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的黄河,到处抢人家的河道!以前夺淮,现在下游是夺的大清河

文摘   2024-10-26 08:47   北京  

大清河在1855年开始成为黄河的下游河道。这一年,黄河在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发生了决口,滔滔黄水从此夺路北上,穿过山东运河,经小盐河,最终流入大清河,并由此入海。这是黄河近代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道,从此黄河结束了700多年夺淮入海的南流历史,再次北流。大清河也就成了今天黄河的下游河道。


历史上的大清河

在改道之前,大清河是一条相对独立的河流,拥有自己稳定的河道和流域。它流经的地区,特别是中下游地区,受益于大清河的水资源,农业灌溉、交通运输以及生态环境都得到了良好的支撑。然而,随着黄河的决口和改道,这一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黄河的洪水携带着大量的泥沙,汹涌而来,迅速占据了大清河的河道。原本平静的大清河流域瞬间变成了波涛汹涌的洪水区。黄河的泥沙不断沉积,改变了大清河的河床形态,使得原本稳定的河道变得复杂多变。

黄河夺大清河道的历史背景

这一事件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南方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清廷在军事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黄河的溃决,无疑给已经动荡不安的局势又添了一把火。


黄河的这一改道并非一蹴而就。由于资金紧张、内忧外患等多种因素,当时清廷对黄河的治理并未形成统一的方案。太平天国运动等内乱使得政府财政紧张,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黄河治理。政治腐败和官僚主义也导致治河资金被挪用或浪费,无法有效用于治理工作。在“改道”与“复道”问题上,朝廷内部争论不休,无法达成共识。最清廷下令“暂行缓堵”,决定暂时不对黄河进行大规模的堵复工程。


黄河本身的治理问题也是导致这一事件的重要原因。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治理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难题。从自然因素来看,黄河自身的特点使得治理变得尤为困难。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而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导致泥沙不断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了“地上河”的现象。


这样的地形条件使得黄河容易发生决口和改道,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到了清咸丰年间,黄河的治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措施。河道的淤积、堤防的破损等问题日益严重,为黄河的溃决埋下了伏笔。


黄河夺大清河之过程

在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黄河在河南兰仪铜瓦厢(今兰考县东坝头以西)发生了溃决。此次溃决导致了洪水向北倾注,穿越了运河,并最终夺走了大清河的道路,使其改道注入渤海。这一事件标志着黄河近700年南下夺淮入海的局面结束,也是黄河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大改道。


改道事件对黄河下游的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洪水将口门刷宽,水面横宽数十里甚至数百里,一夜之间涌入山东。洪流势如奔马,淹没了大片的农田和城镇,许多无辜的生命和财产都在这场灾难中损失殆尽。受灾范围波及五府二十余州县,形势十分严重。


决口后不到半个月,洪水大量顺大清河道抵达利津,最后由铁门关北萧神庙以下二河盖牡蛎嘴漫流入海。这一改道改变了大清河的入海口位置,也对当地的生态和经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改变。


黄河夺大清河的影响

从地理环境和地貌特征上看,黄河改道后,原本的大清河河道失去了主流水的冲刷,导致河道逐渐淤塞、变窄,甚至部分河段可能出现断流现象。由于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新的三角洲地形逐渐形成,改变了原有的海岸线形态。


从经济和社会角度来看,黄河改道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大片土地被淹没,许多地区遭受了水患的侵袭,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社会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尤其是山东地区,由于黄河改道,运河交通受阻,商业萎缩,经济重心从沿运河地区转移到了山东半岛沿海地区。


从两淮方面看,黄河改道并结束夺淮历史后,淮河重新获得了独立的入海口,淮河河道及其支流上游的河道淤积问题得到了缓解,河床高度逐渐降低,下游出流更为顺畅。这有助于减少淮河地区的洪涝灾害,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今天的黄河新河道

黄河山东段是黄河下游的重要部分,从山东省东明县入境,呈北偏东流向,经过菏泽、济宁、泰安、聊城、德州、济南、淄博、滨州、东营九市的25个县(市、区),最终在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河道全长约628公里。


黄河山东段的河道特点为上宽下窄,排洪能力上大下小。根据河道形态和水流特性,可以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弯曲型和摆动频繁型等几种河段。由于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山东黄河河道高于两岸地面4-6米,设防水位高出两岸地面8-12米,形成了典型的“二级悬河”。


四面八方风
卷磨三皇五帝事,刀砍四面八方风。本公众号旨在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政治时事的故事和寓意,历史哲学的智慧和启示,社会民生的现象和趋势。感受时光的流逝和理想的永恒,探索这个复杂而美好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