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红砖芝士
从2022年11月,江西省牵头肝功、血脂检测试剂集采至今,经过三轮集采,生化常开的试剂项目已经被采得差不多了,这两天已进入糖代谢等生化项目报量二次分配阶段了,有些动作快的省医保局已开始发文陆续执行按报量采购了。
毕竟大医院的实验室人员对产品质量有更高的甄别能力,对配送和售后服务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大医院选的试剂和仪器品牌,可以作为基层医院在设备升级或二次报量时可靠的参考资料,从而减少后顾之忧;那么经过2年多的集采,现在国内大医院都在用着哪些品牌的仪器和试剂,相较2年前有什么变化吗?笔者结合近两年的EQA数据,做了些简单整理,供大家参考。
我们先来看看仪器。
一、仪器篇
图1 生化仪器各品牌EQA用户数变化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1)2022年国内大医院使用几率最高的生化仪器品牌前三名是贝克曼、日立和罗氏,进入2024年贝克曼一家占比接近30%(27.8%),看来经典的AU5800机型战斗力依旧在线;而三、四名位置发生悄然变化。
2)国产品牌只有迈瑞能排进前五与进口比肩;由于目前佳能生化已经易主,因此国产第二名当属安图(收并购也是当前IVD市场的主旋律),而再次见到国产品牌则是第十名的迪瑞(仪器市占比1.23%),其他国产品牌仪器市占比都不到1%,进一步说明国产生化仪器市场大局已定。尽管如此,迈瑞的明显进步,也说明生化市场还是存在更多潜在的“替代”空间。
3)从增幅上看,头部国产品牌经过近两年的时间,大客户数都有所增长,但是进口品牌也明显受到了国产品牌替代的冲击,因为2024年出现了一些新的获得单独分组的国产品牌,例如上海蓝怡、四川沃文特、上海品峰和深圳亚辉龙,因为若想在EQA活动中获得单独分组,国家临检中心对于品牌上报用户数是有严格要求的。
二、试剂篇
试剂部分考虑到生化项目较多,数据繁琐,笔者从每个生化大套餐的试剂项目里选择了一个代表性项目,并将一些项目同一品牌的不同方法学试剂(例如肌酐的苦味酸法和酶法)进行了合并,来看看用户数排名前十的试剂品牌有哪些,从而反映整体情况。
这样做虽会与全貌有些偏差,但不至于以偏概全。其中肝功选的是总胆红素,肾功选的肌酐,血脂选的总胆固醇,心肌酶谱选的肌酸激酶,糖代谢选的血糖,离子元素选的钾离子。尽可能的均衡各家平均水平,避免突出一方所长。
图2 生化试剂各套餐EQA用户数排名前十品牌变化
(注:本表仅做部分代表性参考,并不体现全部项目排名变化情况)
从上表中我们不难看出短短两年时间,发生了这样一些变化:
1)集采力度显现,进口和国产品牌进一步势均力敌;
2)试剂EQA用户数排名前十的品牌里,相较仪器有了更多国产品牌的身影,尤其是肾功、血脂和心肌酶谱项目,国产品牌前十数已超过进口;但是离子元素项目国产品牌仍然少于进口品牌;
3)快奥森多品牌大客户增长较快,尤其是肾功和心肌酶谱套餐用户。
4)国产品牌中,迈瑞有三个生化套餐EQA用户数排名从第三四名跃居第一,分别是糖代谢,肝功和血脂项目,足见其试剂质量、营销能力与售后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速度较快。
小结
生化的三轮集采对整个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对生化厂家来说:虽然利润进一步被压缩,但是生化业务作为IVD主盘之一,毕竟测试量大,大品牌若能实现降本增效,仍然值得一做。而且生化仪也是完整的检验流水线不可或缺的一员,国产生化仪中的后起之秀更多是出于此目的才开始做生化仪。而对于小众品牌就不那么乐观了,尤其是单做试剂生产的品牌,用户报量太分散了,独立区域内利润空间太小,所以即使有一些报量,能否找到稳定的配送商将是个摆在眼前的大问题,也难怪一下子消失了两百余家。
作为终端医院用户,在选择二次报量时需要考虑到这点,不能为了稍微低一点的入院价,而选择不能稳定供货的试剂品牌,导致自己科室长期及时的发出报告都出现问题。
参考资料
[1]2022年EQA常规生化第一次数据;
[2]2022年EQA干化学第一次数据;
[1]2024年EQA常规生化第一次数据;
[2]2024年EQA干化学第一次数据;
如需转载请留言或联系后台,经同意确认后方可。
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获取更多检验资讯请浏览“医学仪器与试剂官方网站”www.mir168.com
欢迎向我们投稿或推荐优秀文章,将优秀文章与更多的同行分享、交流。
投稿邮箱:286756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