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的吕女士前段时间和朋友相约去打了耳洞,“终于可以带上形式多样的耳环了!”吕女士心里美滋滋的。好景不长,吕女士刚打完的耳洞开始反复流脓,试着通过挤压进行排脓,可是依旧不见好转。
于是,吕女士来到杭州市西溪医院皮肤科就诊。就在皮肤科治疗师马倩闻进行排脓处理时,发现患处摸起来硬硬的,而且可以来回滑动,似乎有别于普通的囊肿。为了一探究竟,她用1ml注射器的针头进行挑刺及试探,发现了里面有一质地坚硬的乳黄色异物。当夹出异物的那一刻,大家都惊呼了起来。
困扰吕女士许久的罪魁祸首居然是它———耳钉塞。
吕女士回忆起过往生活习惯,想起自己经常佩戴耳钉洗澡,甚至晚上睡觉时也不摘下。耳钉塞可能就是晚上睡觉时挤压进入了耳洞内!
我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巧云提醒:打耳洞后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大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打耳洞。
为了避免耳洞发炎及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洗澡及睡眠时尽量摘下耳饰,保持耳洞处的干燥,避免压迫耳朵。
2
定期消毒耳洞,涂抹外用药物如碘伏,预防感染。
3
旋转耳针或线,避免粘连。
4
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饮料,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B、C族维生素的食物。
以下人群谨慎选择打耳洞:
1
瘢痕体质者
瘢痕体质人群伤口愈合后容易留下明显的疤痕,甚至可能出现疤痕增生。打耳洞可能会导致耳垂部位留下瘢痕,影响美观,严重时还需进行手术切除。
2
过敏体质者
对金属、塑料等材质过敏的人,打耳洞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等。
3
耳部有疾病者
如果耳部存在感染、湿疹、耳垂炎等疾病,打耳洞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应在疾病治愈后再考虑打耳洞。
敲重点!如耳腔周围有感染和脓液,应及时就医,千万不要拖延及随意挤压,避免扩大感染。
专家介绍
吴巧云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曾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皮肤科美容主诊医师,浙江省整形美容行业协会皮肤美容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皮肤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擅长湿疹、荨麻疹、扁平疣、脱发、痤疮、黄褐斑等慢性顽固性皮肤病的诊治。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多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专家门诊时间:
周二、周五上午
供稿 皮肤科 马倩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