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日那天,她索要的生日礼物是离婚协议书:自恋是如何毁掉一段婚姻的!

创业   2024-11-16 15:49   山东  
专注做小红书陪跑、个人IP孵化、自媒体阅读写作培训


11月20日中午直播间
记得点击预约哦!
↓↓↓↓

嗨!我是醉茶姑娘,初次邂逅Tina老师是在B站,她分享的那些关于写作和新媒体的短视频,真是干货满满,解决了我不少疑问。


她的真挚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她的实战写作课程。


没想到这仅仅是开始,在与Tina老师的深入交流后,我又被她的真诚和魅力打动,接连加入了她的新媒体实战营、读书会等,性价比真的很棒,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


希望在这个大家庭中,我的写作之路可以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以下为我的文章:


在电影《麻烦家族》中,奶奶潘素在自己生日那天,向丈夫文锦辉索要了一份只需9块钱的特殊的礼物:离婚协议书!

大家都很困惑,这对夫妇都一起生活了40年,似乎没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什么突然要离婚呢?

潘素解释说:她已经忍受了丈夫的坏习惯整整40年

她讨厌老公呼噜呼噜的漱口声,

洗脸时擤鼻涕和放屁声,

衣物袜子到处乱扔,

用完洗手间不盖盖,溅得到处都是……


家人们认为潘素是在小题大做,毕竟每个人都有缺点。

然而,事实上,调查显示婚姻中最大的杀手往往不是出轨、家暴、金钱,或是婆媳关系,恰恰就是生活琐事!

这些琐事逐渐揭示了文锦辉的自私本性:

他认为自己在外辛苦赚钱,而妻子只是照顾家庭,没什么好委屈的;
他无聊时外出喝酒找点乐子是理所当然的;
他认为妻子到了老年还学习写作是矫情,她应该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

文锦辉还向子女哭诉,声称离婚不是他提出的,他才是受害者!

文锦辉这种“受害者心态”实际上是典型的自恋性格表现,他无法平等地看待双方在关系里的贡献,只看到自己的委屈和受伤,而完全否定了对方。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自恋”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

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缺陷,一种傲慢,后来逐渐衍生出其他的意思,包括自大、自私、自我中心、自以为是等特质。

然而,“自恋”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负面的词,实际上,作为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恋,这是保护自我、维持生存的一种机制。

但如果自恋过度,一旦遭遇挑战,就可能引发恐惧和攻击性的反应。

例如,在电影中,当文锦辉面对潘素提出的离婚时,他本能地启动了自我防御机制,将所有过错归咎于对方,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

还有一类人,在婚姻生活中总是试图控制一切,不断告诉伴侣和孩子应该如何行事,并密切关注他们是否按照自己要求的去做。

如果对方没有遵循,他们就会不断地唠叨、指责和抱怨,认为自己的苦心不被理解。

杨定一博士在《水仙》这本书里说,这种行为也是自恋性格的一种表现,它反应了过度的控制欲和过高的期望。

许多人会有疑问:“怎么可能呢?我都是为他们好,为了这个家好,根本没有想控制谁?”

然而,我们很难不对伴侣产生一定程度的控制欲。

比如希望丈夫贴心又会赚钱,希望妻子漂亮、聪明又贤惠。

这些期待往往是以“爱”的名义强加给对方,我们以为自己是无私的,直到伴侣的反抗或家人的指责让我们感到伤心和困惑,我们才开始反思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觉,认为自己需要什么,伴侣就必须提供什么,必须满足我们的需求。

如果伴侣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我们就会把关系中的问题怪到对方身上,批评对方无趣或无能。

杨定一博士认为,这种行为是婚恋关系中非常典型的自恋性格表现——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标准来行事。

自恋的人很难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无论对方如何努力,他们都不会感到满足。

如果一个人长期与一个自恋的人相处,不断忍受委屈和不被理解,最终她可能会选择离开。

而且,自恋所带来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自恋的陷阱是自己挖出来的

当一段关系出现问题时,如果每个人都只想修复自己受损的自恋,即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而不去考虑他人的立场和感受,结果往往是每个人都在争对错,谁都没有安全感。

就像在电影《麻烦家族》中,文锦辉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甚至连三个儿女也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为父母离婚后,他们将被视为孤儿,被母亲抛弃。

因此,他们他们纷纷指责母亲太自私,最终引发了更大的家庭危机。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在这种家庭关系中,受害的一方在长期的高压和贬低下,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迷茫,对自己产生扭曲的看法,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是错的,唯有那个自恋的一方是对的。

而另一种情况,就像电影中的潘素,最终她会受不了,想要逃离这个家庭,找回失去的自我。

相反,对于控制型的自恋性格的人来说,他们整天想着别人的问题,试图为他人解决问题。

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别人好,因此总是给出意见,都要管。

例如,在家庭生活中,为了让孩子考上好学校,他们不断给孩子安排补习班,监督孩子写作业,要求孩子考高分……

如果孩子不接受父母的安排,他们又会以“都是为了你好”来劝说,好像这这一切都是无私的,实际上却是出于自我需求。

这种期待和掌控,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自主力和胜任力,孩子的抵触和反抗也会反过来影响家庭的和谐。

糟糕的是,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始终陷在自恋的陷阱里无法自拔。

那么,如何帮助自恋性格的人看清现实,走出困境呢?

看清自恋的倒影,走出“我”的错觉

杨定一博士说,要想打破自恋的泡沫,关键在于“活在当下”。

如果一个人能够时刻保持在当前的状态,那么“我”的起伏就会减少,自恋也就难以浮现。


他强调,我们不需要去抵制自己或他人的自恋,因为对抗本身就是一种负强化,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比如电影《麻烦家族》中的文锦辉,如果他收到离婚协议书时,能坐下来和潘素好好沟通,而不是本能地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跑去小酒馆买醉,导致更多的误解和冲突,差点丢了一条命。

 
在等待签署离婚协议书的日子里,文锦辉每晚醉酒回家,潘素总是默默地为他收拾衣物,端上洗脚水。

如果文锦辉能注意到这些细节,他一定能感受到妻子默默的爱和忍耐,也许就能从自恋中解脱出来,及时解决这次婚姻危机。


那么,我们如何跳出“对抗”的思维习惯呢?杨定一博士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新的习惯。

人和人相处,无论是自恋、讨好型人格、缺乏安全感还是界限不清,其实都是一种习惯。

不良的互动习惯会给双方带来痛苦。

要想摆脱这种习惯,不是去强硬地检讨自己或分析原因,这样反而会增加负担。

虽然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这种习惯可能会更加强烈地反弹。

所以,要打破旧习惯,我们可以走下面的路径。

首先,跳过问题本身,从培养让自己快乐的新习惯开始。

比如有个朋友婚姻出现问题,争吵不断,开始失眠。

在那些孤独的失眠夜,她找到了钢琴曲的慰藉。钢琴一直是她的兴趣,后来她遇到一位老师,重拾了这个爱好。

其次,新习惯如果能够调动我们的感官和认知,甚至让我们的身体动起来,就能激活大脑更多的神经元,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位朋友重新开始学钢琴后,她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读谱、移动手指、协调身体,不断地回听自己的演奏。

这样的活动在大脑中激发的神经元数量是普通活动的几十甚至几百倍。

最后,身体的反应比脑海的想法更有力量,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变化。

一段时间后,这位朋友不仅治好了失眠,还不知不觉放下了夫妻关系的困扰。

为了参加一些社区演出,她开始健身,身体变得更加挺直,充满活力,曾经困扰她的婚姻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

我们常常会轻易地陷入不满的人际关系中,觉得自己被欺负,被冤枉,受尽委屈。

但事实上,这可能只是我们头脑和五官信息组合出的妄想和错觉。

如果能看清这些自恋的倒影,走出“我”的错觉,那么究竟是自己还是别人的自恋,就不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打破受害者的枷锁,活出自己的精彩。




以上是学员投稿,每篇投稿,都会被精细化改稿。


如果你是拆书营或写作营的同学,欢迎积极投稿哦,大家的内容会被精细化改稿。


喜欢我记得添加我微信,我会送上粉丝大礼包。



文末给你送上福利,记得领取呀!

 


我是Tina,浙大新闻系硕士毕业,做了6年电视新闻记者,2年500强品牌公关经理,目前自媒体创业已经5年。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关注。


文末送福利!

福利来啦!

福利来啦!

福利来啦!

如果你也有意向打造超级个体,在互联网上寻得破局,可以扫码链接我本人,我会送你两份资料:

①小红书运营模式地图(帮助你公域快速起号)

②知识付费sop流程图(汇总我从0到7位数的步骤和打法)


另外,额外赠送自媒体交流群,都是做自媒体或者想做自媒体的同频者,入圈子交流最新自媒体信息。


所有添加微信的人,需备注:公众号粉丝。






Tina自媒体
阅读、写作、自媒体,放大你的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