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拾遗

文摘   健康   2024-10-02 21:56   中国台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
 



今天,放了一个若有似无的台风假。

前一天的电视新闻,把台风的威力吹嘘的厉害,但对比今天细微的雨和偶尔高亢一下的风,完全没有放假的需要。

台风季节,对于台湾人来说,是一年中再熟悉不过的时刻。每当夏日来临,它总会如约而至,有时频繁,有时稀少;有时猛烈,有时温和。

关于风,我想起两首广为传唱的歌曲。

一首是齐秦的《往事随风》,其中那句“让往事随风,心随你动”深深打动了我。歌曲展现了一种个人的无奈和孤独,就像风一样,看似有方向,却又无处可去。

另一首是张学友的《我想和你吹吹风》,这首歌的意境截然不同,表达了对一个人的思念和怀念。在音乐录像带中,他回忆起与父亲在一起的轻松时光,对已逝的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怀念。这两首歌以不同的方式诠释了风的意象,把我从台风天拉回到了昨天。

 

仿佛是台湾这座岛屿无法逃避的命运,也是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天气现象。然而,对我而言,台风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气象,更是连接我与故土、与家人的一条无形纽带。

回想起童年时光,台风来临之前,家人总会忙碌地准备蜡烛和储水,以应对可能的停电和断水。那时的我们,对台风既有一丝恐惧,又怀着些许期待。

停电的夜晚,我们点亮了蜡烛。那一刻,仿佛时间停滞了,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我看到了自己幼时的影子在墙上摇曳。

外面的风雨肆虐,屋内却洋溢着暖意和笑声。此刻,我仿佛又听到了外公那浓重的河南口音,那是只有我们家人才能听懂的独特乡音。

外公是1949年从河南来到台湾的。直到前两年疫情爆发,他才离开了我们。每当他说话时,外人往往听不懂,只有我们家人能够领会他话语中的深意。

他健康的时候,几乎年年都会回老家探亲,走访旧时的朋友和亲人。我的爷爷则是同年从安徽来到台湾,至今仍健在。他也同样保留着浓厚的乡音,外地人难以理解。

通过他们,我找到了自己的根,明白了家的所在。家,不正是一群拥有共同语言和共同记忆的人聚集的地方吗?

台风夜里,听外公讲述那些遥远又亲切的故事,是我最期待的时刻。他的话语如同一缕缕轻烟,缓缓升起,在昏黄的烛光中氤氲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那些关于黄河岸边的传说,中原大地的风物,仿佛就在眼前展现。外公的声音低沉而温暖,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将我与那片未曾亲眼见过的土地紧紧相连。

在那个台风呼啸的夜晚,我听完了外公的故事。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台风天已不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停电和停水的情况几乎不再发生,家中也不再为台风特意准备蜡烛和储水。

便利的现代生活带来了舒适,但也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失落。那些因为台风而凝聚的家庭时光,如同一缕青烟,在喧嚣的城市中悄然消散。

我们各自忙碌于自己的世界,很少再有机会围坐在一起,分享那份纯粹的温馨。

关于台风,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变化是它的命名方式。自2000年起,台风的命名权不再由少数单位掌握,而是由世界气象组织的成员国共同提供名字。

这使得台风的名字变得更加多元化,有了来自菲律宾、日本等国家的名字。有时,我会在新闻中听到那些陌生而富有异国风情的台风名字,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

然而,这种变化也让我感到一丝迷茫。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便利,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冲淡了地域和文化的独特性。就像那些逐渐消失的方言,那些被遗忘的传统习俗,它们是否也如同那些不再被使用的台风名字,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前行,是否也需要停下脚步,回望一下曾经的足迹?在一个寻常的日子里,我听到了一个陌生的台风名字。多年后的某个深夜,我梦见了那个台风,它带着我飞越了大洋。

2016年,我来到上海工作,度过了多年的时光。这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鲜少受到台风的影响,也不像我成长的地方经常有地震。

当我在内地的其他城市旅行或工作时,更深刻地体会到与家乡的不同。对他们来说,台风只是新闻中的一则报道,甚至有些人从未真正经历过台风的洗礼。

这种地域和文化的差异,让我更加珍惜那些与台风有关的记忆。它们如同一条看不见的线,将我与家乡紧紧相连,让我在异乡的土地上,始终保有一份独特的归属感。

长期居住环境的改变,让我对原本熟悉的事物产生了模糊感。最近回到台湾,过去几年在内地的记忆也开始变得朦胧。

前几天需要处理一件事情时,我竟一时想不起在内地使用的手机号,那本是无需思考就能脱口而出的数字。这种无法控制的距离感,让我深思:记忆是多么脆弱,又是多么容易被时间冲淡。

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最终都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只留下淡淡的痕迹。在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忘记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多年后的某个雨夜,我突然在梦中又清晰地记起了它。

就像科学研究所说,睡眠是大脑整理和筛选信息的过程。一些记忆逐渐模糊和消失,是人类进化和大脑自我保护的结果。

活着,似乎就是一个不断离别的过程。离别的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也是与过往的自己告别。大脑主动帮你分类重要与不重要的事物,这并非完全由意识决定,而是受基因和天生能力的影响。

或许正是这种选择,让我们能够不断前行,适应新的环境,但也因此失去了许多值得珍藏的回忆。

 

以一种不知所以的纠结,我承认我喜爱在上海的生活,那种丰富、多元、紧张而又令人焦虑的日子。正是这些焦虑的时刻,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某种程度上,我并不擅长过那种闲适淡然的生活。

我特别怀念在上海骑共享单车的场景:从学校赶往下一个工作地点,骑车回家,去打羽毛球,去咖啡店,看着这个汇聚众多外来人口、瞬息万变、多姿多彩的城市。

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街道总是充满了活力和机遇。似乎无论骑多远的路,都不觉得疲惫,心中只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骑着单车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多年后的某个雨天,我在台北的一个角落,突然闻到了那天空气中的味道。

还记得2013年,我在华东师范大学做交换生时,曾经骑自行车从中北校区出发,一路骑到吴淞口,再骑回来。沿途的风景,繁华的街区,宁静的巷弄,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

上海的魅力令我惊叹,直到今天依然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认识了自己,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和向往。我想把这些美好的事情记录下来,不想让它们轻易逝去。

毕竟,这些经历塑造了如今的我,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许每个人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就像台风有自己的路径。尽管科技发展至今,我们对台风的路径仍有许多难以预料的地方,因为这意味着台风是有生命力的。

我们想要走的路,有些是他人为我们安排的,有些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而那些意想不到的路径,正是在我们远行过程中发现的,未必不美好。

或许正是这些未知和不确定,才让生命充满了惊喜和意义。人生的旅途,不正是由这些意外的风景所组成的吗?

在风雨尚未大作的时候,在那个属于我们共同记忆的台风季节里。或许,正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才能静下心来,回顾过去,思索未来。

人生如同一场旅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心情。希望这些文字,能为我,也为读者,带来一丝共鸣和温暖。在风雨尚轻的时候。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容我说
准备好了吗?和真实的自我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