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分享
丁依然:如何开展质性研究
质性研究方法是一种强调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其通过深入的访谈、观察等方式帮助研究者探索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该方法强调文化的多样性和动态性,能够揭示出传统量化研究无法捕捉的细微差别和复杂性,有助于社会科学研究者丰富对社会现象的全面理解。10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讲师丁依然为大家带来了“如何开展质性研究”的主题讲座,分享了她在开展社科研究时的思路。
Part.01
丁依然,北京师范大学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历史、文化与传播学院媒体与传播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领域为互联网人际传播、平台工作、社交媒体与监控等。在《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新闻界》等CSSCI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著有《拆论文:从精读中领悟学术写作》,参与译有《脸书故事》《硅谷@文化》等书目。
Part.02
讲座伊始,丁依然老师介绍了自己过往的学术经历,并以“什么是质性研究”这一问题作为引入,阐释了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区别。实证主义强调科学即真理,通常以可量化的观察来阐明事实真相;而建构主义作为质性研究的基本哲学取向,则强调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去理解行为、价值、信仰。丁依然指出,在进行质性研究时,要“站在事件发生的周围去观察他人”。随后,借助具体的研究问题,以对比的方式阐述了质化研究在开展过程中与量化研究的区别。她认为,相较于线性的、直线的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更像是一场“折返跑”,需要研究者反复在“看文献-提问题-验证猜想”的过程中持续发问,不断探索。
接下来,丁依然围绕质性研究的特点展开分享。首先,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本身即是一种研究工具,在与访谈对象交谈、观察访谈对象的生活环境时,研究者需将自己的姿态放低,以平视的目光去观察、发问,切忌先入为主,在交流中代入自我的价值观去打断受访者的回答,或试图改变受访者的想法,而是要从被观察者的立场出发,以“记录者”的角色,对他人、社会进行客观的理解。其次,在质性研究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弹性的立场,对研究时刻保持质疑精神;最后,丁依然强调了质性研究中的“反身性”,即研究者需要适当的将自我从被研究对象的群体中抽离,时刻反思自身的“三观”是否介入并影响了最终的研究结果。
此外,丁依然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质性研究中存在的局限性,即研究的可重复性低、研究的透明程度低,以及研究者的自身因素会不可避免的影响研究结果。因此,在判断质性研究的质量时,应该关注其透明性和反身性,一方面,研究者需清楚地记录研究过程,以便读者了解研究结果的具体产生机制;另一方面,研究者需保持对自身的反省,反思自我的价值观和个性是否影响了数据的获得、产生及对其的解读。
最后,丁依然分享了自己的一篇质性研究论文,在该研究中,丁依然关注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形婚群体,并试图探讨在中国传统孝道和婚恋观下,形婚群体面对社会压力是如何进行协作式表演的。分享过程中,丁依然谈及了自己最开始接触形婚群体的历程,以及其展开深度访谈的经历,在访谈过程中,丁依然围绕受访者的基本情况、社交媒体使用、剧班的整体呈现及策略进行了深度对话。
质性研究方法是新闻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能够获得参与者的内在观点和主观体验,既有助于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挖掘知识,增加研究的深度和适用性,也能够帮助研究者发现新的研究领域和理论视角,推动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