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海进发!

时事   2024-11-12 17:12   北京  

△ 10 月 5 日 12 时许,“海二”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东北角)准时离泊起航。船长孙伟(右)及水手陈思清(左)值守驾驶台,孙伟正用望远镜观察船舶前方航行状况。由于近海的渔船、货船较多,所以需要时时关注附近船只动向。(摄影 / 赵珺
“嘟——嘟——”一声声悠远浑厚的汽笛声划破天际。
10月5日中午12时,“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以下简称“海二”)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准时离泊起航。

“祝你们科考顺利!”“凯旋!”……前来送别的人们向科考人员挥手祝愿。无人机在上空忙碌地盘旋着,只为记录下这难忘的时刻。

碧海蓝天中,“海二”缓缓离开岸边,像一匹钢铁骏马,向烟波浩渺的南海驶去。前方,海天茫茫,偶有沙鸥翱翔。

岸边送别的人们渐行渐远。这一刻,“海二”上的86位成员结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且怀着一个共同的梦想——“海洋梦”,奔赴南海。

“共享”而相聚
“请第一次上船以及最近6个月没有上过船的人员,到会议室进行新上船人员安全培训!”“请到会议室进行新上船人员安全培训!”从广播里传来的培训通知瞬间驱散了离别的情绪,预计20天的科考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5分钟后,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因为这个航次是共享航次,所以第一次上船的人比较多,我们的培训会比较详细,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大家可以随时提问。”高大又沉稳的船长开始进行安全知识讲解时,所有人都充满了海上求知的渴望。

△ 105日中午,共享航次出发前,参与本航次的队员在“海二”前留下大合影。(摄影/贺昶)
船长所说的“共享航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9年就启动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用于资助海洋科学考察船和潜水器,为必需进行海洋和极地科学考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提供稳定、可靠的调查设施保障,以确保考察任务的实施,获取海洋和极地现场观测资料,推动海洋科学调查资料共享,增加海洋科技人才出海考察经验,促进我国海洋科学考察设施资源合理利用。

据了解,共享航次计划的考察需求包括两方面:一是申请搭载年度常规航次(普惠型航次)的考察需求,二是提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考察需求。

“海二”本航次执行的则是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的首个海洋地质灾害重大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研究项目——南海北部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 2024-302)。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组织实施,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副所长陈宗恒担任项目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贾永刚担任首席科学家。

据陈宗恒介绍,本航次参航单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南方科技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9家科研院所,参航人员共计86人,搭载“海二”在南海北部利用自主研发的遥控水下机器人(ROV)、自主潜航器(AUV)、深拖地震系统、海底地震仪(OBS)、工程地质原位长期观测设备、深海海底边界层原位监测装置等高技术装备开展多学科综合调查。

“区别于传统‘普惠型’共享航次计划,由重大科学问题引导的共享航次更侧重于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力图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的理论突破和原始创新。”贾永刚告诉《中国报道》记者,本航次聚焦南海北部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旨在系统揭示南海北部陆坡海床流体迁移规律特征和地质灾害孕育演化规律,阐明海床流体迁移对地质灾害的控制作用,引领海洋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理论与技术前沿,保障国家南海开发环境安全。

“共享航次作为海洋科考的重要合作模式,带动了海洋科学的整体发展。”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裴彦良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首先,使大批基金项目借助共享航次跨越了缺少观测平台的壁垒,获得了研究项目所需的调查数据和样品。其次,共享航次不仅推动了海洋科学考察船的共享, 同时带动了调查资料的积累与共享,避免了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最后,共享航次能够实质性地推动跨部门协作和多学科交叉。

经略南海从认识南海开始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神秘的海洋充满了向往与遐想,而对于做海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而言,这种渴望便会更加强烈。陈宗恒和贾永刚便有这样的感受:“南海海底有太多的秘密需要我们去了解。”

△ 南海上,夕阳下“海二一角。(摄影/李文华)

近年来,有关南海科考的任务和航次越来越多,参与的科研人员也越来越多,南海北部海床流体迁移致灾机理重大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编号:NORC 2024-302)能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立项的首个科学考察共享航次研究项目,也足见国家对南海科考的重视。
“对中国而言,南海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的战略通道以及未来能源接续区和资源基地。”贾永刚告诉《中国报道》记者:“重视南海、进一步开发和保护南海,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了解和认识南海。”

在南海辽阔的海域中,不仅分布着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众多的岛礁,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和生物资源,以及太阳能、风能、波能、温差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资源开发潜力。

据了解,我国目前已有记录的2万多种海洋生物中,南海约占70%,南海北部海区有记录的鱼类1000多种,常见的经济鱼类100多种。南海珊瑚礁区生物类群已有研究记载的在2000种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是未来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资源库。

此外,南海是我国国家安全和贸易利益的战略要地。南海海接多国,连通两大洋,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是我国与东亚地区贸易运输大通道。

△ 贾永刚在做学术报告。
贾永刚指出,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以及在海洋科学前沿为人类作出贡献,我国首先要详细了解南海海洋国土、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其次要充分利用南海独特的环境地理优势开展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因此,加强南海海洋科学研究是事关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陈宗恒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一直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构建全天候全海域“空天海潜地”立体探测观测监测技术体系为抓手,集聚力量开展深海探测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在实现自主研制“海马”号遥控潜水器、“海蜇”号近海底移动探测系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技术装备基础上,推进自主研发装备和技术在深海探测中的应用,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解决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深海“科学问题”,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求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对于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 七连屿位于西沙宣德群岛,是一组岛礁、沙洲的整体名称。广义上的七连屿包含十个沙洲和小岛,分别为南沙洲、中沙洲、北沙洲、南岛、中岛、北岛、东新沙洲、西新沙洲、赵述岛、西沙洲。(摄影 / 韦成府
南海是我国岸外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也是东亚岸外最大的边缘海,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最深处达5567米。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指出,南海研究不仅对地球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的一环。
1979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珠江口盆地“珠五井”钻获高产工业油流,拉开了我国南海北部油气开发的序幕。
△ 燃烧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我国可燃冰的远景储量巨大。(供图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南海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始终以‘为国找矿、地质报国’为初心使命,坚持以地质找矿为中心,近年来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研究、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陈宗恒向记者介绍道,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于2017年、2020年成功实施我国海域可燃冰两轮试采,打破多项世界纪录,整个试采过程安全环保可控。

中国南海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吴士存认为,相较于渤海、黄海、东海而言,南海海域面积最大,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载体。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印尼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倡议实施方案。“南海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不少业内人士表示。

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南海是开展深海研发和试验的最佳天然场所,一定要把这个优势资源利用好,加强创新协作,加快打造深海研发基地,加快发展深海科技事业,推动我国海洋科技全面发展。

“南海在海洋经济、生态保护、科技发展和资源开发方面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共享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朱超祁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说,南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此外,南海地区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对维护海洋生态平衡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南海独特的海洋环境和水文条件为科研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空间,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实践基地。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编审:赵珺

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杂志官方订阅号。看透大政策,过好小日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