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在推广小儿推拿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人对小儿推拿的误解,不光有普通家长,也包括一些从业人员。这些误解,和在误解上的实践,就像层层雾障,让人见识不到小儿推拿的庐山真面目,效果自然也大打折扣,以至于现在一说小儿推拿,大部分人都觉得只是用于保健和慢性病的辅助调理,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今天我们特地写一篇文章打破这些误解,让大家了解什么才是正宗的小儿推拿。
01
小儿推拿只能保健?
错!正宗的小儿推拿就是为治疗疾病而生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印象里,小儿推拿更多是用于保健的,或者解决一些小问题,真的生病了,还得靠吃药。所以我今天要明确地跟大家声明一下,正宗的小儿推拿,它就是为了治疗某类疾病而生的,保健只是它的次要功能。在应对这类疾病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只依靠儿推,而不用辅助其它调理方法。如果不能独当一面,必须借助其它方法辅助,就不是正宗儿推。
02
小儿推拿只对小儿起作用?
错!正宗的小儿推拿不区分小儿、成人,而是区分疾病的性质。
小儿推拿不仅仅对小儿起作用,也对成人管用,为什么呢?刚才讲了,小儿推拿就是为了治疗某类疾病而生的,这类疾病就是内科病症,即外感病症和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病症(包括感冒、咳嗽、发热、肺炎、哮喘、鼻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过敏、腹泻、呕吐、便秘、夜啼、汗证、遗尿、皮肤病、积食、麦粒肿、霰粒肿、矮小、过瘦、过胖、近视、自闭、抑郁、多动症、抽动症、性早熟、疳证、惊风、百日咳、鹅口疮、婴幼儿急诊等等),因为小儿的疾病绝大部分都属于内科范围,都可以用这套方法,所以才被称为“小儿推拿”。
而成人的疾病比小儿复杂很多,内科病症只占一部分,更多的则是由于结构而产生的,包括皮肤、浅筋膜、肌肉、深筋膜、骨膜这些层面,产生的疼痛、劳损、僵硬、挛缩、粘连等问题,这些结构类的疾病就不适合用小儿推拿来解决了,而是要用专门从结构上解决问题的成人推拿来调理。
可见所谓“小儿推拿”和“成人推拿”在名字上是以对象而区别的,实际上是以病症类型划分的。
所以,小儿得了结构方面的病症,可用“成人推拿”,而成人的内科病症,也可以用“小儿推拿”。
03
小儿推拿就是捏脊、揉腹…,
错!正宗的小儿推拿重点在手穴
小儿推拿为什么只是推一推小手就能发挥作用?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百脉汇聚于两掌之上,并且手也是人体的一大全息反射区,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在手掌上有对应的位置,如不同的指头与不同的脏器相对应,儿推通过特定手法对手指进行刺激,就能实现对内在脏腑的补泻。中医的说法或许比较抽象,我今天再用西医的神经学角度解释一下,从这个角度切入或许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些。
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和脊髓组成,它对全身上下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能起到整体调控的作用,这也是启动人体修复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外周神经系统则包括了皮肤表面分布着的丰富神经,当体表接受到触、压等各种刺激后,都会把这个信号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也就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反向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中枢神经系统启动修复功能。
手脚上分布的神经比躯干、四肢上的更多,而手相对于脚,离大脑更近,俗话说“心灵手巧”,大脑的发育程度可从手的灵活度上体现,而手的灵活度也能体现大脑的发育,因此在手上进行刺激,对中枢系统影响更大。而且对于小孩子来说,手比脚先发育,手的发育程度也是优于脚的。
04
小儿推拿要使点劲儿,
错!正宗小儿推拿的诀窍在于轻快柔和。
力道越轻,作用越大,反之力道越重,效果越差。这跟成人推拿是截然不同的,因为成人推拿解决的是结构问题,从皮肤层到浅筋膜到肌肉到深筋膜到骨膜都会出现结构问题,解决哪一层,力量就要渗透到哪一层,所以它是要用一点儿力气的。但儿推的作用面只在皮肤表层,也就是经脉体系里的十二皮部。
皮肤的真皮层密集地分布着大量的毛细血管,毛细神经、毛细淋巴。毛细血管是非常细小的,比头发丝还细很多,直径只有5-20微米,正常情况下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的。虽然毛细血管中只能经过单个的单细胞,但它就像灌溉渠道一样,把血液送到人体各个部位,可以说是身体里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了。
小儿推拿就是作用于这些毛细血管,加速它的血液循环,当毛细血管里的血液循环加速了,也能带动脉、静脉,以及淋巴液循环,这些循环的加快都会让白细胞升高。白细胞具有吞噬、清除作用,可以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机体,是免疫系统里的一大战将,也就是说,当循环加快的时候,意味着人体抵抗力在增加。所以当孩子生病的时候,体温会升高,呼吸变急促,都是身体自己在促进循环,增加抵抗力,小儿推拿扶的这个正,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让血液里的白细胞变得更加密集,更好地去打仗,吞噬更多的病原体。
由于皮肤表面的这些毛细血管都特别细,所以我们想要促进它内部的循环,手法就一定要特别轻快柔和,一旦重了、慢了,里面的血液就会出现滞涩,循环就会变慢,效果自然出不来。其实当毛细血管里的血液循环变快的时候,人是能感受到皮肤表面有一层酥酥的感觉的,推的人也会感到所推的皮肤表面特别平顺。
“快”不仅仅在推每一个穴位的时候要快,在转变穴位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快,比如平肝后面是清肺,那么推完平肝,马上就要推清肺,不能说歇几秒再推下一个;左右手的转换也要快,推完一只手的穴位后,要马上推另一只手,不能停几秒再推,整套动作越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越能把循环带起来。
除了轻快柔和,还要有持久力,也就是说,力量在所到之处是均匀分布。我们练手法主要练的也是这一点,比如清天河,能不能在这条线上,都保持力道均匀,没有头重尾轻,也没有头轻尾重。
05
小儿推拿按照病名去推就行了,
错!正宗的小儿推拿必须辨证
小儿推拿调理的是内科疾病,内脏的问题不是直接对外呈现的,所以必须要辨证,通过身体表面的蛛丝马迹探究内脏的真实情况。而不仅仅是只看病名。比如感冒是病名,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时邪感冒、内热外感都是证。无辨证,不推拿。
对于一个疾病,我们首先要确定主要病位在哪,是哪个脏器出了问题,然后确定病位在表还是在里,然后还要在虚实、寒热上有所鉴别。
中医用于内科疾病的辨证,包括八纲辨证、五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的辨证,不光能用于开汤药,也都能用于小儿推拿。
做好辨证的前提是收集有效信息,中医里的望闻问切在小儿推拿上也有着广泛应用。
比如望诊里就包括对舌相和面相的观察,询问大小便的情况、发病时间、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情绪状态等等都属于问诊,有没有口气、大便臭不臭、咳嗽声音、说话声的大小高低等属于闻诊,手脚心的温度、湿度,肚子胀不胀、腹痛时喜不喜按、有没有汗等则属于触诊。
还有切诊,可能有人觉得小儿推拿不重视把脉。其实小孩的脉跳本身就比较快,变化也快,所以我认为脉诊对小孩子来说是比较难以把握的,而由于小儿病症大多是脾胃和肺方面的问题,而舌象更能体现脾胃和肺的状态,尤其在脾胃运化情况这方面表现得比较准确,所以在小儿推拿当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舌诊而非把脉。
06
只要揉几个穴位就能调理疾病了,
错!正宗的小儿推拿要用穴方
经过诊断、辨证后,就能确定调理的原则了,接下来就该用具体方法了,也就是穴方。小儿推拿的穴方相当于汤药体系里的药方,是通过君臣佐使的形式把每个穴为组合在一起的,这样能既能发挥各自优势,又能相互配合弥补短板,针对某个问题,形成合力,能够发挥出较强的团队力量,而非单兵作战所能比。所以正宗的小儿推拿,在每个穴方的配伍上是非常合理的,而且也会强调用穴方调理疾病,而非某个穴位。
很多家长都喜欢学习一招半式,某个穴位调理某种疾病,但其实穴位起到的作用只是调理这个疾病里的某一点。比如少商、商阳能清肺热,但肺热只是病症的一小部分,这个病症可能还包括脾胃、肝、大小肠有热,就算清了肺热,其它脏腑的热不清,还会传到肺里,问题依然解决不了。
可见单个穴位治不了病,想治病靠的还是穴方。
07
儿推只能由医师来做吗?
错!只要学对了,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好。
用好儿推,靠的是理解中医之道和应用中医之术,更重要的是跟谁学。
在初期接触儿推的时候,我们只要把手法这些技术层面练好,至于辨证,完全可以教给专业的顾问老师来做,只要按照老师的建议推相应的穴方,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而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累积,我们自然而然会在辨证上有所进步。
因为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在实战中引导大家学习辨证,当大家每一次提供舌相、大小便情况、饮食情况、睡眠情况、手脚心温度湿度等信息的时候,就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感知孩子的身体状态。提升感知力,对于中医的学习非常重要。
而顾问老师每天都会在群里分享各类小儿常见病,带着大家从中医角度去分析每一种疾病是怎么来的,应该如何应对,并分享案例,则是从真刀实枪中带着大家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也包括群里的每个人在实践中的困惑和体会,这种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学习过程,会让人进步很快。我们希望能趋近于中医传统的学习方式——跟师,徒弟跟着师父去看病,从临床当中获得相关知识。
08
学儿推自己看看书和视频就可以了,
错!正宗的儿推是传承下来的。
正宗的儿推是有传承的。所谓传承就是一代又一代人把自己毕生探索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全部沉淀、积累、凝聚、优化……,让这项技术不断进步。只有传承下来的技术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它的背后是大量的临床数据,更是几代人智慧的结晶,绝不是靠个人之力,看几本书后就能参透的。
所以在学习正宗儿推和中医育儿的路上,找到一个好的组织、好的老师,能长久跟随下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要有一个明白人来引领,无论你做了多少年,都需要有明师指导,否则自己在错误当中不停的摸索,有时候连光明都看不到,也看不到边界在哪里。
最后再解答两个问得最多的问题。
一个关于危险性,儿推会不会把孩子推坏了?
正宗儿推作用明显,但又不像吃药是直中脏腑,万一辨证有误,没有达到目的,换一个穴方就可以了,不会因一两次,甚至三四次对身体造成重大损伤。
另一个是担心找不到穴位。
小儿推拿的许多手穴是一条线,如手指指面的正中线,非常好找。
身体上的许多点性穴位,它不是一个针尖大的小点,而是一枚硬币大的小面,不用找得那么精准。而且“离穴不离经”,找不到具体穴位可以找它所在的经络,对经络进行刺激效果会更好,而线又比点好找得太多了。
想要了解小儿推拿的更多内容,可扫下方二维码咨询顾问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