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南极科考档案里的青春故事

时事   2024-12-02 16:37   北京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984年11月20日,中国派出两支考察队伍,从上海出发,开启首次极地考察之旅。一支是南极洲考察队,负责建立长城站,以及进行相应的南极陆地科学考察;另一支是南大洋考察队,承担对南极综合性多学科的科学考察。在591名队员中,有一位年轻人,他就是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的杨关铭。前不久,中国海洋档案馆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口述历史访谈,聆听其参加首次南极考察的经历和收获,以及与队员一起搬运长城站建站物资、抗击南极风暴、建立深厚友谊的青春故事。



恰少年时 入队首次探南极


1984年组建南大洋考察队时,杨关铭看到很多同事都在写申请,就怀揣着对南极的向往也提交了申请书。他毕业于厦门大学,实习期间出海作业不怕晕船、能吃苦。毕业后入职海洋二所生物室,得到很多出海进行外业调查的机会。生物调查是南大洋考察的一个大项,生物室去了7名同志,杨关铭刚满20岁,最为年轻。

去南极考察算是出国,当时出国人员都要统一服装,杨关铭第一次和队友们一起去缝纫店,穿上了定制西装。他说,参加工作后经常出海,所以去南极就感觉和出海没什么区别,也从没想过会有危险。这个“危险”就是他终生难忘的“1·26”风暴。


险象环生 穿风破浪过难关


1984年11月20日,考察队从上海出发,12月25日抵达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12月31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奠基典礼隆重举行,五星红旗第一次高高飘扬在南极洲的上空。两支考察队将近600吨的建站物资全部搬运上岸后,南极洲考察队搭起帐篷开始建站,南大洋考察队乘坐“向阳红10号”船于1985年1月19日开赴南极半岛海域,开展海上综合科学调查。

南极是地球的风极,每三四天就有一个气旋产生,而且级别很高。当时南大洋考察的气象保障主要依靠接收的美国卫星云图,船上的气象专家根据卫星云图判断出哪个地方可能形成气旋,就避着走或采取防范措施。卫星云图每天2时和14时各接收一次,但1月25日14时的云图没有收全,这意味着接下来的航程和海况是未知的。杨关铭说,当年测区布站的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由不同的断面组成调查区域。队员们就一个个断面、一个个测站进行调查。1月25日,海上风力变大,但船必须按计划继续在风浪里奔赴下一个测站。

1985年1月25日,对南大洋科考队员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那天“向阳红10号”船向南驶进南纬66度33分,这是中国人首次进入南极圈。按照海上习惯,凡遇到节日或重要事件,都要加餐纪念或庆祝。当晚,厨师为队员们准备了很多菜,但越来越大的风浪使得他们无法消受这顿大餐。随后,餐厅一片狼藉,地板上全是菜,人也都摔倒了。

1月26日,船进入风圈,实测风力超过12级。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唯一的选择是与风暴抗争。船在大幅度摇晃,杨关铭坐在底舱,透过房间的圆形舷窗,一会儿看到大片天空,一会儿又像进入了潜水艇,满眼都是海浪。浪高有十二三米,就像一座一座小山接连不断地压过来。浪越来越快,突然叠加到一起,船舱里发出了钢板摩擦的声音。他激动而紧张地回忆说,那异常恐怖的击船浪声,让人心里发悸,感觉船下一秒就要解体。更危险的是,船头翘起来时,正常情况下高出水面10米的飞行甲板当时完全没入水下。船头没到浪里,船尾就翘起来,螺旋桨发生空转,如果船性能不好,空转会把主机烧掉。幸运的是,考察船主机具有保护功能,避免了船只失去动力的危险。队员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说话,都知道身处的危险。驾驶舱里更经历一场生死考验。因为风浪大且密集,如果两个浪峰把船托起来,船可能从中间折断。如果在两个浪峰中间平行经过,船就会整体侧翻。唯有通过调整航线,选择一个安全航角去破浪,才有机会转危为安。但浪是不规则的,调整航线的过程中也可能导致船只解体。在中国首次南极考察总指挥陈德鸿和时任船长张志挺的共同努力下,“向阳红10号”船在风浪里搏斗了9个小时,前进不到5海里,最终化险为夷。


爱国之心 系下一生南极情


脱险后,考察队继续坚持测站工作,首次取得南大洋考察资料。此次经历也使杨关铭多了几分成熟和淡定。他说:“此后,我的心态变得非常平和。回到祖国后,更加努力工作,求真务实、乐观豁达,不计较得失。”40年的职业生涯,充分验证了南极之行给他带来的改变。他辛勤工作,曾在海洋生物研究领域取得了优秀研究成果,发表了多篇论文。后来,又转到多个管理岗位任职,都用敬业的态度和平和的心态认真耕耘。

在首次南极考察中,其还收获了一份非常珍贵的财富,那就是“南极情”。这份情谊凝结在两件藏品里,一本是影集,另一本是南极考察手册。

杨关铭(左一)向中国海洋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南极考察手册     中国海洋档案馆 供图

他翻阅着一张张南极考察的照片,兴奋地介绍着它们背后的故事。这些被分类整理好的照片背面都有说明信息,有的还记录着当时的体会和感受。其中有一张合影背面写有一段深情的文字:在长城站的西南面有一个宁静的淡水湖,清澈的湖水成了考察队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美丽的西子湖畔的海洋二所的考察健儿,为了表达对家乡人民的思念,在这命名为西湖的淡水湖畔,竖立起一根刻有“中国杭州”字样的不锈钢立柱。立柱顶部,我们还亲手凿刻了自己的名字。

首次南极考察后的40年里,海洋二所一批又一批的南极考察队员都会在“西湖”回望前辈们的足迹。

南极考察手册上队友们的留言和签名   杨关铭 供图

南极考察手册写有考察重点注意事项,集满了多国南极站点的印章,还有队友们的留言和签名。杨关铭喜欢和队友们交流,他们在南极之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返程途中,他拿着手册请队员们留言。其中,有总指挥陈德鸿的“为海洋事业多作贡献”,有长城站首任站长郭琨的“南极辟新宇,考察做贡献。来年东南极,团结再奋战”,有船长张志挺的“为南极考察同舟共济,为海洋事业共同努力”等。这些珍藏是他自20岁踏上破冰之旅,40年来无数次回首的无悔和情缘,也是其受益一生的青春洗礼,更是中国探极突破的历史见证!

此次口述历史访谈收获颇丰,成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采集到杨关铭口述音视频1小时20分钟,还征集到其珍藏40年的首次南极考察照片及领导、队员的签名留言簿的数字化副本,合计158件(张)。这些档案丰富了中国海洋档案馆馆藏,成为极地考察档案的重要补充。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4年12月2日  总第4220期  第四版











往期回顾

01

王绍忠同志在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上的报告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

03

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在京召开 60个先进集体、44名先进工作者获表彰

04

夯实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法治基础

05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档案报》

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图文版)征订启事




中国档案报
报道国内外档案行业重大新闻,国家档案局高端信息,各级档案部门工作动态信息、国内外档案界最新学术动态和技术成果,公布解密档案,传播中国档案文化,展示中国档案工作者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