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一大早,家住秦皇岛市海港区的姜耀俭,匆匆扒了两口早饭,就带着笔记本出门了。他今天要去柳江地学博物馆,为大港油田地质培训班的几位学生讲地质知识。义务科普地质知识,姜耀俭已经坚持了10年。
今年70岁的姜耀俭是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的退休教师。1975年,他考入吉林大学地质学专业。在校期间,姜耀俭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特别用功,每堂课都早早到教室抢占第一排的位置。”姜耀俭说,他还经常到学校图书馆,查阅和地质学相关的书籍。
1981年,姜耀俭来到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地质专业教书。“我喜欢研究地质学,只要看到石头就特别兴奋。”姜耀俭说,他每年都要带着学生外出研学。松辽盆地、三江平原、燕山山脉……这些年,祖国的大部分特殊地貌区,都洒下了姜耀俭辛勤的汗水。3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他不仅在秦皇岛海港区探测出黑山窑组砂岩,还在沙河寨区域内发现了丹霞地貌。
“学生、石头都是我的心头宝,一点都割舍不下。”姜耀俭说,2014年退休后,他加入秦皇岛市老科协,开始义务为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科普地质知识。“我必须得与时俱进,才能讲出学生们爱听的内容。”姜耀俭说,他一有时间就到秦皇岛图书馆阅读和地质学相关的书籍。有时,遇到自己不太懂的内容,姜耀俭就记到笔记本上,回到家后再反复研究。“科普讲堂要让学生们觉得有趣,通俗易懂,他们才能学进去。”姜耀俭说,每次讲课前,他都要用半天时间备课。在课堂上,姜耀俭会通过列举事例的方式讲解知识点。“讲上十几分钟,孩子们就能掌握这堂课的重点内容。”姜耀俭说。
到鸡冠山观察地堑,去亮甲山研究奥陶纪石灰岩,前往板厂峪考察火山锥……这些年,姜耀俭还将科普课堂搬到了秦皇岛的特殊地貌区,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亲眼观察岩石构造和地形地貌,要比‘纸上谈兵’效果好得多。”姜耀俭说,每次带着学生们外出游学,他都会带上本和笔,将地质现象图画出来。“只要学生们在课上有收获,我就不怕麻烦。”姜耀俭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他现在平均每个月要参加近20次义务科普活动,仅这个月就已经讲了3场……
11月4日,姜耀俭带着学生们到板厂峪的一个石灰岩洞考察时,却发生了意外。由于岩洞内光线较差,在带队考察时,姜耀俭的头被一块尖锐的石头划了一道大口子,鲜血瞬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当时,学生们都劝姜耀俭赶紧去医院包扎,但他却拒绝了大家的好意。“我用纸巾按压伤口,坚持完成了这次考察工作。”姜耀俭说,只要能让学生们学到知识,他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等考察结束后,姜耀俭才到医院包扎,医生给他缝了6针。但姜耀俭仅仅在家休息了一天,便裹着纱布来到秦皇岛市的一所小学继续科普地质知识。
“只要我还有精力,就会继续义务宣传地质知识。”姜耀俭说,他希望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更多青少年,让他们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
燕赵老年报
推送健康、养生及本地热点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