、提升能量密度和减轻重量。这两个应用场景的技术迭代路线和材料体系方向基本一致。在锂电池竞争格局稳定的情况下,新企业尤其是电芯企业,若想进入该领域,只能在一些细分场景中进行优化。


我们认为,虽然未来EVTOL会有显著发展,但电池技术的大赛道投资机会可能不再存在。


04

关于未来信息


空天界

随着未来5G和6G通讯技术的发展,您认为这些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社会生活呢?

 骆敬贤:未来5G和6G通讯技术改善了通讯方式。首先是网络的全覆盖,其次是更快的通讯速率。同时,也衍生出了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多种需求,叠加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这些场景需求和技术的支持将极大增强设备、人、物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互方式的巨大变革。


 丰先利:5G时代实现了更快的下载速度和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最明显的体验是手机下载或在线观看视频更流畅。灯光、窗帘、空调、电视等智能设备在家中或酒店可远程控制。有些企业开始建设智能工厂,各种运营设备的监测和检测数据能实时显示在手机或平板上,便于实时调度。


6G技术的高传输速率、低延迟性将带来更优的体验,无论是直播,还是远程操控机器人、手术刀来完成手术。但目前6G在频段选择和传输技术方案等多个维度面临技术挑战,短期内难以落地。


空天界

现在到了适合民营企业大量投入资本进入卫星应用产业链的时机吗?

 骆敬贤:我们也投资了一些卫星应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目前,民营资本已进入这一领域。通信、导航、遥感这些领域的民营企业已经通过上市,展示了其成熟的市场地位和强大的竞争力。尽管如此,发射和制造环节在航空领域目前尚未出现民营上市公司。


在航空航天领域,特别是卫星互联网和应用产业链,我们观察到众多一级市场项目,如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已经成功完成了C轮、D轮融资,估值达到了数十亿甚至上百亿人民币。这表明民营资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领域的巨大潜力,并积极布局。同时,国有资本也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共同推动了卫星互联网和应用产业链的发展。从未来角度看,卫星互联网是重要方向。


 史建华:从几代的通讯技术发展来看,更多的卫星应用发展由通讯技术落地实施后,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未来的变化趋势尚需观察。


 丰先利:在卫星产业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形成闭环的问题。目前,除了马斯克的星链外,其他卫星公司或商业运营公司大多未能实现产业闭环或盈利。我们一直在思考终端应用在哪里,国内市场是否能够推广。


遥感、导航定位、通讯等场景形成较早。导航和遥感方面,导航信息已基本发送完毕,遥感主要用于军事或政府环境地理监测,真正实现商业化盈利较难。


通讯方面,国内通讯卫星使用较少,已发射的几颗高通量高轨卫星已覆盖全球通话市场。自2021年马斯克的星链实施以来,已发射数千颗低轨卫星,实现全球互联网通讯。国内也在推动星网和垣信的千帆星座,但进展较慢。2021至2022年间,卫星制造企业整体收入水平变化不大,说明下游需求端尚未真实放量。从使用情况来看,国内通讯卫星应用盈利难度大。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海外地区,住宅之间距离遥远,且通勤路程较远,马斯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带来快速的互联网享受,因此广受欢迎。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普通民众需求有限。下游终端主要应用于海事、边防、森林等领域,难以支撑星座前期投入的巨大成本。


再来看产业链现在投资是否合适。卫星企业方面,从21年到现在,每家企业的体量变化不大。火箭企业方面,目前民营企业中几家头部企业在火箭领域走得相对靠前但还是固体火箭,液体火箭还未进入成熟阶段。2025年将是一个窗口期,液体火箭、大载重火箭或可回收火箭技术有望得到印证,2026年发射水平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国家也大力支持卫星产业的发展,包括体制内出来创业的商业运营公司,五院和航天科技成立的商业卫星公司,以及8院和1院分别成立的商业火箭公司。


从投资时机来看,我认为虽然错过了21年、22年的投资阶段,如果机构资金体量能够匹配,现在仍可以去布局这些企业,无论是上游部件还是分系统厂家。现有细分领域企业只有一家或两家企业,如激光通讯领域的蓝星光域,电推领域的傲天科技、易动宇航,姿轨控的湖南揽月,竞争不多。未来,只要体量上去,企业一定能往上走。


05

关于未来空间


空天界

探月、探火这些深空探测的活动,您觉得对推动未来产业还会有哪些潜在的影响?

 史建华:我们接触到的这方面项目并不多。整体来说,我觉得可能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影响。直接来说,由于探月活动频次增加,其直接的溢出效应是明显的。如材料和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发展,都是直接带来的一些溢出效益。从长远来看,上个世纪不同国家之间将探月视为科研竞争,不计成本。但现在的探月、探火活动更多讲求成本,意味着未来对深空探测将逐步进入常态化阶段。


间接来说,常态化阶段产生的影响一定比简单的科研探索强很多。一旦在月球上真正建立科考站,带来的巨变将不仅体现在未来空间的扩展利用、材料科学方面,更体现在生命科学和长期通讯方面。未来空间产业虽然很远,但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离我们更近。

 丰先利:2022年,我们看了一个项目,当时觉得十分遥远。项目是关于太空碎片的抓取、收集技术,当时感觉需求遥远。现在看来,太空碎片已经很多,确实需要这样的技术。现在觉得还是非常遥远,可能十年、二十年后就不遥远了。


 骆敬贤:丰总刚讲的项目我们最近也在持续跟踪。我们开玩笑地类比汽车行业,这已经到了卫星后市场的阶段。从时间周期来说,未来空间产业还太远,而且在短期内不是特别确定,在未来的5至10年才能看到逐渐增长、确定性的市场方向。我听说在美国硅谷那边,已经有创业者在做一些关于外太空移民的创业项目了。如果人类移民到月球或火星,我们要怎么生存?我们是否能在新土壤上种植物?


如果要在月球上建立科考基地或未来人类定居基地,我们怎么去生产必要的工具?这都是可以畅想的。我们常说,不要高估一个技术在5年内能够带来的变化,也不要低估它能够在10年周期上带来的变化。


 史建华:2030年中国计划在月球建立科考站。虽然听起来很遥远,但是五年时间一下就过去了。如果2030年成功建立科考站,未来将出现很多新的材料。


06

给创业者的祝福和寄语

空天界

三位嘉宾,能不能给创业者和航空航天领域默默奋斗和努力的同志们一些祝福和寄语呢?

 史建华:星辰大海非常美丽,同时也非常艰辛。我们希望航空航天的创业者能够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共同推进国家航空航天产业的进步。


 骆敬贤:创业很重要,但我们也希望各位创业者在拼搏事业的同时不要忘记身体健康。有句话,宇宙很大,大到人类很渺小,但对于爱你的人来说,你就是整个宇宙。我们希望每一位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丰先利:我坚信创业者能够迎着升起的太阳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瑞鹏资产合伙人/投资部门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硕士,曾任职于朝阳永续,海航集团等公司,先后投资超晶科技,兴航航空、乘风航空,陕西智拓、江苏豪然、诺贝特等项目。主要关注新材料、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领域的早期投资机会。

西安瑞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聚焦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投资,旗下管理基金由国家及省市区投资平台共同出资,基金围绕新材料,航空航天、光电信息等方向进行了重点布局,已投项目包括三角防务,鑫垚陶瓷,佳力奇、莱特光电、超晶科技、兴航航空、乘风航空、陕西智拓等。公司秉持“投资改变中国”的理念,坚持围绕垂直细分领域深耕布局十余年,是中国航空产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坚定助推者。













厦门象屿创投股权投资部负责人,从事一级股权行业十余年,专注于先进制造、军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的投资,主导投资案例十余起,代表案例:科思科技(SH688788),德福科技(SZ301511),宇安电子等。

象屿创投隶属于厦门象屿集团,为国有私募基金管理人。

象屿集团在23年世界500强第142位,集团22年营收超过6000亿,旗下有大宗商品供应链及物流服务(相关板块上市公司:SH.600057厦门象屿),城市开发建设、港口航运、综合金融及创新孵化等几个板块。

目前象屿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超70亿,以直投策略为主,并受托管理厦门自贸区产业引导基金一二期,直投基金主要关注领域:新材料、军工,新能源,合成生物的中前期项目及Pre-IPO轮项目。

深圳中小担创投投资总监。毕业于南航机械本科,中山大学岭院管理专业硕士,专注于军工、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的投资。在低空领域主导了边界智控、特金智能、沃祥航空等项目的投资。

深圳中小担创投是深圳最大的国资投资平台之一,管理规模超过50亿元,主要投资军工、航空航天、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合计投资超过200个项目。已投上市项目包括:纵横股份、博科新材、海目星、德方纳米、法本信息等。

空天界
空天界,服务20万亿空天产业决策者圈层,精选数据报告及重点案例。专注航空航天领域产业分析和创投案例,建设权威高效的产业双创平台,传播航空航天产业链新科技、新模式、新品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