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古城,又被称为东昌府古城或中华水上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坐落在山东省聊城市,是历史上东昌府、聊城县治所驻地,拥有独特的“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水城风貌,这种天圆地方的城市形态在全球都是少见的。
聊城古城位于位于山东省西部,与河北、河南接壤,地处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地处鲁西平原,坐落于徒骇河之西,小清河之北,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这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商贸活动繁荣。
建在湖上的古城
聊城古城始建于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黄河决口后,原巢陵城毁,博州和聊城县治所便迁至孝武渡西筑新城,即现在的聊城古城。古城呈正方形,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被6.3平方公里的湖水所环绕,这就是著名的东昌湖。
东昌湖,原名环城湖、凤城湖,位于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是中国北方少见的人工湖泊。其总面积约为4.2平方公里,略小于杭州西湖,为济南大明湖的5倍。
东昌湖始于北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是宋代掘土筑城时形成的护城河经历代挖土、蓄水而形成,后引入京杭运河、黄河之水予以补给,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湖面。湖水清澈,波光粼粼,与古城墙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东昌湖的水质清澈,景色宜人,湖区的平均水深达到2~3米,最深处有5米。湖区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使其成为一个集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东昌湖还与许多历史文学名著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如《水浒》、《聊斋》、《金瓶梅》等,共同体现出东昌湖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城的结构
湖中心是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古城,这座被东昌湖环抱的古城,犹如一只展翅在水面上的凤凰。古城始建于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已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它以明代光岳楼为中心,周围大街小巷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
古城的城墙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年),初为土城,后经过多次修葺,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为砖城。城墙周长3.5千米,高11.7米,顶宽6.7米,基厚11.7米,内墙用三合土夯筑,坚固耐用;外墙则用砖石砌垒,既美观又增强了防御性。古城设有四门,门上筑有门楼,外设瓮城,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古城的防御能力,也丰富了古城的建筑风貌。
南、东、西瓮城为扭头门,南门东向似凤头,东、西门南向似凤翅,北门北向似凤尾,因此古城又得名“凤凰城”。
在建筑风格上,聊城古城巧妙地糅合了明、清代建筑风格。南城门和3个角楼分别高22米和20.7米,上下两层,上部为斗拱木结构,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式,下部外观为砖石结构,施工均采用明代官方大式做法。
聊城古城地处鲁西北地区,其建筑风格自然受到这一地区传统民居风格的影响。鲁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多采用四合院形式,注重院落空间的营造和建筑的实用性,古城的建筑多采用青砖灰瓦,起脊翘檐,格子窗户等典型北方建筑元素。
聊城古城的历史地位
明清时代的聊城是其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这一时期,聊城凭借京杭大运河的漕运之利,成为沿运九大商埠之一,商贸繁荣达到了巅峰,被赞誉为“江北一都会”。
明清时期的聊城商业尤为发达。外籍商人会馆傍河而立,商贾云集,百业兴隆。商品种类繁多,不仅有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棉花、布匹等,还包括奢侈品、工艺品等。各种商铺、作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糕点、酱菜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食品开始商品化,深受人们喜爱。
聊城还是重要的盐运中心,盐业的繁荣也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此外,聊城还以其独特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闻名,如聊城的阿胶、皮毛制品等,都成为了当地商贸的重要支柱。
聊城的印书业也格外繁荣,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坊刻中心,对古代科举选材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聊城境内遗留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包括6处遗产点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单。还有如光岳楼、山陕会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展示了古城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商人在聊城聚会的场所,现存建筑群包括大殿、拜殿、戏台等,其中尤以大殿最为壮观。它是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证言,也是研究明清时期商业文化的重要资料。
在复建建筑结构时,古城墙砌筑使用了临清贡砖与曲阜青砖等,以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通过建设部门的积极创新和巧妙融合,古城区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古城区旅游的整体价值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