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一不为名,二不为利

文摘   2024-11-22 10:50   河北  
人民日报/2011 年/4 月/25 日/第 005 版
要闻
“两弹”元勋邓稼先
记者 李清华 田兆运
据新华社北京 4 月 24 日电 (记者李清华、田兆运)邓稼先,杰出的科学家,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两弹”元勋。
邓稼先于 1924 年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35 年考入志成中学。1937 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他于 1941 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在抗日救亡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邓稼先,为了实现科技强国的夙愿,他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1948 年至 1950 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回国后的邓稼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新中国启动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国防尖端科研试验工程后,邓稼先成为从事这项事业的众多科技人才中的一员。1956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型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在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过程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他进而开始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
1967 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在邓稼先的直接领导并参与下完成。由他和周光召共同完成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一书,成为国内第一部有关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基础巨著。
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邓稼先在从事领导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先后撰写了有关《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并着手编写了《量子场论》和《群论》等教材。
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干起,邓稼先先后担任了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等多项职务。他还是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86 年 7 月 29 日,邓稼先在担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职务时病逝于北京。1999 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 年,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2009 年,他被评为“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清华, 田兆运. “两弹”元勋邓稼先 [N]. 人民日报, 2011-04-25 (005).


我和稼先两相知

1958年8月的一天晚上,稼先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的工作有调动。我问他调到什么地方去,他说不能说。我又问他什么时候能回来,他又说不知道。接着我问他,那我能给你写信吗,他回答不能。
此后,稼先经常是一个电话打来,说他马上要出差。去哪里,干什么,什么时候回来,我都不问。我知道问也问不出来。每一次离开都是突然的,每一次回来也是突然的。回来一般是白天,突然就回来了,回来后吃一点东西就去休息;一般都是到了晚上9点,小车来接他,把他接到中南海,去向周总理汇报工作。到了半夜3点多回到家,他依然是什么也不说。
直到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他还是不能跟我们说。但时间长了,我隐约感觉到他与原子弹研制有关,却还是从来不问。我的父亲许德珩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严济慈是好朋友,都是一起去法国勤工俭学的同学。在原子弹成功爆炸后的一天,严伯伯来我家做客,我父亲拿着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号外跟严伯伯说:“谁有本事能把中国的原子弹搞出来啊?”严伯伯说:“你去问问你女婿。”两位老人心照不宣地站在客厅,拄着拐杖,哈哈大笑。

稼先去世时患的是直肠癌。照理,当时直肠癌已经不是绝症了,但是因为长期从事核武器研制工作,他骨髓里就有放射线,所以一做化疗,白血球和血小板马上跌到零,全身大出血,非常痛苦,更难挽救。中国的核试验,我们知道的是45次。其实,还有一次空投预试,氢弹从飞机上投下来,降落伞没有打开,直接掉在地上,幸好没有爆炸,但是摔碎了,核弹非得找回来不可。因为没有准确的定点,100多个防化兵去找都没有找到。稼先就亲自去找,结果核弹被他找到了。当他用双手捧起碎弹片时,受到了放射线侵害。
对邓稼先的解密,一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才被准许。当时,医院给中央军委递了一个报告,说已没有办法挽救邓稼先的生命,让家属准备后事。中央军委给出一个意见:邓稼先一辈子隐姓埋名,在他去世之前,要对他解密。所以,1986年6月24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刊登“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相关事迹。
那一天,很多人给我打来电话,第一句就问:“许鹿希,邓稼先还活着吗?为什么他做了这么多的事情,现在一下子都在报纸上刊登了?”我看了报纸后,也绝望了。我知道,邓稼先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从1985年7月31日稼先查出癌症住院,到1986年7月29日他去世,稼先在医院里一共住了363天。在这不到一年的日子里,稼先依然心系着他所从事的科研事业。大夫不让他看资料,我帮他把一本本厚厚的资料藏在衣柜里,用衣服盖着。
也有人觉得稼先傻,觉得他不值得。稼先是极聪明的人,他26岁就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钱三强他们都叫他“娃娃博士”。很多人都说以稼先的聪明才智,想在国外过富足生活,其实很容易。但是稼先偏偏选择了回国,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祖国的强大与祖国的建设牺牲一切。但是,作为稼先的妻子,我是理解他的。我觉得他所做的一切,争了中国人的气,是值得的。
(摘自《军工英才》 许鹿希/文)
许鹿希.我和稼先两相知[J].党史纵览,2016,(06):54.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相关人士联系本公众号处理

教科人文
教科人文,德才兼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