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西湖区的陈女士5年前因为脚肿、泡沫尿辗转几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IgA肾病”,1年前出现血肌酐升高,经过相关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
今年9月份陈女士的双脚又开始水肿,服用利尿药后脚肿不仅没消退,反而越来越肿,连带小腿大腿也肿了起来,还伴有胸闷气急,在医院进行输血、护肾、利尿等治疗后,胸闷稍有缓解,于是陈女士便出院回家休养。
陈女士肿胀的腿部
常见疾病为何症状反反复复?
回家后没两天,陈女士水肿、胸闷、气急再次加重,走路都成了问题,被家人送来我院普内科就诊,接诊的正是肾内科主任医师李惠莉,李惠莉觉得陈女士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快速恶化、血压显著升高(最高至220/115mmHg)、血小板和血红蛋白下降,不符合常规肾病特征,于是组织团队成员会诊确证。
抽丝剥茧,揭开谜团
在李主任的建议下,陈女士完善了一系列检查。最终,陈女士被确诊为年发病率为百万分之几的罕见病--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HUS)。由于诊断及时,李主任及其团队给予相应的特效药治疗后,陈女士的病情已明显好转,水肿基本消退,血压也明显下降,可以正常的行走。
什么是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HUS)是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为临床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诊断时,需排除类似临床特征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典型溶血尿毒症综合征(STEC-HUS)。
aHUS非常罕见,诊断不易,确切发病率未知。据估计,每年有2/100万成人患者和3.3/100万儿童患者发病。中国暂缺aHUS的流行病学研究。一旦发病,约56%的成人和29%的儿童aHUS患者1年后会发生尿毒症或死亡。
aHUS可能是体内补体异常调控或不明原因(特发性)发生。发病需要有触发因素,最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感染(胃肠道/呼吸道),恶性高血压,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肾小球病,实体器官移植等。儿童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的表现是什么?
aHUS的典型临床表现为TMA三联征
1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
乏力和疲劳:由于红细胞破坏,患者常感觉极度乏力。黄疸:溶血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黄疸。苍白:由于贫血,皮肤和黏膜显得苍白。
2
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
皮肤出现瘀点、瘀斑,牙龈和鼻腔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脑出血(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及内脏出血(腹痛、黑便、血便)。紫癜:皮肤表面出现大片紫癜。
3
终末期器官损伤
可影响许多器官系统的微血管(例如:大脑、心脏、肾脏),其中肾脏是最容易受累的器官之一。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尿和蛋白尿,肾功能急剧下降;恶心和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胸痛等。
根据陈女士的情况,陈女士aHUS触发因素可能就是未控制的高血压。
李主任提醒大家
1. 高血压患者要尽快控制血压,不要拒绝降压药物,服药期间要经常测量血压,并且定期到医院筛查高血压的并发症。
2. 出现呼吸道/胃肠道感染要注意休息,及时治疗。
3. 不要盲目吃药(包括保健品),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服药。
4. 很多慢性疾病都可防可治。出现一些类似症状不要盲目对号入座,及时来医院就诊或专业的互联网医院咨询。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罕见病也越来越不罕见。对疾病的诊断精准度也越来越高,给患者带来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提升救治率。
专家介绍
李惠莉
肾内科主任医师
普内科主任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杭州市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杭州市血液净化质控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曾在浙医一院、浙医二院肾内科进修,台湾中山医科大学附设医院研修学习。擅长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各种继发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狼疮性肾病、肝病合并肾病、药物性肾损害等)、泌尿道感染的诊治和疑难肾脏病的诊治,尤其在感染性肾病、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和血液净化治疗中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厅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十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