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作协官方电子平台第345期
现在想想,这些都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自从奶奶和父亲前后离开后,就没有了冬天一家人围坐在奶奶大炕上的温馨场景了。
我们兄妹四人,我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每到临近年关,奶奶便会拖着她的小马扎,静静地坐在冬日的暖阳下,嘴里默默地念叨着:礼拜呢,我娃该回来了。
那个时候,奶奶已经九十多岁了,眼睛也看不见了,一旦听到门口有妈妈和我们打招呼的说话声,便会急不可待地用手去摸索拽拉身后的小马扎,同时伸出另一只手在面前尽力地触摸着。看到这个场景,爱人和兄弟媳妇就会主动将头探到奶奶面前,交由奶奶抚摸辨认:哦,这是我西安娃,这是我渭南娃么。进到屋里,妈妈便招呼着几个媳妇坐到奶奶的大炕上,同时从自己的房间里抱来几个枕头,递到几个媳妇的跟前:快,把这垫到腰上,咱这儿冷,不要把腰瘆着了。硬是把枕头一个个塞给几个媳妇儿。我们把奶奶刚扶上炕,奶奶就摸出炕头上的小扫帚,贴着床单来回摸索着清扫:婆老了,炕上脏的,不要把我娃衣裳弄脏了。妈妈则一边忙着拿瓜子花生,一边说道着:别你看你婆年纪大了,爱干净的很。
奶奶盘腿坐在炕中间,伸手摸着几个孙媳妇,爱不释手的拉着孙媳妇的手,放到自己盘着的腿上,还不时掖掖被角,生怕冻着:哎,如今这日子好了!娃呀,你都不知道婆那个时候受的苦……奶奶一个人自言自语着,几个孙媳妇嗑着瓜子、剥着花生,小声聊着自己的事儿,并不时给奶奶嘴里塞一颗剥了皮的瓜子仁或花生。“我娃快吃,婆牙不好,吃不成……”。奶奶晃晃悠悠地拿出嘴里瓜子瓤。见奶奶不吃,兄弟媳妇趴下身子,伸手从奶奶旳柜上拿来一个柿饼递到奶奶手里,奶奶用手捏吧了半天放到自己嘴里,脸上堆着笑,慢慢地咀嚼着。 不知不觉,地上已经铺了一层厚厚的瓜子皮、花生壳。妈妈悄悄拿来一个扫把准备清扫,不想被坐在柜边椅子上的父亲拦住了:扫啥呢!娃坐着说话呢,灰大的,我明儿早上扫。妈妈放下了手中的扫把,蹲在地上,一个一个清理着地上鞋子里的瓜子皮。
“哟,都十一点多了!姐,你吃烙面不,叫老二给咱弄些烙面?”见时间不早了,兄弟媳妇小声问了一句,没等有人回话,父亲便起身打开地上的蜂窝煤炉子:“我给咱先把炉子弄旺。红梅,来,让婆先把你手拉着,我给咱取到冰箱肉臊子、豆腐臊子去”。见大家好似都饿了,爱人便悄悄将弟媳妇的手递到奶奶手上,起身从炕上下来:冷很,还是婆的热炕上美。这时,坐在炉子上的水也开了,爱人和二弟便开始下厨了。“礼泉媳妇儿,我也会调咱礼泉这烙面汤了”。爱人一边下着臊子调汤,一边向弟弟妹妹展示着她的手艺。也就在这个时候,兄弟媳妇早已找来一张小桌布铺在奶奶的面前;妈妈一点一点往碗里抓好烙面,递到二弟手里,站在地上的二弟拿着勺子,浇上滚烫鲜香的烙面汤。三弟两口子和妹妹便一碗一碗将烙面递到奶奶和父亲、妈妈的手里。顿时,奶奶的小屋里漂满了烙面的酸辣清香。奶奶端着碗,用筷子小心翼翼地挑起碗里的烙面:娃呀,婆跟你都把福享咧!如今这日子还是好!我娃都好好的把人家公家的事儿干。
时过境迁,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农村也都陆陆续续装上了空调、暖气。但每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回到老家的院子,还是想围坐在奶奶的热炕上,听奶奶说说过去的事儿,弟弟妹妹们陪爸爸妈妈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烙面。
作者简介
长按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