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高考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出了有关苏联的“拖拉机”试题,很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没有搞明白试题中的苏联拖拉机究竟是什么?
首先来看2020年山东高考13题,该题答案选C,很多人不明白:播种方式和农业集体化有什么关系?
试题情境是1928年和1932年苏联农业春播的播种方式(手、马、拖拉机)所占比例的比较:可知1932年较之1928年,手播方式下降,拖拉机播种方式提高,马播方式变化不大。
这道题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能够比较好的理解:
播种方式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属于生产力。其中,拖拉机是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32年苏联的春播中,拖拉机播种方式虽有提高,但不占主导地位;手播方式虽然有所下降,但占比依然较高。由此得出此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依然较低。
C选项中提到的农业集体化,属于生产关系。按照唯物史观指导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需要与生产力相适应。此时,苏联在大规模地推行农业集体化,属于先进的生产关系,而与之对应的生产力水平却比较低。由此,得出结论: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这个“基础”指的就是生产力水平还比较薄弱。
我们再来分析2021年的13题,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主要表现为苏联的建设举措:
生产力层面大力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生产关系层面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可理解为苏联的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在2021年13题的情境中,就表现为“拖拉机”和“农业集体化”的数量从1928年到1937年在逐年增多,由此得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在发展,也就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
苏联的建设对新中国的建设影响深远。建国初,我们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在生产力层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在生产关系层面则表现为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