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扩大国内需求,为何要“全方位”?
时事
2024-12-16 11:12
北京
编者按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系统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有很多新提法、新举措,关系明年经济大局。《中国报道》新媒体特设“2025年经济怎么干?”专题,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新提法、新举措做深度解读。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要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其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居九大任务之首。排在第二位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相比去年,这一政策排序发生了变化。
为何位列首位?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为何位列2025年重点任务之首,备受热议。
△
消费者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一家超市选购蔬菜。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指出,这一次政策排序发生变化,是根据我们当下宏观经济形势主要矛盾的变化来进行的。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整个国民经济循环不畅,这就决定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扩大内需成为首要任务和首要工作。
刘元春强调,这里面的提振,很重要地体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消费专项行动。我们以往在扩消费方面没有专门的行动方案,特别是全国统一层面的。这次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在消费扩张上面要有更大的力度、更大的范围以及更多的政策工具来进行。
“内需不足是影响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看到,近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扩大内需,就是因为经济运行中存在需求不足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张永军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全方位”表明此轮扩大内需在力度上会更强,在范围上会扩大。
张永军同时指出,202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2024年我国经济能够实现5%左右的增长,外部需求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外贸出口的贡献率较高,但是从2025年的形势判断来看,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加上美国总统换届带来的关税政策变化,有可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因此,2025年外需可能会减弱,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此外,对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来说,扩大内需也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有效途径。扩大内需实际上有利于提高各类产业的产能利用率,有利于提升整个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张永军补充道。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指出,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消费发挥着最为重要的枢纽作用,如果消费提振不上去,那就会成为双循环发展的一个堵点。
还需找到新增长点
今年以来,我国已经出台了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要使国内需求持续扩大还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
△
在一内地面食品牌位于香港铜锣湾的门店前,顾客排队等候进店用餐。
张永军建议,一方面,扩大内需针对的范围要进一步扩大。比如,目前扩大消费主要针对的是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明年可能会面向更多的消费品,而且要将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一个重要途径和抓手。另一方面,扩大内需不仅要扩大消费,还要扩大有效投资,2024年我国投资增长不够快,2025年需要进一步扩大投资。这其中除了设备更新等政策,还要出台一些鼓励研发、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这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投资。第三,通过扩大对外开放来扩大有效需求。比如今年我国对很多国家采取了免签政策,很多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也扩大了境内的消费需求,这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一个途径。
“首先要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王孝松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其次,继续深化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只有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他们才敢于消费。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此,王孝松建议,增加各种就业机会;给贫困群体发放一些补助补贴;鼓励青年人创业就业;政府提供一些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沟通的平台,提升就业信息的传递能力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审、教授陈小亮表示,要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关键在于构建和完善有助于扩大消费与投资的长效机制。对消费而言,构建和完善居民消费长效机制,促使居民获得稳定收入从而“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从而“愿消费”,这样才能全面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对投资而言,建立和完善投资长效机制,促使企业有充足投资空间从而“能投资”、提高投资效益从而“敢投资”、有稳定预期和信心从而“愿投资”,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的投资积极性。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还要加强稳定政策与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配合,这样才能为消费和投资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加快构建消费与投资长效机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一是要抓住关键人群提升消费能力意愿。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二是要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改善收入预期。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等,从而增强他们的消费意愿。三是要抓住关键领域和环节提升消费层级。国际经验表明,一国从中高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阶段时,居民消费从商品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服务消费占比超过商品消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增速超过整体消费增速。四是要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促进文化、旅游、娱乐等休闲服务业发展,丰富优质的服务消费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服务消费需求。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张利娟
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审:赵珺
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杂志官方订阅号。看透大政策,过好小日子。
最新文章
痛心!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32人遇难
副部级王宜林,在酒桌上被骗子设局
“妈妈岗”能成为“妈妈港”吗?
今起实施!弹性退休办法来了
习近平:祝大家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
系统可自动提交购票订单,12306出新功能了!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新疆设立和安县、和康县
打“飞的”通勤,来了
首发经济,为啥这么火?
2025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日期来了
如何打好“外贸牌”?
“五个统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回归祖国25周年,澳门怎么样了?
美联储年内连续第三次降息,为何?
从“稳健”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调整释放哪些信号?
扩大国内需求,为何要“全方位”?
中国为世界经济繁荣带来了什么?
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能否顺利达成?
七部门发文:加强教师待遇保障!
为何如此强调“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
存量增量政策叠加发力,效果如何?
转型关键期,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
中储粮一项目突发事故!已致6人遇难
新刊推荐 | 政策叠加发力,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
COP29气候大会资金目标僵持,全球气候融资困境何解?
中韩文创产业合作:游戏成为最大公约数
郑思维宣布退出国际赛场!“我想回归家庭了”
1.5万亿元!冰雪经济“热”起来
刘连舸,死缓!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年四季都可以养蚕?
岳麓山实验室正在攻关哪些种源核心技术?
电商“价格战”,毁了实体经济?
“梦想”号入列!一艘船可以承载多大的梦想?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还有哪些细节可完善?
北京市宣布取消!涉及住房
美联储将放缓降息步伐?
下一个郑钦文,在哪里?
拉美还是美国的“后院”吗?
如何守护好青少年的“心”世界?
独角兽企业如何跑出“加速度”?
奔赴向海的人
海洋科考装备“乘风破浪”
寻踪海底灾害
《中国报道》招募新媒体实习生啦!快来加入我们
逐梦南海科考
10万亿元化债,将带来什么?
重磅公布!全体公民法定假日增加2天,调休有新规
向南海进发!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