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小寒:寒冬腊月,年味渐浓

文摘   2024-12-15 18:00   黑龙江  

每年1月5日或6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如约而至。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冷时段的开始。尽管从字面上看“小寒”似乎不如“大寒”寒冷,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往往比大寒更冷,因此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


在寒冷中,小寒也蕴藏着温情与期待:腊梅绽放、冬酿香醇,家家户户开始为春节做准备,年味悄然弥漫在空气中。




[ 气候特点 ]

1. 三九天”的开始

小寒节气往往与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天”重叠,北方大地冰封,河湖冻住,南方也开始经历湿冷的深冬。

2. 温差较大

小寒时节,虽然白昼渐长,但地表吸收的热量不足,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在早晨和夜晚,气温会降到极低,因此出行时务必要注意保暖。

3. 降雪频率高

北方地区可能迎来大范围降雪,银装素裹的景象令人陶醉。而在南方,虽不常见积雪,却也有雨夹雪或霜冻天气的出现,增加了冬日的诗意和寒意。





SLIGHT COLD







小寒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更是人们筹备春节的重要阶段。

1. 腊八节

小寒时节往往包含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是冬日里的温暖记忆。腊八粥用糯米、红豆、红枣、桂圆、莲子等煮成,寓意着丰收和团圆。

2. 杀猪祭灶

在一些农村地区,小寒时节会举行杀年猪、祭灶神等活动。猪肉被腌制成腊肉,灶神则被供奉,以祈求来年的生活幸福安康。

3. 扫尘迎新

小寒过后,春节的脚步愈发临近,人们开始打扫庭院、清洗衣物,准备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不仅为了除尘,更是辞旧迎新的象征。

4. 观赏腊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小寒时节正值腊梅绽放,其傲霜斗雪的姿态成为寒冬中最美的点缀。无论是庭院中的梅树,还是山间的梅林,都散发着浓浓的冬日韵味。







SLIGHT COLD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人体容易受到寒气侵袭,此时的养生重点在于防寒保暖、调理饮食以及适当运动。

1. 注意保暖

小寒时段气温低,尤其是手脚、头部和腹部需格外注意防寒。出门时可以戴帽子、围巾,回家后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寒气侵袭。

2. 温补为主

小寒节气饮食宜以温补为主,多食用羊肉、牛肉、鸡汤等热量高的食物,同时加入姜、葱等暖身调料,有助于驱寒。还可以喝一碗红糖姜茶,暖胃暖心。

3. 适度运动

虽然寒冷,但适量的运动对健康大有裨益。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既可增强体质,也有助于缓解冬日的抑郁情绪。

4. 养精蓄锐

冬季是养精蓄锐的季节,作息上应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为新年的繁忙储备能量。




SLIGHT COLD







小寒虽然寒冷,却也孕育着深厚的文化意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小寒常与梅花、冬雪相伴,展现了自然的静美与生命的顽强。


唐代白居易在《早寒有怀》中写道:“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虽然是冬天,但眼中的美景却如春日般动人,诗人以乐观心态化解了冬日的萧瑟。


宋代陆游的《梅花绝句》中则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中的梅花凌寒独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正如小寒时节孕育的新春生机。

小寒,是冬季寒冷的高潮,也是春节前的序曲。在这个节气里,我们感受到寒冷,也开始憧憬新年的温暖与团圆。


让我们在小寒时节,用一碗热汤、一份亲情、一丝暖意,抵御严冬的寒意,迎接光明的到来。愿你在这个小寒节气里,感受自然的纯粹与人情的温暖,为即将到来的新年积蓄更多的力量与希望。






图片:@小红书

文字:一本科普

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本科普
为大家科普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