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检验人头疼的问题:“灰区”,专家教你如何处理,建议收藏保存!

健康   2025-02-04 18:46   天津  

在平时的检验报告单中,通常定性结果只分为阳性和阴性,清晰明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检验医生经常会遇到所谓的“灰区”结果,这种结果既不完全指向阳性也不明确属于阴性,给人留下解释上的困惑。


这样的结果报告究竟具有何种意义?

它们给检验人员和医生带来了哪些挑战?

又将如何避免?

出现灰区结果怎么办?

如何向患者解释?



灰区


在医学检验中,“灰区”指的是检测结果处于阳性和阴性之间的范围,这个范围通常根据特定测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来设定。



窗口期

在医学领域,窗口期通常指从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测出病毒标志物的时间间隔。例如,HIV的窗口期是指从感染到血液中能检测出HIV抗体的时间,通常为2-3周,但可能延长至3个月。乙肝和丙肝也有各自的窗口期,分别约为2-3个月和3-6个月。


敏感性

是指确诊的发病人群中,试验阳性或异常人数所占的比率(%)。“敏感性”又称为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 , TPR ),表示试验能够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判定为“患者”的能力。


特异性

是指确定的非发病人群中,试验阴性或正常人数所占的比率(%)。“特异性”又称为真阴性率( true negative rate , TNR ),表示试验能够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判定为“非患者”的能力。


假阴性

是指某项检查的结果实际应该是阳性,但由于操作、仪器、个人身体特性等原因导致结果呈阴性。


假阳性

是指因为种种原因把不是阳性的人检测出阳性的结果。


可疑或保留结果

在实验室检测中,如果检测结果与预期不符或出现异常值,可能会被标记为“可疑”。例如,在微生物检测中,如果初次检测结果不明确或存在争议,可能需要进行复检或进一步的确认试验。此外,如果检测过程中使用的设备或方法存在问题,也可能导致“可疑”结果。


阴性结果

阴性通常是指在医学检测中未发现某种病原体、异常成分或特定标志物,表明被检测对象没有感染某种疾病或处于正常状态。例如,在传染病检测中,阴性结果意味着未检测到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存。在某些情况下,阴性结果也可能表示某种物质的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或者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到。


阳性结果

阳性结果通常表示检测到某种特定的物质、病原体或标志物。在不同的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阳性结果的具体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ANCA阳性可能与狼疮性肾炎相关;HER2阳性乳腺癌提示需要特定的治疗方案。如果COVID-19检测呈阳性,意味着感染了COVID-19病毒。


灰区的重要性


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让医生能够评估患者的病情风险,并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灰区的设置有助于识别那些可能处于感染早期阶段的个体。在这个阶段,体内可能还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来被常规检测方法所检测到。通过将一些处于临界值附近的样本定义为灰区,可以进一步进行确证试验,如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WB)或核酸检测(NAT),以确定样本的真实状态。


“灰区”结果如何避免?


“灰区”结果在医学检验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具体可详阅行业标准:WS/T 402-2024《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由此,这些“灰区”结果恰恰反映了生物标志物在人群中分布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出现灰区怎么办?


在检验工作中,当出现灰区值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灰区值是指检测结果处于临界值附近,无法直接判断为阴性或阳性的区域。以下是处理灰区值的一般方法和建议:


1、复查样本


对于落在灰区范围内的样本,通常建议进行复查。复查可以通过使用同一批号的试剂重新检测样本,或者采用其他检测方法(如电化学发光法、核酸检测等)来确认结果。


2、动态观察


建议对处于灰区范围的样本进行动态观察,特别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新取样检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并有助于发现产生灰区的原因。


3、结合临床信息


灰区结果不应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应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考虑。


4、设置合理的灰区范围


实验室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灰区范围。例如,可以通过计算变异系数(CV)或标准差(SD)来确定灰区范围,或者参考相关文献和指南中推荐的方法。


5、采用确认试验


对于灰区结果,可以采用确认试验(如RIBA确认试验、荧光定量PCR检测等)来进一步确认结果。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6、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


实验室应制定详细的SOP文件,明确灰区样本的处理流程,包括复查、确认试验及结果解释等步骤,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7、加强室内质控


通过加强室内质控,减少因操作差异导致的灰区结果。例如,确保样本采集、处理和检测过程中的标准化操作。


8、定期评估和优化


实验室应定期评估灰区设置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检测数据和临床需求优化灰区范围,以降低假阴性和假阳性率。


复查、纠正后任然出现灰区值如何报告?


在报告中,灰区结果通常会被标记为“可疑”或“需进一步检查”,以提醒医生或患者注意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或随访。或者灰区结果的解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


灰区值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和进一步检查,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向患者解释时,应注重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后续的检查和治疗。


此篇文章属于转载文章,来源:检验世界。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公众号下方留言),我们将第一时间联系您并进行删除。



如果您觉得我们发布的信息对您及您的朋友有帮助,请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获取更多检验资讯请浏览“医学仪器与试剂官方网站”www.mir168.com
欢迎向我们投稿或推荐优秀文章,将优秀文章与更多的同行分享、交流。
投稿邮箱:28675637@qq.com


MIR医学仪器与试剂
与中国检验行业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