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完整的自己

文摘   健康   2024-10-07 22:47   中国台湾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
 

  


前几天,在我即将进行一次视频咨询前,却发现摄像头坏了。

这个摄像头用了不过一年多,平日并不频繁使用。虽然相比不需要视频工作的人,我的使用频率偏高,但它的突然损坏还是让我感到意外。

这时,我可以用笔记本自带的摄像头替代,但不同设备有各自的特点,最后还是决定报修。由于已过保修期,维修费用不菲,我只好考虑购买新的。恰巧市面上推出了新一代产品,于是索性入手了最新款。

有人形容这可能是厂商设置的「时间炸弹」,认为有些品牌的电子产品常常在保修期一过就出现故障,半强迫消费者购买新品。

我个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电子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才能出厂,被允许销售。我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人是善良的,不会刻意作恶。

然而,我的这种信念有时并没有科学依据。或许正是某种内在的成因,使我成为这样一个人——相信好人多,相信世界上多数人不会故意伤害他人。这是我所认知的世界。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想。有些人习惯做最坏的打算,凡事倾向于负面思考。他们会先怀疑你,花费大量时间验证你的可信度,之后才可能与你建立关系。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我们无法简单地评判何为好,何为坏。

有时,我们指责他人疑心病重,实际上也是一种评判。但这样的批评能真正代表一个人的品质吗?我认为未必。

回想当初学习心理咨询,开始实践咨询工作,我接受了许多心理学家的理念。这些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过去的看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受益匪浅。曾经的我,特别吹毛求疵,言辞犀利,可以想像,并不受欢迎。

那时的我何以如此?是自我意识过强?不顾及他人感受?还是思维出了问题?或许这些都有可能。也许某个原因击中了要害,或者多种因素兼而有之。只能说,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曾盲目地坚信自己所相信的。

说到这里,你是否觉得有些矛盾?如今,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多,相信多数人不会作恶,这不也是一种个人的、不科学的信念吗?

所以,主观的信念,关键不在于主观本身,而在于你所相信的内容。你是偏向乐观,信赖他人,还是偏向悲观,怀疑他人。这才是重点。

主观并不一定让人变得令人厌恶。若一个人的主观是利他的,反而会被多数人接受。相反,客观就一定是好的吗?会让人更受欢迎吗?其实未必。多数人并不追求绝对的客观,而是希望得到对自己有利的回应。

因此,一个主观但对他人有利的人,会受欢迎;而一个完全客观、理性、公正的人,反而可能不讨喜。就像冰冷的法官,虽然公正,却缺乏人情味。

这让我联想到「内团体偏私」这个概念。

人们往往喜欢那些对自己团体有偏爱的人。毕竟,谁不希望被偏爱呢?如果你的伴侣与他人发生争执,你会选择做公正的第三方吗?恐怕多数人会站在伴侣一边,无条件地支持她。这种偏爱,正是爱的表现。

我们常在新闻中看到,父母在孩子犯错时,第一反应是:「我的孩子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你或许觉得他们盲目、愚蠢。但这正是情感的力量。人类的情感本来就带有非理性的成分,用纯粹的理性去要求情感,似乎有些苛刻。

因此,社会需要法律、科学、哲学,需要那些能够超越个人情感的工具和理论,来应对人性的弱点。而这些弱点,往往也是人类独特的价值所在——偏爱。爱,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却珍贵的东西。没有爱,人就成了一台冷冰冰的机器。

当我们欣赏人类特殊的属性,感受人性的美感,就必须接受其优点和缺点。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再是完整的人性。

这让我进一步思考一个经常被提到,却也经常被误解的概念,「扮演」。

我觉得有必要区分,「扮演」和「欺骗」是不同的。扮演主要源于内心的责任感,你想把事情做好,你知道那是你该做的。所以你会用扮演的方式去扮演好这个角色。

就像一个演员上台,他是普通老百姓,但他得扮演王侯将相,甚至是动物。他之所以能扮演好,是因为这是他要做的事情,他想做的事情,他想看好的事情。这种追求有理想、有责任感的行为,就叫扮演。

欺骗则不同。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损者三友」,其中有一种损友叫做「便辟」。这种人就是欺骗,他为了满足个人的自恋,为了立一种人设而做这样的事情。

比如说,有些候选人为了获得权力和声名,就假装成《论语》中描述的君子模样,假装对大家很好。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某种责任感,不是为了把该做的事做好,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为了获取一些不当的利益。这就是欺骗和扮演的区别。

任何动物都会扮演,就像假死。动物遇到危险时,会假装死亡,这不也是一种扮演吗?它们扮演着死亡的角色,但实际上并未真正死去。

有时候,我们所扮演的,可能是一种先天的、难以言喻的东西,或许可以称之为基因的印记。有些人深爱着人类,但却渴望成为其他生物。他们模仿动物的心态,模仿它们的叫声,甚至过着与动物相似的生活。

你说他们疯了吗?我觉得不能用「疯」或「不疯」来定义。他们只是想要回归一种自认为原生态的心态。

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他们的行为不妨碍他人,不伤害他人,那么他们怎样做都是可以接受的。

或许,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头野兽,只是种类不同。那么,放弃人的本质去扮演这种野兽,究竟是一种回归、活出真我,还是一种堕落或退化呢?这其实很难下定论。

当我们对人类的定义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限定时,这个定义就是由人来书写的,而任何书写都有空间,没有人可以作为唯一的标准。因此,人性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是模糊的。我们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是谁,自己在做什么。尽管我们有想要弄清楚自我身份的冲动,但我们永远无法彻底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只能不断地去接近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永远找不到最完美的那个。

这种对自我的探索,与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在《呼唤神话》(The Cry for Myth)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引用但丁的《神曲》,描绘了一个人从迷失到自我觉醒的心路历程。在这个旅程中,但丁经历了地狱、炼狱和天堂,象征着人类灵魂的三重旅程。

罗洛.梅认为,只有直面自己的阴暗面,接受自身的矛盾与缺陷,才能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这与我们对「扮演」的理解相契合。扮演并非违背人性,而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探索不同的自我,试图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作为老师或父母,我们有时会对孩子感到非常沮丧或愤怒。但是为了扮演好我们该扮演的角色,我们不会随便对孩子发脾气。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欺骗孩子或任何人,而是为了扮演好我们的角色。这种自我克制和角色扮演,正是我们作为成熟个体的表现。

或许,人生就是在理性与情感的碰撞中,不断寻找平衡。我们需要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光明和黑暗,理性和情感。这既有趣,又奇妙,当然也麻烦,但这是无法逃避的。

我们无法控制风的方向,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找到内心的宁静,或许才是最重要的。

在探索人性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保持理性的洞察力,又要尊重情感的力量。只有在这种平衡中,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作者:高浩容。哲学博士,台湾哲学咨商学会监事。著有《小脑袋装的大哲学》、《写给孩子的哲学思维启蒙书》等著作。公众号:"容我说"

容我说
准备好了吗?和真实的自我相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