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食物咀嚼后喂给孩子,真的不好吗?

健康   健康   2024-11-04 08:30   北京  





1





最近在我们群里讨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成人把食物咀嚼后再喂给孩子(咀嚼式喂养)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最开始是群里有妈妈发了一段关于燕窝功效的文字:

 

在中医里,唾液被叫做“金津玉液”是五脏的精华,对人体有着非同寻常的好处,燕子的唾液如此,我们人的唾液也是这样。所以牛妈忽然就想到了老一辈的咀嚼喂养,难道这种喂养真的无一可取,一定要杜绝吗?

 

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引发了其他人的思考。


现在网上一搜,所有的观点都是一边倒地反对,主要是认为咀嚼式喂养会让孩子接触到成人口腔中的许多有害菌,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

 

但这些被认定的有害菌,就真是有害菌吗?而且咀嚼式喂养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古老民族一代代传下来的一种喂养方式,难道就没有一点道理?





2




 

人体的免疫系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在人体内的微生物群系,它们的数量约有一万亿之多,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广泛分布在口腔、鼻腔、耳膜、皮肤、阴道壁、胃部、肠道等等地方。


它们能调节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的水平和比例,促进特定免疫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如B细胞、T细胞和自然性杀伤细胞等。还能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如某些菌群可以刺激炎症反应,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另一些菌群可以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炎症反应,从而维持免疫平衡。

 

这些微生物就像大森林里生存着的各种动植物一样,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彼此在竞争、合作中形成了平衡而复杂的网络。而且多样性越高,就越有利于人体健康,面对外界致病菌等入侵的抵御能力越强。

 


而人体的这些微生物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分娩时经过母亲的阴道、出生后喝到的母乳,是这些微生物的最初来源。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的变化,如添加辅食、摄入更多种类的食物,都会使肠道微生态发生相应的改变。

 

而咀嚼式喂养当然也会将成人体内的微生物带给孩子,丰富他们的微生物群落。我想这也是这种古老喂养方式的一种积极作用。那有没有可能也把一些不好的微生物带给孩子呢?当然有可能。


但谁又能说,这些微生物真的有害呢?





3




 

就拿咀嚼式喂养最容易传播的幽门螺旋菌来说,目前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是这种细菌是导致胃炎、胃溃疡,乃至胃癌的罪魁祸首,但是幽门螺旋菌是存活在人体内至少已经6万余年。人体是有大智慧的,如果真的百害而无一利,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应该早已将其淘汰掉了。


在最前沿的研究中发现,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助于降低哮喘及过敏的发病;感染幽门螺杆菌还有助于降低食道反流症的发病率。根治幽门螺杆菌也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肥胖症的发病几率升高。这些发现使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马丁·布莱泽对一边倒的“幽门螺杆菌每一个好东西”这种信念产生了质疑。这些内容都写在了《消失的微生物》一书中。

 

不仅是幽门螺杆菌,还有很多细菌都很难一刀切地定义为有害菌,微生物生态学家把人体与细菌这两种生命形式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双面共生”。简单来讲,这些微生物有时对人体是好的,如抵御入侵者,有时候则会伤害人体,有时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而现在的孩子免疫力远远不如从前的孩子,过敏性疾病、哮喘、肥胖的比比皆是,除了抗生素滥用这一因素之外,从出生后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太过干净,接触不到大量而丰富的菌群是不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呢?甚至很多孩子都是刨宫产、奶粉喂养的,连母亲的给他的初始菌群都没有接受到。

 

想想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好多都是家里大人把吃的嚼完后再喂的,天天在土里、水塘里玩,家里、教室里、外界的公共场所也很少消毒,反倒我们生病的几率远远小于现在的孩子,过敏、哮喘等各种疾病更是少得多,应该也是和从小到大接触到了比较丰富的菌群有关。

 




4





可见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是从微观层面研究,这些微生物哪个有益、哪个害性,什么时候有益,什么时候有害,今天得出这个结论,明天再给推翻……有一句话叫做“当局者迷”,离得太近、只看一点的时候,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而中医是从整体来看的,它不研究微生物,而是看身体的环境。


简单来说,如果身体内环境正常,不寒不热、不凉不温、不湿不燥,也就是阴阳平衡,正气存内,各个脏腑就能正常发挥功能,就不会导致疾病,生长在体内的微生物也能发挥出正向的作用,即便是那些时好时坏的细菌,也会“改邪归正”,而那些真正的坏分子(病原体),就根本无法在这种环境里生存。但当身体内环境过寒过热过湿过燥的时候,不仅有些之前安分的细菌会背叛我们,还会引来环境中的病原体来体内安居落户。

所以我们与其担心环境里的各种细菌,不如把精力放在调理身体,让身体保持一个正常的内环境上。

 

就像每到手足口高发期,很多专家都呼吁大人不要亲孩子,但中医只强调不要让孩子体内过于湿热。而且在感染病原体以后,也只是清热利湿,把体内环境搞正常了,病原体自然就不见了。

 

还有益生菌到底管不管用,长久以来也是一个争议性非常大的话题,有的孩子管用,有的孩子没用,也是因为我们只关注微生物,而看不到身体环境。如果体内环境比较恶劣,益生菌进去后很难成活,甚至还会变成有害菌。可参见《益生菌能作为保健品长期食用吗?真相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5




 

咀嚼式喂养虽然有益于丰富孩子身体里的菌群,但也不是说完全就是正确的,如果大人体内存在危害性较大的病菌,当然要避免咀嚼式喂养了。而且在孩子出牙到一定程度,能够自己咀嚼的时候,还是训练他自己咀嚼,这不仅有助于消化,对消化功能也是一种锻炼。

 

我们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或反对咀嚼式喂养,更多的是一种探讨。我们学中医,更要有一种探索的精神,不能非黑即白。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建立一些中医知识和思维后,还要广泛涉猎,打破信息茧房和盲从,尤其可以多涉猎一些西医的前沿著作,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可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当面对一些实际的问题时,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不至于被舆论带着走。

 

而这种探索、探讨式的学习是需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的,在我们群里,每天都会有这样的话题探讨,大家从自己的认知和生活实践出发,各抒己见,有学习的激情,也有抱团的温暖。


如果你也喜欢这种学中医的方式,不妨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大家庭:

近期导读:

谈古论医 | 敢给皇帝“扎心”的医生到底有多厉害?
孩子一运动就咳嗽,晚上还总出汗,都是因为这里太虚了!


妙手莲华
中医生活化,为千万家庭提供健康解决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