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傍晚,王永清给西昌学院大一新生们上完课后,和妻子孙荣霞携手漫步在校园,一边遛弯一边讨论下堂课的内容。
62岁的王永清和64岁的孙荣霞,都是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退休教师。2022年,王永清和妻子响应“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到四川凉山西昌学院支教。“我俩之前没来过凉山,对这里不是很了解,只知道当地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王永清说,他和妻子从网上查了不少资料,看到当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他们最终下定了去西部支教的决心。出发前一天,王永清特意回到邢台宁晋老家拜别了85岁的老母亲。“母亲也没多说别的,就说到了回个电话。”王永清说,走出母亲家的一瞬间,他红了眼眶,但也不敢回头。
“走,咱们开车到凉山去!”2022年10月15日中午11点,王永清和孙荣霞踏上了支教路,他们靠着速溶咖啡和方便食品历经两天半的时间,辗转2238公里,终于抵达了西昌学院。西昌学院所在的西昌市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由于水土不服,王永清刚到西昌学院,就出现了牙龈肿痛、血压不稳等症状。“一剧烈活动就心慌,每次上课我爬几阶楼梯就得停下来歇会儿。”王永清说,虽然不太适应当地的生活,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西昌学院支教期间,王永清和孙荣霞把知识的种子一粒一粒播撒进了学生们的心田。第一年,王永清在西昌学院讲授的课程是《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之后他又接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只有‘因材施教’,学生们才爱听。”王永清说,他现在平均一周要上4堂课,每一堂课都会精心挑选科研中遇到的案例,激起学生的兴趣,再讲授理论知识。“我俩现在经常比着教,看谁讲的课学生更爱听。”王永清笑着说,老伴为了“超过”自己,还特意自费购买了不少实验元件,带着学生们做一些小电子产品。除了日常固定的教学工作外,王永清和孙荣霞还肩负着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科研工作经验的任务。“做好传、帮、带,才能弥补部分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王永清说。
辛勤播种必得硕果。每个学期结束后,王永清都会让学生们匿名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建议。每一张纸条,他都会贴在笔记本上保存下来。王永清一有时间就翻看笔记本,不断完善自己的授课方式方法。“上学期结束,收上来了一幅我讲课时的画像。”王永清说,这幅肖像是用签字笔完成的,旁边还写着“老师您辛苦了”,他看到后感动了好久。
在西昌学院,王永清夫妻俩认识了好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这边大概有40多位‘银龄教师’,有来自北京的,也有来自武汉、成都的,我们关系处得特别好。”王永清说,他们经常共同讨论教学PPT,一起约着去西昌周边的旅游景区游玩。
在王永清夫妻俩居住的学校公寓前,种着一排排蓝花楹树,每到春天就会绽放漂亮的蓝紫色花朵。“已经来这边支教3年了,我还会继续教下去。”王永清说,虽然还有一个多月才放寒假,但他已经在课堂上和学生们约定好,来年蓝花楹盛开时,自己会准时回到校园。
往期回顾
01 |
02 |
03 |
燕赵老年报
推送健康、养生及本地热点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