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部,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是世界第四大岛屿,面积约为590750平方公里。
该岛南北长约1500公里,东西宽约500公里。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部海拔在800至1500米之间。岛上从热带雨林到沙漠和珊瑚礁,有着各种生态系统。全岛海岸线长达5000公里,拥有众多美丽的海滩和自然景观。8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都是该岛独有,因此被誉为“最后的诺亚方舟”。
根据多项研究,马达加斯加最早的居民是来自遥远亚洲的黄种人——南岛人。这些南岛人从马来群岛乘浮架独木舟前来,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到公元550年间开始定居马达加斯加,使得马达加斯加成为东南亚文明在非洲的一块飞地。
岛上的黄种人是怎么来的
马达加斯加的黄种人外貌,具有浅棕色或黄色的肤色,身材较小,鼻子较小,嘴唇较薄。尽管现在大部分马达加斯加人是黑黄混血,但仍有一部分未混血的黄种人,他们的外貌依然和东南亚人非常相似。
马达加斯加岛的居民祖先可以追溯到两个小群体:一个来自非洲的班图语族群,另一个来自亚洲的南岛语族群。南岛人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从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横贯东南亚群岛,直到印度洋西端的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的主体民族梅里纳人是古代中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移民的后裔。这些移民主要是通过航海抵达马达加斯加的南岛语系民族“瓦津巴人”,他们大约在3000年前迁移到了马达加斯加。此后的公元1-10世纪,苏门答腊和爪哇的马来人也有部分迁入。
这些早期的移民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以及其他后来的移民(如阿拉伯人、班图黑人和库希特人)不断融合,形成了现在的马达加斯加人。其中梅里纳人是最主要的民族,现代基因分析也表明,马达加斯加人主要混合了东南亚人和非洲班图人的基因。高原族的梅里纳人亚洲血统较多,而海岸族的各部族则非洲血统较多。
梅里纳人在马达加斯加中部建立了伊麦利那王国。16世纪末,伊麦利那人在马达加斯加中部定居,开始发展壮大。
17世纪至19世纪间,伊麦利那王国崛起成为岛上最强大的王国之一。在19世纪初,伊麦利那王国基本统一了马达加斯加全岛,并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他们的首都塔那那利佛至今仍是马达加斯加的首都。
梅里加王国
1896年,马达加斯加沦为法国殖民地。经过近五万人七个月的抵抗后,法军占领了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彻底沦为法国保护国。直到1960年,马达加斯加才重获独立。自1820年以来,基于梅里纳方言形成的马达加斯加标准语成为了该国的官方语言。
马达加斯加和东南亚文化共同性
马拉加斯语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使用人口逾700万。印尼大部分地区也属于这一语系,因此两者之间存在较近的近亲关系。马拉加斯语与婆罗洲南加里曼丹巴里托河一带的语言非常接近,有90%的词汇相同。
马达加斯加擅长农业,耕种技术和不少农作物是从东南亚带来的。尽管已经历千年,这里的饮食习惯依旧保持与非洲大陆的明显不同,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当地人对大米的热爱。
马达加斯加都具有深厚的祖先崇拜传统,和古代东南亚一样。在马达加斯加,祖先被视为生命与更高存在之间的中介,对死去的祖先被认为是能量持有者,他们在冥冥中影响着后辈的生活。东南亚国家旧时也有类似的信仰,前伊斯兰时代,印度尼西亚人崇拜先祖的灵魂,尤其是那些生前享有崇高威信的部落建立者的灵魂。
马达加斯加的传统建筑保留了东南亚印记,他们大多建造高跷上的长方形房屋,陡峭的茅草屋顶由一根中央支柱支撑,这种设计和东南亚建筑相似。
中国人在马达加斯加教授水稻技术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的主要农作物,占该国农业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和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的限制,马达加斯加的稻米产量一直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的口粮需求,仍需依赖进口。
中国在马达加斯加推广了杂交水稻技术。中国农业专家举办了上百场培训班,培训了5000多名学员,并间接向5万多名农民传授农业技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马达加斯加已经成为非洲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
中国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累计推广面积已达到5万多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7.5吨左右,是当地平均单产的2到3倍。马达加斯加政府制定了国家水稻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3年成为稻米仓库,到2030年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可持续稻米增产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