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高清海:​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

文摘   2024-10-13 07:10   北京  
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
高清海

统观哲学的历史发展,我们略加思考就会发现:哲学家们的理论,总是一个人一种样子,很难发现两人完全雷同的情况;不同哲学家的理论不仅观点互异,就连研究的问题也各异其是。这种情况,在其它学科是没有的,唯独哲学理论如此。这意味什么?在我看来,这意味着哲学这种反思性理论区别于对象性理论的独特本性:“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理论,不同于科学,它表达的是人的多重性、多样化并始终处于变化中的内在本性;哲学不仅没有先验固定的对象和理论模式,哲学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哲学当然也具有人类性,哲学同时又属于那种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一句话,赋有个性化的理论。
在近代哲学发展史中,英、法、德三国哲学的关系最足以说明问题。这三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尽管有所差别,它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临的历史任务却是基本相同的,即都需要结束专制压迫、解放个人、争取自由,以便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这可以说是那时它们共同的奋斗目标。这里给我们的启示是,它们并没有因为目标相同、任务一致,在哲学理论上便去互相借用或彼此搬运别国的理论,法国并没有因为有了英国的理论,德国也没有因为有了在先的英国和法国理论便放弃自己的哲学创造;而是相反,它们每个国家都独立地创造了反映本国特殊发展情况、赋有“自我个性”的哲学理论。例如,从共性来说,他们都以“自由”为哲学的最高理念,都在争取和论证自由,但对自由理念的理解和规定,却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发展状况的需要。三国之中英国发展较快,它的哲学家因而也就能够明朗地肯定自由是人的天性,他们对自由的理解也都很具体、很实在,如培根所说,要全面改造人类知识,以便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建筑“人的王国”。法国哲学家便不同了,依据其思想传统他们过于拘泥物性事实,以致认为因果必然性支配一切,自由意志是不可能存在的(霍尔巴赫),自由在他们那里便被直接归结为批判宗教唯心论的斗争。与英、法相比,三国之中德国发展最慢,德国哲学家对自由的理解也最为特殊。关于“自由”,应该说三国之中他们讲得最多、呼喊的调门也最高,但却仅仅限于“理论”范围,很少触动现实,他们也只以理论的抽象观念为满足,试图依靠理论去改变现实,这是德国人实现自由的方式。我们看,这里不是相当充分地表现了哲学理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个性吗!
哲学理论所以有个性,这同人的本性有关。就本源意义而言,哲学代表的是一种人所特有的对自身生存根基和生命意义的永不停息的反思和探究性活动,通过这种反思和探索,不断地提升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自觉,是哲学的根本使命。哲学作为人的“生命之学”,它既不可能是先验的“知识”性体系,也不可能是现成的“科学”,因为人的生命不是生活在世界之外的幽灵,它总是存在于具体、现实的“场域”和“语境”之中,在不同的场域,人的生命存在充满着特殊性和差异性,或者说,人的生命的“样式”和“活法”具有不同的特质和内容。因此,哲学对人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反思,便不是对脱离时空之外的生命本性的抽象演绎和思辨,而是对生活在历史中的、在特殊的社会关系综合体中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和利益的人的具体生命的审视和反思。此外,“创造性”本属人的个体生命活动,哲学通过哲学家个人的生存体验和生命领悟,也不能不凝聚着哲学家强烈的个性特征。这就是哲学理论不同于科学理论,总是具有个性并区分为不同派别的根源。
中华民族是有着古老哲学传统的民族,在人类开始运用理性进行哲学思考之初,哲学就在中国、印度和欧洲独立地发展起来,并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不同哲学形态。曾几何时,西方得到迅速发展,中国落后了,中国哲学也渐渐被湮没了。近代以来,为了同世界理论接轨,在一个长时期里我们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政治、理论和学术。“哲学”这个名称就是这时传入我国的。我们还从(前)苏联全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这就是我们经历的历史。我认为,我们这段学习过程是非常必要的。马克思的哲学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理论,这不必说。我们用去很大力量学习、引进、研究、注释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也很必要,这些都是发展我们自己的哲学理论不可缺少的。
学习西方先进的哲学理论,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创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中国哲学。别人的理论终究无法代替我们的哲学思考。西方哲学是以西方人特有的生命形态和生存经验为基础的,它的问题意识和思想旨趣基本上生成于西方人特有的生命历程之中,它的审视和追问方向也主要是西方人特有的生命经验,我们不可能期望让他们代替中国人去理解、反思我们自己的生命境遇和生存意义,仰仗他们的理论具体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华民族的生命历程、生存命运和生存境遇具有我们的特殊性,我们的苦难和希望、伤痛和追求、挫折和梦想只有我们自己体会得最深,它是西方人难以领会的。我们以马克思的哲学为指导,对于这类具体问题也仍然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去回答和解决。
“哲学”是民族之魂。哲学标志着一个民族对它自身自觉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它的心智发育和成熟的水准。从这一意义说,创造“当代中国哲学”,实质就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一个社会和民族要站起来,当然经济上的实力是必要的基础,然而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首先要从思想上站立起来,一个在思想上不能站立的民族,哪怕它黄金遍地,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它内在地要求人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判断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澄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反思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也即是说,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乃是中国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毫无疑问,我们的哲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的进展,我们在思想视野、学术积累、哲学观念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但另一方面,如果不回避问题,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哲学研究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恰恰就在这里:我们缺乏应有的自我创造,失落了我们的“哲学自我”。长期以来,我们用于哲学研究的主要精力都是围绕着别人的理论进行的,从别人那里输入问题、引进概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注释他人思想、解释他人著作、转介他人观点,几乎忘记了我们的自我。造成这种状况,当然有那时不可避免的时代和历史的背景和原因。有了这一段历史经历,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清醒,应该把哲学研究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创建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哲学理论方面上来。
这里说的“当代中国哲学”,首先意味着它是“中国的”哲学:它在生活基础、思想主题、问题意识、致思思路、表述风格等等方面,都应该反映出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其次,它是“当代的”中国哲学:毫无疑问,它作为中国哲学必须充分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它的基点是立足中国的当代现实,它的理论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再次,哲学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只能通过哲学家个体生命的理论活动去体现,因此“当代中国哲学”作为中国哲学家通过个人生存体验和生命领悟自由独立的思想探索的产物,它必然凝聚着哲学家强烈的个性。最后,“当代中国哲学”生长在世界发展到今天的理论语境,它必须以人类文化已有的全部历史的成果为基础,并广泛地吸纳别国一切有价值的先进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它作为当代中国的哲学,同时也就具有了世界性和人类性。总之,“当代中国哲学”就是这样一种由中国哲学家探索、创造的主要反映我们自身的境域和问题的“民族性”、“时代性”和“人类性”内在统一的哲学样式。
毫无疑问,创建“当代中国哲学”,是一个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我认为,今天我们不光有强烈的需要,同时也有创造这种理论的充分条件。许多年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花去那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应该说我们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我们的理论准备工作已经相当充分。从当前中国的现实说,我们在实践领域已经走出了为世界所公认的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创造和发展当代中国哲学最为有利的基础。我坚信,只要我们对问题重视起来,充分调动起我国广大理论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
高清海. 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 [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 (02): 5-7.

我的哲学思路
——访高清海教授
高清海,男,1930年生,黑龙江省虎林县人。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现代哲学研究所所长、吉林大学副校长等职,现任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代表著作有:《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哲学的憧憬》、《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主编,上册获国家优秀教材奖)、《欧洲哲学史纲新编》(主编)等。

记者:高老师,十多年来,您一直活跃在哲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观点鲜明,论著甚丰,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著名哲学家。那么,您是如何概括和评估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和工作的呢?
高:回顾近些年来我走过的道路和所做的工作,在总体上可以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推动哲学观念变革、探求理论创新之路。说得具体一点,我主要做了三件事情:
(1)突破僵化的哲学体系,改革教科书哲学模式;
(2)克服“本体论化”思想倾向,推动哲学思维方式变革;
(3)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哲学观念,探索现代中国理论创新道路。
这是我对自己所做工作的估价,也可以说是我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至于别人如何看待我的工作,以及我究竟做得怎样,那当然要另当别论。
记者:从您的论著来看,您的哲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请就此谈谈您的体会和您的思路。
高:我的体会是,要推动哲学观念转变,首先是推动自己的思想不断变化。我一直坚持主张,哲学的生命在于创新,哲学的功能也首先在于推动创新。我自己的思想就是这样,我从本体论学习哲学,而后,沿着哲学基本问题走向认识论,当着进而提升到实践论的观点之后,自己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我现在立足于人去审视哲学、发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更有赫然柳岸花明之感。我走过的这个道路是否是对的,这可以研究,但我自认为它是合乎思维和历史发展的逻辑的,这就意味着从虚幻抽象之人逐步走向现实具体之人的路程。我深切感到,我如果不能再超越我自己,尽去重述既有的东西,那大概就是我哲学生命的终点了。
记者:您主张改革哲学教科书体系旧模式的目的、动机是什么?
高:80年代初期我从事这项工作,从一开始目的就十分明确,我并不想用一种新的标准模式去束缚人们的思想,恰恰相反,我的目的正是为了打破那种具有永恒性质的公式化的体系和模式,即为了冲破牢笼、解放思想,以便推动人们去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实质。我不相信对马克思的哲学就只能用苏联(前)学者给定的观点、模式去理解,不能以另外的观点、模式去表述。我坚信,换一种方式,一定会比它们更能体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精神。
记者:那么哲学体系的改革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哲学观念的转变是什么关系呢?
高:我那时凭直感已经意识到,两种不同的模式实际是表现着传统和现代两种哲学思维方式的对立,只是,关于它的根源理解得不深,所以当时只是限于理论范围内的论证,很少涉及现实的社会历史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比较清楚了。“教科书哲学”体现的那种前定论哲学、顺从论哲学、客体决定论哲学、替天行道论哲学的思想倾向和理论体系,是适应苏联集权中央、计划指令的政治经济体制需要的产物,而苏联实行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同沙皇俄国专制的文化政治历史传统有着密切联系。那种教科书的哲学对计划经济体制服务得那样好,能够给它的各项政策、方针提供那样得力的论证,说明在它形成教科书哲学的过程中已经按照传统的哲学观念把马克思的理论改铸过了。
我们学过那种教科书,印象最深的几个词是物质、运动、必然规律,感受最强烈的一句话是一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从那里我们学不到主观与客观的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它把一部分主观化为客观,另部分则作为“主观主义”完全排除在哲学之外。至于讲到“主观能动性”,不过就是要人主观符合客观、行动服从规律、自由服从必然,即一切服从于物质运动的必然法则。在这种服从哲学中,个人当然不会有独立的人格性和价值性。
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这样的理论难道不应该“改革”吗?“体系改革”从今天看来就是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转轨所需要的理论转型,而在内容方面就表现为哲学观念的现代变革。
记者:请具体介绍一下您关于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有关思想。
高:要改变理论现状,关键是突出和发挥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理论意义。在这点上,我与国内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的学者们在思想倾向上是一致的。不同是在,我主张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提出实践观点的意义。因为在我看来,是否从实践观点去看待哲学问题,这意味着是从什么样的观点去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看待世界对人的存在性质的问题,它表现的是新与旧、现代与传统两种不同哲学观的根本变化,决不只是物质与实践两个概念哲学位置的摆法问题。旧哲学贯彻的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是把人及其世界的两重本质抽象化,从两极对立去寻求单一本性的思维方法,所以哲学观点总是陷入两极的抽象对立;而实践观点正是对这种哲学模式的否定,它意味着为人们贯彻人的观点、观察世界事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即从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现实的双向作用关系出发的思维方式。这里表现的是两种哲学性质、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对立。
在我看来,旧教科书的作者们在世界观中丢掉了马克思的实践这样一个关键性的概念,决不是由于“疏漏”,而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思维方式没有转变。固执于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是决不可能理解并接受“实践观点”的。相反地,要在哲学中贯注实践的观点,也就意味着根本转变哲学的思维方式,想不触动旧理论的思维模式,额外填加进去一个实践概念,在我看来是不大可能的,即或加进去了也是两层皮,甚至会把“实践”也“本体论化”,使它失去原来的意义。
记者:请具体说明一下您刚才所说的:“是否从实践观点去看待哲学问题,这意味着是从什么样的观点看待人”。
高:在我看来,“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首先是用来理解“人”的一个基本概念。从实践观点理解人,就意味着从人之为人的自身根源去把握人,从人的基本生存活动的性质去理解人的本性,从人历史地生成变化性中去把握人的存在,从人对外部世界的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质中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人自身的多重矛盾本性中去把握人的多义属性等等。实践观点也就是把握并贯彻活生生的具体的和现实的人的观点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
把人看成什么样的性质,即从什么样的人的观点出发,就会把世界看成何种样的存在,形成何种样的世界观。过去哲学关于世界本性的争论,实际说来只是人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正是从这里我得出了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意识的理论的看法。
记者:请再谈谈实践哲学与人的哲学的关系。
高:从实践的哲学必然要引伸到人的哲学,我觉得这个变化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为实践的本性是“创造性”,这只是属于人的本性。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就意味着不仅把人看作是人自身活动创造的产物,也要把人的对象世界看作是人在自身创造活动中建立的;这样哲学的立足点就必然会从过去抽象的上帝(精神)和抽象的自然(物质)转移到作为二者具体统一性的人的身上。从这种观点看来,上帝(精神)和自然(物质)都不过是人的抽象化的两极观点的表现;而人的抽象化,也就是人的失落,就是人的世界的虚拟化和片面化。
记者:在你看来,过去的哲学往往脱离现实生活,这是否与对人的抽象理解密切相关的呢?
高:是的。我从研究中发现,过去的哲学包括我们的教科书哲学所以总是脱离现实生活、具有独断的教条主义性质,根源就在于它失去了通向现实生活的人的中介。从抽象的人出发,必然会把人们引向抽象彼岸世界,以虚假生活取代真实的生活。今天,我们虽然已经回到了此岸世界,如果在理论上不回到现实的人,那就是并未杜绝走回头路的可能。
记者:请再谈谈马克思的实践观对我们了解人、把握人的意义。
高:人是人最难于了解和把握的对象。不能认为人最了解自己,其实恰恰相反,人最不了解的正是人自己。在历史上可以说人们已经尝试过从多个不同角度去了解人,这就是各家各派的哲学观点。这些观点应当认为对于了解人都是有作用的,但却没有抓住根本。这里充分显示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伟大意义。它的最为重大的意义就在于为我们把握人的两重性本质提供了一个真实基础。人的两重性本质是人难于被理解的主要之点。人出世前的世界是大自然的一统天下,可以认为是一重性的;人出世后就把天下的秩序搅乱了,处处出现两重性的矛盾。过去的哲学由于不懂人的实践本质,所以总想把两重性合拼为单一性,一直在追究人的单一本性,因而陷入两极化的抽象对立观点,长期争执不休。这些问题当然只有从实践的观点才能解决,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正是肯定与否定、顺应与超越、分化与统一即以两重矛盾为本性的一种活动。这也就是人的本性。
所以贯彻实践观点并不是抽象的,实际就是贯彻人的两重本性的观点,即贯彻把人理解为多重规定具体统一的观点。
记者:从实践本性去理解人,“人”的观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高:在我看来,如果从实践本性去理解人,“人”的观念就会发生一个重大的甚至根本性的变化。
依通常看法,“人”是和人的生命肉体分不开的,对人来说自然、社会、世界都被看作人的 “外部”关系。这是关于人的狭义观点,这种了解实际并未超出生物学的理解方式。从实践本性去看人就不同了。人从非人发展为人,人的特性正在这一点上,他最善于吸纳非人力量,总是把非人存在转化为人的存在,使之变成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无机的身体”。从这一意义说,人是世间唯一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同时又是本性外投的最大的开放主义者。人在外物中投进自身的本质,他把什么变成自己的对象,什么对象也就“成了他自身”。从人发展的可能性说,世上没有什么不能成为人的对象,人因而也就是一个世界性的存在,总有一天会达到这一步,世界即人、人即世界,实现中国哲学追求的“天人合一”、马克思所说的“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彻底统一”。
记者:请问人的理论与哲学世界观是什么关系?
高:人的本质不限于生命本质,还有超生命本质;人的存在不限于个体存在,还有超个体存在;人的身体也不限于有机肉体,还有无机的甚至无形的身体;因此“人”的概念也就不限于“小我”,而且是一个“大我”。所以从哲学去理解,人的理论也就是世界观的理论,世界观理论也就是关于人的理论,这二者是完全同一的。
当然,这样的人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无尽的发展过程;人的多重规定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备, 而是在分化发展中逐渐完备的。马克思曾把人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三个大的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等三个阶段。我觉得马克思的这一分析对于了解今日现实的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过去我们没有重视这段话,我们重视的是社会五形态的论述。现在看来,人的发展问题更为根本,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也就是人的发展。
从现代哲学的发展说,人文化是一个根本趋向,不只哲学,还有科学,整个现代文化都是如此。这说明现代的人已进入自觉发展自己的历史阶段。恩格斯曾经称马克思的哲学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完全应当认为马克思就是开创现代哲学新世纪的奠基人,他的哲学思想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有某些相通和相同之处,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但他们的哲学本质,即理解和表达人的哲学思维方式又根本不同。所以,我们今天虽然也强调要立足于人去审视一切哲学问题,这并不能就简单地归结为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作为专用名词,特指从抽象化的人,即生物学的人或抽象化的个人出发的哲学观点或派别。马克思曾经批判过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但我们也要明确,马克思批判的“人本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它从人出发、以人为本这一点,恰恰在于它把人抽象化了,没有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我从实践观点引伸到人的哲学正是为了发挥马克思从现实和具体的人出发的哲学观点。
记者:您近期思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高:近期通过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我愈来愈感到,如果我们认真贯彻了上述观点,哲学其实离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它与我们面临的各种重大的现实问题都是息息相关的。反过来说,现实社会出现的那许多问题,看来很具体,仔细去思考,也都同抽象的哲学原则关联着。今天存在的问题,从总体来说,我认为还是一个如何适应社会和人的转型,从传统前定本质的抽象理性原则彻底转到表达现代人的生活实践的思维方式上来的问题。这就是我近期考虑的主要问题。
记者:您目前写作的主题是什么?
高:从世界范围说,今日的时代已是以独立个人为本位的时代,而且从个人本位表现的大量矛盾中已显露出向类本位的发展趋向。但我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过去我国长时期的封建宗法统治造成我们一向只有三六九等的达官贵人和布衣小人,从未形成个人相互平等的独立人格。而近几十年由于实行集权中央和计划命令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养成人们一切依赖群体、听从命令照章办事的行为习惯。所以在我看来,解放个人、培植个人独立人格、充分发挥每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的当务急需。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解放生产力首先就是解放个人,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最根本的一点也是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我国的现代化,首要的就是人的现代化不抓注人的这一根本,我们的改革就难见实效,也会失去保障。这就是我目前写作的主题。
我的哲学思路——访高清海教授[J].哲学动态,1994,(11):1-4.

十年哲学的回顾与展望
——访高清海教授
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今天,当代中国哲学风风雨雨地走过了十年历程。如何评估这十年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水平及预示今后的发展前景,为此,笔者于1988年1月30日在南开大学采访了著名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大学哲学系主任高清海教授。

问:高先生,当代中国十年哲学变革,您能否就其总体状况谈谈您的估价?
答: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社会的变革必然要向哲学提出新课题,引起哲学观念的变革,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哲学的十年发展,我以为大体走过了三个步阶。
第一个步阶是拨乱反正,重点在于清除左倾思想的影响,还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本来面目。
这一阶段是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核心展开的,通过这种讨论,澄清了人们的模糊认识,开始了哲学的建设阶段。
第二个步阶是对哲学理论的全面反思。
它包括重新估价我们现行的哲学原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认识等内容。与这种反思相关联,我们吸收和借鉴了现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各种流派,开拓了视野,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成就,如关于人性和人道主义的问题的讨论,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等,都体现了我们的哲学思考比以前更自觉了。
第三个步阶是近三年来哲学对时代精神的关注,即着眼于从现时代进一步推进哲学理论的发展。
此阶段人们讨论了哲学高层次的各种理论问题,如关于哲学的功能、性质、对象和体系问题等,学者们虽然各有所据,然而主要的都是要反映时代精神,关注于我们时代的课题。
问:由此看来,我国哲学理论近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有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怎样评价当前我国哲学理论的现状呢?
答:宏观讲我们的哲学研究的确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问题仍然不少。从目前现状看,我认为我们拥有三种哲学:
第一种是“讲坛哲学”。
它的主要职能是传授多年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观点,这种哲学基本没有超出艾思奇的哲学体系。历史前进了,时伏变化了,而“讲坛哲学”本身却没有改变,如果不是因为一些外在因素的强制(如自学考试),这种哲学是难以使人自觉接受的。而一般人对马克思的理解又主要指此种哲学,因此误解和偏见是难免的。
第二种是“论坛哲学”。
这种哲学立足于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使哲学反映现时代精神,不断推进哲学理论发展。此种哲学已远远超出原有哲学体系所蕴含的内容,开拓了新的领域,增加了新的内容,如人的问题、价值问题和主体性问题等。“论坛哲学”代表了当代中国哲学的主流,可以说是繁荣的。问题在于这种哲学尚未找到一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因而其指导现实的功能尚未充分体现出来,其成果往往是被学者们之间自行消化了。
第三种哲学就是“实用哲学”。
讲坛哲学走不出课堂,论坛哲学目前又不能产生应有的影响,而人们又不能没有哲学,这样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缺乏一种权威性的哲学观念导引,于是就各依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人生哲学,如曾流行于青年学生中的尼采哲学、萨特哲学、弗洛伊德学说等,总的印象是人们的理想目标被淡化了,实利、实用在客观上导引着人们的生活。
现在的确到了应该客观地冷静地反思我们哲学的时候了,不能躺在马克思身上修修补补过日子,这实际上是一种懒人哲学,应该立足于时代去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问:由您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在哲学体系的建构上也独树一帜,在此能谈谈您的想法吗?
答:我对变革哲学体系的思考由来已久,但具体工作开始于1980年。哲学体系的改革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理解,因此说是一件艰巨的工程。《基础》一书在这方面作了尝试,但这只是开始,我觉得变革哲学体系,其意义不在体系本身,而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按时代精神有一个新的理解,从而为容纳时代内容开拓地盘。因此我并不期望此体系能被人们认可。对我来说,我从变革体系入手,着眼点却在于哲学基本观念的变革,哲学反映并塑造时代精神,在中国改革和人类发展中发挥作用。一种哲学体系往往牵连全局,体现一种思维的逻辑,旧体系许多地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就因为违反了它固有的思维的逻辑,甚至可以说是直接与马克思的思维逻辑相悖的,所以即使想要贯彻发扬马克思的思想,旧体系也非改变不可。例如人在哲学中往往就因哲学休系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位置。是把人仅仅作为自然的产物,对手,是从自然对人的关系出发,还是从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出发,使得体系建构不同,进而所体现的哲学实质也就不一样。因此我觉得今天应把哲学的重点放在哲学内容和观念的变革上,体系的变革是服务于哲学观念的变革的。
对于我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应该说缺点不少,由于各种原因有些观点并没有充分展开,还有待于深入的研究探索,总之它并不是工作的完成,而应看成是开始。
问:高先生前面提到哲学内容和观念的变革问题,这是否可以说是您思考进一步深化哲学改革的核心点?
答:可以这样说,我近来的研究工作重点就在于怎样适应时代变化而推动哲学观念的变革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理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这也是它具有强大生命活力的根本听在。要发展哲学理论,就不能不改变那些虽已通行多年、却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固有本质,又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哲学观念。
问:那么您所谈的哲学观念的变革其基本点是什么?
答:我认为哲学观念变革的基本点就是人的问题,即哲学应改变对人的观念,改变人在哲学中所处的地位。诚然,我们过去的哲学教科书也讲人,但只是把人放在从属于产生它的自然本原上的位置加以了解,人成了受某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力量支配的被动存在,根本不具有主体的性质。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所建立的系列哲学观念就是:自然第一、客观第一、规律第一。关于人的活动的主观能动性,虽然我们有一些论断,但缺乏理论的根据和内容。从根本上说来,人的活动有两方面的根据。从一方面来说,人来自自然,所以有客观世界的根据;但是人作为人,他的活动都是灌注着目的性的活动,又同时具有主体自身的根据。因此,我们讲哲学观念变革,就是要首先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物质自然决定论的观念,而把人作为主体性活动的作用灌注进去。具体说来,在当前我认为首先应改变下述三个基本观念。
第一个是我们的哲学观必须有一个变化。
按照上面所说,当着人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变为主体,而把自然物变为“为我存在”的客体,这同时也就使世界自身两重化,出现了属人世界和自然世界这一崭新的矛盾关系,只有从这种矛盾关系中去理解世界观的内容,才能正确把握并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观点上变革的实质。
第二个是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与这种世界观的变革相对应,哲学思维方式也必须改变。既然人是属于世界的,世界也是属人的,既然人的活动具有双重根据,人和人的活动的产物(现属人世界)就都具有双重性质。因此我们在思考哲学问题时就不能再仅仅是沿袭“或者是从自然本原出发;或者是从人出发”这样的思维方式,而应当按照实践的本性所表明的在人产生以后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物质和精神是处于相互决定相互建构的关系出发去对待一切哲学问题。质言之,从本原形态的统一看,物质第一意识第二,但从发展形态的统一看,我们承认自然世界的属人地位正是为了凭借它去发展属人的世界,这才是哲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个是关于哲学发展本质的观念也应变化。
按传统看法,我们主要把哲学发展理解为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过程,现在我觉得有必要超越这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我们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从两极对立的哲学思维方式去理解哲学的派别,它们是在历史上人们注重于追溯哲学本原的主题下形成的。哲学的主题不是不变的,物质和精神作为本原也是可以转化的。哲学不光是在始初本原的意义上谈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相互关系上去谈论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不再具有历史上的重大意义了,这个对立就是可以超越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就超越了二者的对立。
问:上述您所谈的这三点基本上属于哲学观念变革的几个关结点,这三点又都指向人本身,是否可以说,这种哲学改变了,哲学便更贴近人,贴近人的现实生活了?
答:是这样。以上观念改变了,等于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哲学意识上升到了新的生活层面。这将有助于我们以新的角度思考具体的哲学问题。例如关于“主观性”问题,从新的哲学视角看,它就不再是一种消极的应被简单否定的东西,相反,而应把它看作正是人的主体性的本质规定之一,主体活动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具有一定的主观意图和目的,没有主观想象,怎能在行动之先就已在观念中创造出结果?诚然,主观性具有两重性质,它一方面肯定、表现着客观内容,另一方面又否定、背离了客观性内容。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性质,使它获得一种超越功能,即超越现存主客体关系对未来作出超前反映,形成应然存在的主体意图,因而对实践活动才能起导引作用。可见主观性是人的实践活动内在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是规律性与目的性统一原理的内在根据。
问:照此思路,是否可以说,哲学就不仅仅只关涉认识论,而在完全的意义上讲是一个真、善、美的统一问题了?
答:不错。哲学不能只讲真、只讲认识论,而必须以真、善、美的统一及其最高的体现自由为其立论原则,真、善、美三个范畴分别表达了主观性适应客观性的关系,也就是从本质层次上表达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人们不是为真求真,而是为善、为美才去求真,如果不把真引申到善,引申到美,即把主观适应客观引申到客观适应主观,则哲学便失去了实践的本真意义。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哲学研究还很不够,很不深入。人道主义原则的提出,其积极意义我认为就是在这方面作了自觉的努力。
问:最后,您能否就中国今后哲学的发展作一点展望?
答:前面我已说过,哲学不能与时代脱离,现在要补充说,时代也不能脱离哲学。以往我们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果老是不统一,哲学走不出课堂书斋,不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哲学的内容脱离生活,没有注重人的现实世界,哲学所关心的是作为人的初始本原的离人遥远的世界,这当然不能完全回答人们的现实问题,引起人的兴趣。哲学不关注现实,人们也就不关心哲学。我们过去反思哲学贫困,往往追求哲学以外的因素,这固然有关,但是哲学自身的观念陈旧也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从当代改革的角度看,这正是我们的哲学可以大显身手、发挥作用的时代,哲学不仅要对中国的改革实践进行反思,而且要对指导改革实践的思想理论进行反思。我们尝够了经验主义所带来的苦头。呼唤亿万中国人的理性意识,这既是哲学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关键。
邹广文.十年哲学的回顾与展望——访高清海教授[J].文史哲,1989,(02):8-11.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教科人文
教科人文,德才兼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