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竟是中药?轻松吃出健康,养生达人快来看如何吃出健康!

政务   2024-12-20 15:34   浙江  


美味竟是中药

轻松吃出健康



又是一年收获季

田间沃野

尽显“丰”景

金灿灿的稻谷

不仅是一种粮食

也是中药

它就是粳米和稻芽




PART 01

粳米





















粳米,指一种介于籼米、糯稻之间的晚稻品种,米粒短而粗,米质黏性较强,胀性小。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日常吃的大米的一种。

 

粳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的干燥的种子。秋季采收,将全株割下,打下果实,除去果壳及种皮,筛去米糠。以粒大、饱满、色青白者为佳。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    效:温中益气。

主    治:用于补气和胃,长肌肉,壮筋骨,益肠胃。

《本草逢原》中说:“米受坤土精气而成,补五脏而无偏胜。”意思是大米能充分滋养五脏中的每一脏,且性质极为中正平和,是最“润物细无声”的补药。

对于平素脾虚不足的人来说,很多滋腻的补药都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吃完后胃胀痞满,反而不如一碗“米油满满”的白粥来得舒服。

不仅大米自身可入药,未去壳的稻谷浸水催芽后,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具有更多功效。




PART 02

稻芽





















稻芽,为禾本科植物稻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

又    名:蘖米、谷蘖、稻蘖。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    效: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主    治: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用法用量:煎服,9-15g

《本草纲目》:“消导米面诸果食积。”稻芽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也能主治米面薯蓣类食滞证及脾虚食少等。

 

那怎么吃才能又好吃又养生?





PART 03

养生药膳





















红枣粳米粥

原料:粳米、红枣

药膳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对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型的失眠有非常好的食疗作用。


稻芽麦芽煲鸭肫

原料:鸭肫一个,稻芽、麦芽各50克。

做法:先将鸭肫洗净,保留鸭肫衣。将鸭肫、麦芽、稻芽,一同放入瓦煲内,加4碗水,小火煲得一碗的量,放温后可服用。

药膳功效:本品调理消化、养胃护胃,适用于饮食积滞、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患者食用。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缓慢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稻芽粥

原料:稻芽(炒)15克,粳米50克。

做法:炒好的稻芽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煮粳米粥,粥成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本品健脾开胃、消食和中,适用于小儿食积滞化、胀满、食积泄泻、厌食症、消瘦。

 

 

注意事项

1. 粳米,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2. 使用稻芽时需注意适量原则,避免过量使用。

3.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稻芽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

4. 稻芽应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以防蛀虫。




供稿 药学部 陈玲玲

杭州市西溪医院
杭州市西溪医院,又名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是一家以诊治肝病、感染性疾病为特色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市属三级甲等公立医疗机构。关注杭州市西溪医院公众号,抢先知晓最新医疗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