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数据出来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基本与上个月持平,而且在今年度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
发言人介绍了失业率的统计方式,即就业统计标准为,每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
这个统计方式是与国际接轨的,是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标准”,是言之有理有据的。
只不过发言人这样一解读,我倒是懂了一些就业概念上的玩意儿,这心,却又再次悬了起来。
国际劳动组织把这个标准视为就业下限,只能认为是有就业行为,并不等同于就业。
你说我时薪150,那我一周工作1小时,拿150躺平六天,能在这一周里活下来,那没问题。问题是我国最低时薪21元左右,如果一周只工作一小时,这意味着每天仅有3元收入,远远低于联合国1.9美元日最低生活开支标准,显然不能视为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有效就业。
问题在哪里呢?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研究员王明远的文章里说了,一是统计标准不一样,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页,每周工作时间1小时即算为就业。王明远的文章指出,相形之下,美国为15个小时,法国为20个小时。
二是城镇失业调查无法把因失业返乡的农民工统计在内。
三是我国灵活就业人口的社保参与率很低,因此很难通过领取失业险和失业登记等指标了解其就业情况。
事实上并没有一周工作一小时的工作。你跟老板说我一个礼拜只上1小时的班,你看哪个老板会要你?至于送外卖,当保洁,开网约车,一周工作一小时就更不可能了。
当然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不能都学习资本主义那套。有就业意愿,一周内主动劳动超过一小时并获取相应报酬就是就业。至于你说的一小时挣太少,那不叫失业,那叫“就业不足”
这个概念不是我发明的,我没有那个本事,是我们的专家发明的。只剩一根头发的人和满头都是头发的人都属于有发一族,从科学的角度来定义,没毛病。
剩下的就是发型区别,剩两根头发也要梳个中分,三根头发的必须扎辫子。哪怕只剩一根,也要弄发胶给立起来,剑指苍天,独步江湖,舍我其谁!
春江冷暖鸭先知,实际就业情况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看看现实传导出来的信息即可,不必在数据和文字表述上做文章。我们不用去较真这些规定和算法是否合理,或许应该在意的是,即使都用这种算法了,数据依然难看。
当然我也相信,数据不会再难看下去,专家们总会有办法。同比不行看环比,环比不行看二阶导数,二阶导数也不行就说负增长,怎么着都是秦始皇摸电线——赢麻了。
由此又联想到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被禁言一事,老胡每天上蹿下跳如鱼得水,什么事都轮得到他说两句;吴晓波一个专业的财经作家,却被禁止评论自己熟悉的领域。我们不是老胡,所以我们以后还是不要谈什么失业率了,可以谈就业率,比如就业率高达50%、70%,等等。
总之,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好转,就业保持总体稳定必然是铁板上钉钉、瓮中捉鳖的事情。
我也不会因为这几个数字难过,因为我生活在这里,每天都很开心,好笑的事情太多,根本笑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