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网的时候,也许时不时能看到关于心理咨询师的广告,告诉你:只要花100个小时,学习一个课程,轻轻松松就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每小时收入大几百,兼职月入两万,而且时间自由,适合家庭主妇和宝妈。
这是真的吗?
其实几乎每一条都不是真的。
花100个小时就可以成为心理咨询师,这是不可能的。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漫长的学习过程。即使读完心理学硕士,职业道路也只是走了5%。
心理咨询这份工作的特别之处是,需要终生学习。如果你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大学毕业之后再也不想学习,那你会觉得很痛苦。如果你把学习当成满足好奇心、获得成就感的过程,喜欢理解人性、钻研人性,那你会很快乐。
兼职是有可能的,但只是一种过渡状态,不能持久。心理咨询对心力的消耗很大,兼职咨询师最后要么转全职,要么放弃转行,回去做原本的工作。
我的一些同学,本来想一边工作一边读研,但到了研二,实习开始了,他们发现原来的计划进行不下去了。
学校规定,实习咨询师每周最多接8个来访者,很多人接不到8个这么多,可能就4、5个,但即使是这4、5个来访,也很耗费精力了。一般来说,越是新手咨询师,平均每个来访者消耗的精力就越多。我的同学们发现一边工作一边实习太累了,大家纷纷辞职。
如果你不是精力超人,一边做一份本职工作,一边兼职做咨询师,会非常非常辛苦。
关于时间自由,得具体说一说。
做咨询师有自由的一面,你不需要朝九晚五,也不会赶上早晚高峰,这其实挺爽的。
我们咨询师群有个群友,以前是做金融的,年薪百万,他做了咨询师之后收入下降了很多,只有过去的五分之一。但他一想到,再也不用早高峰坐4号线去金融街,要等三趟地铁才能挤上去,就觉得特别快乐。
做咨询师也有不自由的一面。上班的人想要请假,只要和直属领导请假就行了。但咨询师每周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如果你想休假一周,可能要和20个人请假。
这20个人都有谁呢?
首先,假设你有15个来访者,15个来访者很正常,不算多,你就需要和15个来访者请假。假设你有一个督导,也有的人非常勤奋,有三个督导,你要和自己的督导请假。你可能参加了一个团体督导,要和团督带领者请假。也许你还参加了同辈督导,或者同行的读书会,也要请假。正常情况下,你会有自己的咨询师,要和咨询师请假。你还可能作为来访者参加了团体,要和团体带领者请假。你也许在上1-3个培训,也要请假。
和20多个人请假,要一个一个去说,这么一想是不是有点麻烦?
而且咨询师经常请假,会带来咨访关系的动荡,有的来访者会脱落,也有的来访者会在你回来之后攻击你。
我去年清明节的时候想去杭州玩一周,但一想到要和20个人请假,就懒得出去了。现在我每年1-2周的旅行大约有2-3次,春节休假2周,没有那么自由,但比上班好。
咨询师的休假时间可以自己掌控,如果没有经济压力,也可以多休假。我看到一些咨询师,每年休假的时间加起来是两个月,在中国享受了欧洲的工作节奏。
最后说说,月入两万是真的吗?
基本不可能。做咨询师前期投入很大,不会一开始就月入两万,不赔钱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你们知道现在心理咨询行业有多卷吗?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很多人面临35岁失业危机,在职场找不到工作的意义,都在考虑转行做心理咨询师。我有一个心理咨询师的社群,里边从金融和互联网行业转行过来的人非常多。加上资本的进入,各种不需要门槛的培训有很多,这些培训疯狂做广告,让很多人误以为做咨询师很容易,就匆忙进入了这个行业。
关于有多卷,我说两个数据,大家感受一下。
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去年复试分数线是395,有人笔试430都没有被录取。从考研就可以感受到,心理咨询行业有多卷。
心理学硕士毕业之后的起步收费越来越低了。我读硕士的时候,北大、北师大、华师大的心理学硕士,最初的收费,大部分是300-400/50分钟。收300/50分钟的,就算性价比高了。这是6、7年前的情况。
现在是什么情况?起步收费卷到了在读硕士100/50分钟,刚毕业的硕士200/50分钟。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夸张的是平台收100,只分给咨询师20。
负责任的新手咨询师,会找一个督导,督导费比新手咨询师的咨询费贵,也就是新手咨询师在赔钱做督导。成熟督导收费600-800/50分钟比较多,那么新手咨询师督导一次赔500-700。
按照现在市场卷的程度,最初三年不赔钱就很好了,不可能轻轻松松月入2万。有的新手咨询师做到了,是凤毛麟角。比如我的一位朋友,不止做咨询,还有好几个项目,教人做自媒体、做课程、带团体,加起来才比较快地做到了月入2万。
总之,告诉你上个培训就能做咨询师、轻松月入2万的广告,都是割韭菜,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