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地区传来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从此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也改变了大国格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腾空而起的蘑菇云背后,是许多科学家和无数普通的科技工作者无怨无悔的青春故事。他们胸怀强国梦想,一腔报国热情,与戈壁黄沙为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隐姓埋名,艰苦奋斗,走出一条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原子弹研制之路。在罗布泊那片荒原上,他们用青春甚至生命,书写了一段壮美不朽的传奇。让我们一起向那些曾经在罗布泊上挥洒青春的英雄们,致敬!
王淦昌
1960年,远在莫斯科的王淦昌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绝密电报。在此之前,因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王淦昌在国际物理学界声名鹊起。祖国的一声召唤,让王淦昌火速归国。当他得知是参加我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时,这位已经年过半百的科学家,毫不犹豫地说出一句话:“我愿以身许国!”从此,在世界物理学界鼎鼎大名的王淦昌“消失”了,他放弃了功成名就的基本粒子研究,改方向为他不熟悉但国家迫切需要的核应用研究,通信地址变成了信箱代号,从此再未公开发表一篇论文。
接到任务的几天之后,在我国大西北的17号工地,出现一位名叫王京的工作人员。他沉默寡言,每天只知道埋头工作,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王老头”。十几年间,王京一直投身于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69年9月23日,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
1976年11月17日,中国成功进行迄今最大当量(500万吨)核试验。
……
渡尽劫波,核云散尽。17年后的1978年,王淦昌调回北京,此时的他已经71岁高龄了,王淦昌的名字终于解密,人们才知道,核武器研究基地那个沉默寡言的王京就是王淦昌!
邓稼先
1958年,年仅34岁的邓稼先接到了一个艰巨而保密的任务,生产一个“大炮仗”,也就是研制原子弹。从此,这位26岁就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在中国西北的大漠深处,他风餐露宿,用最原始的办法探寻着原子弹的奥秘。甚至连妻子许鹿希都不知道他在哪里,每天在做什么。没有依靠任何外援,带领团队自力更生,邓稼先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工作。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天晚上,所有人举杯同庆,邓稼先却连夜赶回了北京,他的老母亲已经处在了弥留之际。在从事这个工作的那一天开始,邓稼先的一切行程、工作内容都是保密的,哪怕是面对自己的亲人离世,他都无法床前尽孝。
1985年,邓稼先终于回到北京,28年后他同妻子许鹿希在医院重聚。当年英俊强壮的小伙如今已经成了奄奄一息、头发花白的老人。在后来参与我国氢弹研制的过程中,邓稼先受到了核辐射,被确诊为癌症。28年的等待,重聚却如此短暂,临终前他躺在妻子怀里,说了一句:“希希,苦了你了。”他叮嘱身边人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别人把我们落太远……”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享年62岁。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当初,在研制原子弹的命令下达时,没有人知道,年轻的新中国需要付出多大的艰辛才能完成这个使命。这些建立了功勋的科学家义无反顾奔赴自己的岗位,为祖国奉献了一切,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值得我们铭记。
原子弹爆炸后人们的欢呼
除了那些彪炳史册的科学家之外,参与原子弹制造的还有成千上万的普通劳动者、普通技术人员。“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或许他们的名字没有被每一个人记住,但是他们的贡献将永远铭刻于我们的心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也将继续激励我们前行。
来源 | 央视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