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是立身之本

文摘   2024-09-02 13:01   北京  
人民日报:作品是立身之本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铁凝

一个作家,什么是他的立身之本?毫无疑问,是作品。正是在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中,写作者独一无二的声音被听到,他的独特发现和创造令人赞叹、折服,我们由此看到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可能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优秀的作品通向深微的人心,传达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梦想,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的精神,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他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他要求广大作家深刻认识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在历史巨变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过去迥然不同。今天的社会为什么仍然需要文学?这是因为好的文学有能力表现一个民族最富活力的呼吸,有能力传达一个时代最生动、最本质的情绪,有能力呈现不同魅力的文化创造在自己的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想象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矛盾纷繁复杂的条件下,作家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以文学方式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把握时代的潮流,直面人生的诸多难题。信息社会正自信而响亮地踏上经济高速公路,作家在尽情拥抱取之不尽的写作资源时,更应该放慢脚步,留神文学的险情。文学反对轻率,它不应是粗糙的社会情报,不应是某些迅速变换的社会话题的集合,不应仅仅表达一般的时髦意见。作家更不应成为流水线上的素材加工者,他应该感知一个变化着的活力迸发的中国,体会和理解今天的中国人生动而深刻的多样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中的问题——“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浮躁造成的。每个写作者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浮躁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当我们回望过去,就会发现,是对文学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畏,指引着我们走上了这条道路。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文学尽可以去表现生活中的各种表演,但是写作的人应该避免表演生活。只有真诚地面对时代、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才能写出生命的明亮的光芒,也写出困苦和焦虑,更写出人们发自内心对未来美好的希望。当作家能不为如何获得关注而焦虑时,他笔下的作品才能“筋道”,才有“韧性”,才能更好地抚慰心灵、引领精神。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除了蕴含精深的思想,还应具有艺术感染力。我曾读到一位法国作家的散文《年轻人与死神》,其中有一小段叙述令我感触深刻,他在形容汉字时写道:“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再次领略到东方人描写命运的方式:没有长篇累牍的叙述,只有一个悄悄的手势或几颗书法字。命运的警示似闪电一划而过,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我注意到的是作家用几“颗”书法字来形容东方的文字,而不是几行、几段、几串、几磅。在这里,“颗”得到了强调,我突然意识到这强调的宝贵——我的母语,汉字的宝贵。一颗珍珠,一颗钻石,一颗种子,一颗星星……一颗汉字。进而我想到,我们必须知道文字和语言对于一个作家的宝贵。就作家所应秉持的信念而言,文字有时的确比生命更重要。面对有难度的文学,有时我们同样需要节制和吝啬,需要尊重文学的本意。
一个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日益被世界瞩目的民族,她的风骨、精神与文化,特别需要文学的充沛滋养。这是文学和文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今天,集结号已然吹响,让我们在文学实践中拒绝平庸,潜心创造,“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1日24版)

光明日报:作品是立身之本
王宏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这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潜心努力,强化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立身之本的观念,推出更多更有分量的精品力作,才能不辜负作为一名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
好的作品要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文艺作品最终是要给人看的,要传达一定的理念与思想。创作者走得正,作品才有力量。创作者自己走歪了,作品也就随之塌了。这几年,我参演了《运河谣》《长征》《二泉》等民族歌剧。这些作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民族历史遗产,礼赞革命英雄主义,都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都是在弘扬真善美,都是在凝聚精气神,让观众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汲取正能量。
要产生好的作品,需要经常在生活的土壤里摸爬滚打,这样才踏实,才能有所作为。现在一些歌唱演员,过于追求技巧、技术上的完美,却忘了情感,忘了生活,结果作品“都是对的,但就是不好”。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脱离了生活,艺术就没有了根基。我有幸出演民族歌剧《二泉》的主人公、民族音乐家阿炳。在塑造阿炳这个角色时,我多次和剧组同仁一道,到江苏无锡的阿炳故居拜访,了解他的生活历程,感受他的生活环境,跟二胡演奏家和研究人员请教,尽量去接近他的内心世界,努力在舞台上呈现出一个真实的阿炳。做好了这些案头工作,站在舞台上就有了底气和信心。
好的作品要有真情实感。要让观众有所触动、收获感动,首先是创作者自己要去深入体会。如果说感动别人是艺术创作追求的目标与效果,那么,感动自己来源于创作者的真情投入。比如,我在《长征》里饰演小战士平伢子。他16岁穿上军装和红军一起出发,开始长征。因为试吃野菜中毒,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演好这个角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从形象和年龄上看,我跟一个16岁的战士还是有些差距,而且写给他的唱段从专业上讲很难驾驭。但这些东西是需要超越的,我就紧紧抓住这个人物的朴实、可爱、英勇、坚韧不拔,从精神层面去塑造人物,聚焦这个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我经常想,我们这些歌唱演员,更多的时候面对的听众未必都有一对“音乐的耳朵”,但他们是用心在听,他们有自己的评价标准,所以我们必须要用心去唱。只有这样才能让歌声不单薄,而是有故事、有情感、有涵养的。
 (作者:王宏伟,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歌唱演员)
《光明日报》(2018年03月19日05版)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教科人文
教科人文,德才兼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