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糟糕的回应之一就是:不回应

文摘   健康   2024-09-29 18:55   中国台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
 

 

一、一场羽球引发的思考

昨天,一位朋友向我抱怨了一件让他颇为困扰的事情。他和我一样,是个羽球爱好者。

近日,他在一个网络社群上看到某个俱乐部正在招募球友参加练习。他兴致勃勃地留言报名,礼貌而期待。然而,等了许久,却迟迟等不到任何回应。他想,也许对方忙碌,于是又透过 Messenger 尝试联系,但依旧石沉大海。

到了打球的时间,他决定亲自前往现场。到了那里,主办人员查看名单后对他说:「不好意思,我们的名额早就满了。」朋友感到十分错愕,进而与对方发生了争执。

争执的焦点在于,朋友认为既然他已经报名,若是名额已满,主办方应该主动告知,而不是让他白跑一趟。对方却回应:「没有回复就是额满啊,这是常理啊!」言下之意,似乎是在嘲讽朋友「不懂规矩」,甚至「很怪」。

但我的朋友坚持,若名额已满,主办方理应回应,这是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他还举例了其他俱乐部的做法:当人数额满时,他们会在网络平台上公告,或是直接私讯告知报名者。

这让我深深思考:「不回应」或许是这世界上最糟糕的回应之一。当我们选择不回应时,实际上是给了对方无限的想像空间。

正如我的朋友所说,他原本以为对方可能忙碌,所以无法立即回应。但最终却发现,对方是以「不回应」来表示拒绝,这让他感到被忽视和不被尊重。

这种默认「不回应就是拒绝」的逻辑,实在让人感到困惑。

若以此类推,假设那位主办人想为母亲预订母亲节餐厅,却迟迟得不到回应,他会不会也认为「不回应就是没位子了」?恐怕不会,他会打电话确认,对方表示没位子,他能赶快去找下一间餐厅;对方表示前面有几位候补,他也能判断需不需要等待。

总之,明确的回复才能让人及早安排其他计划,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二、「不回应」的心理学

这件事也让我联想到自己在课堂上的经验。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总会向学生强调一个重要的课堂规则:一定要表态。

当我提出问题时,如果学生不知道答案,可以坦率地说「我不知道」;如果不想回答,也可以直言「我不想回答」。沉默不语只会让人产生误解:是不是对老师有意见?是不是对课堂内容不满?还是身体不适?

表态不仅是个人的权利,更是避免误会的重要方式。只有当我们主动表达,才能让他人正确理解我们的想法和立场。

同样地,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我也观察到类似的情况。

咨询师初次面对来访者时,会发现他们各自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行为模式。有些来访者不回应,是因为生气;有些则是因为不满;还有一些因为过去的经验,认为自己不应该回应,因为咨询师是权威,而他们没有权力要求权威回应。

有时候,来访者的不回应是一种对咨询师的攻击;有时则是一种祈求的表现。

每一次的不回应,往往都将咨询推向需要突破的关键点。因为这些沉默,其实是来访者用自己认为「常理」的方式与咨询师互动。而这正是咨询师需要协助来访者去揭示和理解的部分,让他们明白许多观点需要澄清,而非仅凭自己的认知去判断对错。

许多时候,这涉及到他们过往受伤的经验。比如,有些来访者非常在意咨询师是否善待他们,是否会忽视他们的权益,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中,常常被忽视或敷衍。因此,他们可能会透过不回应来观察咨询师的反应,像是在测试对方。

如果咨询师的反应符合他们的预期,他们可能会感到放心;反之,则可能再次感到受伤。

咨询师需要和来访者一起揭开这些层层叠叠的防御,了解他们背后的体验,才能让他们慢慢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如他们所想,也不是每种行为都通往同一个结果。这需要双方都有勇气,正视那些沉默和误解,用心沟通,才能真正解决长期以来的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每个人都有一套自认为是「常理」的生活方式和待人接物的逻辑。

然而,所谓的「常理」,往往是透过彼此的互相确认和协商,才逐渐形成的。这种「笨方法」(加上引号),或许看似耗时,但却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我想起曾经读过一本美国学校心理老师的分享。他提到,一些刚到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课堂上相对不活跃。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或不喜欢课程,而是在他们的文化中,谦逊是一种美德,不应该在课堂上过于积极表现。老师若能意识到这一点,便能避免对学生产生误解,并采取适当的方法鼓励他们参与。

因此,回到我朋友的事件,这场争执的产生,其实源于双方对「常理」的不同认知。

我的朋友只是想确认:「你们的做法是这样吗?你们认为不回应就是报名失败?」而对方却在被质疑时,立刻以防御的姿态回应,甚至觉得受到攻击。很多争执,并不是因为实质的冲突,而是因为彼此的误解和想像。

 

三、从童年到成年:不回应的根源与影响

这种「不回应」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可能影响到我们最亲密的关系。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个常见的例子:孩子在外地生活,不常与父母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家庭的反应可能大不相同。

有些家庭中,亲子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基础。他们曾经坦诚地讨论过彼此的期望和习惯。这些父母了解,孩子不喜欢每天打电话报备,但重要的事情一定会告知。他们理解并接受孩子的交流方式,因此不会因为孩子偶尔的沉默而感到不安。

然而,在另一些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这种开放的对话。当孩子长时间不与父母联系时,双方只能各自揣测对方的想法。

有些父母可能会过度美化现实,认为孩子一定是太忙碌、太成功;而另一些父母则可能陷入悲观的念头,担心孩子是否遇到了麻烦。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种猜测都很容易引发焦虑。因为焦虑的根源,往往来自于「事实未定而难以自控的负面想像」。

这种「不去确认」的行为模式,其实反映了一些人内心深处的消极逃避心理。有些人将「不回应」视为常规,是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不去做,就不会面临可能的后果。就像一个人怀有理想,但只要不付诸行动,就永远不用担心失败。

同样地,有些人「不习惯」(加引号的)去表达、去沟通、去确认,其实是企图通过「不行动」来逃避可能的后续问题。

例如,你可能很关心一个朋友的近况,但又害怕对方回答「我过得不好」时,自己会不知所措。于是,你选择了不问。又或者,当你看到身边的人看起来不太开心,你想关心却又不敢开口,最后只好假装没看到。

然而,正是在这种一次次的「装作没看到」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逐渐变得淡薄,直到有一天,关系可能就此画下句点。

这种行为模式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教育。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适当的指导,学习如何一步步面对问题、处理麻烦。相反,他们可能经常看到大人用消极逃避的方式处理自己的疑问、困惑和情绪反应。

当孩子表示困惑时,一些大人可能会说:「你怎么事情那么多!」或「别的孩子都不会像你这样!」这些回应无形中向孩子传达了一个讯息:表达困惑或需求是不被接受的。这些孩子慢慢长大,也就成了那些逃避表达、沟通与确认的大人。

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对于那些不善于回应,总是认为「我不说你应该懂我」的大人,很多时候这种行为模式可以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经历。他们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受到妥善对待。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他们所遭受的对待本身就存在问题。

事实上,小孩本来就很难理解大人在想什么。当大人要求小孩「懂我」时,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是对小孩的一种无形暴力。

这让我想到了我作为老师的经验:如果我没有解释规则就直接处罚学生,或者说他们是笨蛋,这只能凸显我自身的无知和对权力的滥用。因为有些事情必须由老师先教导,学生才能理解,所以他们不懂是很正常的。

同样地,小孩因为缺乏某些生活经验而不理解某些事情也是很正常的。然而,一些大人却指责他们,好像他们一出生就应该知道这些事情似的。这种期望才是不正常的。

遗憾的是,有些孩子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不正常对待的情况下,就开始自责、自我贬抑,进而形成人格上的某些自卑、害怕沟通等问题。这些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令人遗憾的事件。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重视情感教育(SEL)。这种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关于「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与交流」。

我们不应该用刻板印象来代替真正的沟通。例如,看到男孩子哭了,不应该直接嘲笑他「男儿有泪不轻弹」;看到女生哭了,也不应该简单地说「女生是水做的」。这些都是用固有观念代替了真正的交流。

实际上,沟通与交流是人与人向彼此敞开,互相接受真实自我的过程。

如果省略了这个过程,即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似很近,那也只是两个人用各自的想像互相投射,「把彼此活成自己想像的样子,而不是别人真实的样子。」如果这种情况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就会形成一个「群体表面和谐,个体互相疏离」的局面。

我认为,这可能是越来越多人选择不谈恋爱、不参与群体活动的原因之一。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类似的误会发生?或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主动沟通,避免猜测 

主动回应他人的讯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当主办方收到报名讯息时,即使名额已满,也应该主动告知。「有问有答」才能避免对方的误解。

在朋友的例子中,若主办方能简单回覆「不好意思,名额已满」,他就不会白跑一趟,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争执。

2. 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 

在资讯爆炸的时代,清晰的沟通尤为重要。建立明确的报名和通知机制,如在社群平台上公告名额状态,或设定自动回覆讯息,都能提高效率,减少误解。如果羽球俱乐部能在贴文中即时更新报名状态,朋友就能清楚了解,不必再等待回应或亲自前往。

3. 理解他人观点,包容多样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沟通风格和认知方式。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理解来访者的独特经验和逻辑。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他人的思考方式可能与自己不同。

朋友与主办方的争执,部分源于对「常理」的不同理解。多一分包容和耐心,或许就能化解潜在的误会。

 

四、结语:重拾真诚沟通的艺术

沟通的本质在于互动与理解。

「不回应」不仅可能阻断沟通的桥梁,更有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亲密关系中,及时而真诚的回应都有其重要性。

这个羽球俱乐部的小插曲,我们讨论的亲子沟通问题,以及那些源于童年的沟通障碍,都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在这个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于「不回应」。

有时是因为讯息太多而顾此失彼,有时则可能是出于避免冲突的本能,有时甚至是源于童年形成的行为模式。

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不回应」往往并不能真正避免冲突或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酿成更大的误会,甚至损害重要的人际关系。

这不禁让人思考:在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里,我们是否正在逐渐失去面对面交流的艺术?那些看似繁琐的确认和回覆,是否其实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珍贵的连结?

或许,下次当我们遇到类似情况时,无论是作为组织者、参与者、父母还是朋友,都可以尝试多走一步。

一个简单的回复,一个及时的确认,也许就能为彼此省去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在这个充满噪音的世界里,真诚的沟通或许正是我们最需要珍惜和培养的能力。

毕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反而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动,可能正是维系我们人性和情感连结的关键所在。

通过真诚的沟通,我们不仅可以避免误解,更能够建立起更深厚、更真实的人际关系,让我们的社会不仅表面和谐,更能在个体层面上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连结。

在这个越来越依赖科技的时代,让我们不要忘记人与人之间最基本、最珍贵的连结方式——真诚的沟通。也许,重拾这门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艺术,正是我们在这个复杂世界中找到归属感和意义的关键。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容我说
准备好了吗?和真实的自我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