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时我们无法共情一个人

文摘   健康   2024-10-16 22:04   中国台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
 

 

前言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沉浸在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或小说中时,会为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而落泪,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然而,当你回到现实生活中,却发现自己难以理解身边某些人的感受,甚至对他们的困境感到无所适从。

想像一下,你的好朋友正陷入爱情的困境,就像《人鱼公主》中的小美人鱼一样,为了心上人付出了一切,却得不到回应。你想帮助她,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甚至觉得她的行为有些不可理喻。

又或者,你在街头看到一个孤单的身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无助,但你却匆匆走过,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时刻。共情,这个看似简单的词汇,在现实中却变得复杂而难以捉摸。

那么,什么是共情?为什么我们有时无法共情他人?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温度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问题,也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

 
一、什么是共情?

共情(Empathy)是我们感知、理解他人情感、想法和经历的能力,并以情感和认知的方式与对方产生联系。简单来说,共情就是设身处地,尝试从他人的角度体验他们的情绪和处境。

共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       情感共情(Affective Empathy
这是我们在情感层面上的直接感受。当朋友悲伤时,我们也会感到心疼;当家人开心时,我们也会为之喜悦。这种共情让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2.       认知共情(Cognitive Empathy

这是我们在理性层面上的理解。即使我们没有经历过对方的处境,但我们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和反应。这种共情需要我们运用想像力和思考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共情不同于同情。同情更多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他人的困境表示关心或惋惜,但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共情则需要我们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他们的感受。

 
二、为什么有时我们无法共情他人?

1. 我们能共情虚构角色,却难以理解身边的人

还记得小时候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那种心酸和怜悯吗?我们为小女孩的遭遇而难过,甚至希望能够穿越时空去帮助她。然而,当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类似的人时,却可能选择视而不见。

在故事中,作者为我们铺陈了小女孩的一切:她的背景、心情和渴望。我们在安全的阅读环境中,没有压力,没有责任,能够全然地投入她的世界。

但在现实中,我们可能忙于自己的生活,被压力和责任所束缚。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没时间」或「这不关我的事」。我们缺乏对他们背景的了解,也许还带有一些刻板印象,这些都阻碍了我们的共情。

 
2. 当我们无法理解他人的选择时

你的朋友是否曾为了爱情而做出在你看来不合理的举动?就像《人鱼公主》中的小美人鱼,为了追求王子,放弃了自己的声音和尾巴,承受着每一步都如刀割的痛苦。然而,王子却无法理解她的付出,最终他们无缘相守。

为什么王子无法共情人鱼公主呢?因为他不知道她的牺牲和痛苦。

对于王子而言,人鱼公主只是个沉默的女孩,他无法理解她内心的挣扎。同样地,当我们的朋友陷入困境时,如果我们缺乏对他们处境的了解,可能会觉得他们的选择不可理喻,从而难以共情。

 
3. 个人经历和偏见的限制

我们的共情能力也受到自身经历和偏见的限制。如果我们从未经历过对方的处境,或者对某些事情抱有固有的看法,就很难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

例如,一位从未经历过失业困扰的人,可能无法体会失业者的焦虑和无助;对于某些社会议题抱有强烈立场的人,可能难以理解持不同观点者的想法。

 
三、阻碍共情的主要原因

1. 缺乏了解和沟通

当我们对他人的背景、经历和情感缺乏了解时,就难以产生共情。沟通是建立共情的桥梁,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
2. 个人情绪和压力

当我们自己处于压力或情绪低落的状态时,可能无暇顾及他人的感受,或者没有精力去理解他人。就像我们在忙碌的工作日,可能会忽视身边人的情绪变化。
3. 偏见和刻板印象

我们对某些群体或个人的刻板印象,会阻碍我们的共情。例如,认为街头乞讨者都是骗子,这种偏见会让我们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
4. 自我保护的防卫机制

有时候,我们会避免去共情他人,因为害怕被卷入他人的情绪漩涡,或者担心自己的脆弱被暴露。这就像我们在看一部悲伤的电影时,可能会告诉自己「这只是虚构的故事」,以此来避免过度投入。

5. 认知共情的不足
有时候,我们可能想要理解他人,但却不知道该如何做。这就像我们想要安慰一个失去亲人的朋友,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四、共情的修炼:从心出发的旅程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阻碍共情的因素,那么如何跨越这些障碍,提升我们的共情能力呢?这是一段需要耐心和勇气的旅程,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倾听,真正的倾听。不是为了回答,不是为了评判,而是为了理解。下次当你的朋友向你倾诉时,试着放下手机,看着他们的眼睛,用心感受他们的每一个字。问问他们:「你现在的心情如何?」、「这件事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你会惊讶地发现,简单的倾听能带来多大的力量。

其次,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拥抱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社群活动,结识来自不同背景的朋友,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观看不同文化的电影。每一次新的体验都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人的世界。

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每天花一点时间反思自己的情绪,写写日记,或者尝试冥想。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就像飞机起飞前的安全指示:先给自己戴好氧气面罩,才能帮助他人。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练习换位思考。当你对某人的行为感到困惑时,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会有什么感受?」这个简单的练习能帮我们打开理解他人的大门。

最后,如果你觉得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不妨考虑参加心理成长团体或寻求专业的咨询。在安全的环境中,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你可以更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习与他人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五、结语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感受。共情是我们与他人建立深刻联系的关键,也是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
当我们能够真正地共情他人,不仅能够帮助他人,也能丰富我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回想《人鱼公主》和《卖火柴的小女孩》,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打动我们,是因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他们的情绪。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将这份共情带入现实,去理解和帮助身边的人。这不仅会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也会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每个人都有提升共情能力的潜力,关键是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去学习和成长。在理解他人的同时,我们也在更深入地理解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容我说
准备好了吗?和真实的自我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