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小暑:暑热初启,仲夏已至

文摘   2024-12-03 18:01   黑龙江  

  

SLIGHT HEAT
JIEQI




小暑·到来

每年7月6日或7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节气——小暑。顾名思义,“小暑”意为“暑气小”,它标志着炎热的夏季正式拉开序幕。尽管“小暑”较“大暑”炎热稍逊,但暑气逐渐显现,正如《逸周书》中所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小暑节气,是盛夏的开端,也是一年中自然界变化最为显著的时刻之一。它不仅带来了炙热的气候,也孕育了丰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文化。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时节,气温持续升高,湿度增加,许多地区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最潮湿的时段。南方的梅雨季渐入尾声,暴雨频发;北方则迎来干热天气,骄阳似火。随着三伏天的临近,白天酷热难耐,夜晚也热浪未消,“桑拿天”成为小暑的标志性特征。


同时,雷雨天气逐渐增多。雷声滚滚、雨势急促,虽暂时带来清凉,但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丰沛的水源,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平衡。


此外,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孕育了独特的民俗活动。古人借此节气调节身心,丰富生活,并为即将到来的炎热做好准备。

晒书晒衣

小暑前后阳光充足,古时人们会趁着晴天将书籍、衣物拿出来晾晒,防止霉蛀。这一习俗至今仍在江南一带流行,被称为“晒伏晒”。

吃伏面

小暑前后恰逢入伏,许多地方有吃面条的习俗。人们认为伏天吃面能增强食欲、补充体力。凉拌面、鸡丝面等既美味又清凉,是夏日的经典美食。

喝暑茶

小暑时节,绿豆汤、菊花茶等清热解暑的饮品深受欢迎。在江南地区,有“七月半,饮暑茶”的说法,人们以茶水抵御酷暑,同时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斗蟋蟀

斗蟋蟀是小暑节气中的一项趣味活动,尤其在南方地区流行。人们捕捉蟋蟀,让它们在斗笼中比拼,以此消遣夏日时光,感受自然之趣。




对于农民而言,小暑是忙碌的季节。此时,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春播作物逐渐成熟,夏播作物也进入管理的关键期。

1. 南方稻作管理

南方地区的早稻进入灌浆期,农民需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水稻顺利成熟。同时,中稻插秧也在继续,为秋季丰收打下基础。

2. 北方夏收夏种

北方地区的麦收工作已基本结束,但玉米、大豆等夏播作物需加强除草、施肥和灌溉。随着天气日益炎热,田间作业时间逐渐向早晚时段调整,以避开高温时段。

3. 防汛抗灾

小暑期间雨水增多,南方地区往往面临洪涝威胁,农民需做好防汛抗灾准备,保护农田和庄稼免受损害。


小暑时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暑湿交替的气候容易引发中暑、湿热、食欲不振等问题。此时的养生要顺应自然,注重防暑降温和祛湿清热。

1
饮食调理

小暑饮食宜清淡,避免油腻,多吃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蔬果,如西瓜、黄瓜、苦瓜、冬瓜等。同时,可适量食用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品,以清热解暑。

2
作息规律

小暑昼长夜短,人们容易因高温而失眠或疲惫。建议晚间注意通风降温,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以缓解夏日带来的不适。

3
适度运动

晨练和傍晚锻炼是夏日健身的最佳时段,避免在正午高温时外出剧烈运动。游泳、瑜伽、太极拳等轻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帮助排汗降温。

4
心情调节

湿热天气容易引发情绪烦躁。建议通过听音乐、阅读、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小暑,是盛夏的起点,也是忙碌与收获的象征。在这个阳光炽烈的时节,让我们调适身心,融入自然,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夏日的馈赠。




小暑至,愿你清凉度夏,

收获一份属于盛夏的充实与美好!



-END-

扫码二维码


图片 | @小红书

文字 | 一本科普

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本科普
为大家科普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