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害怕当个“泼妇”

乐活   情感   2024-01-27 12:19   北京  

看到一个群友说:“以前我隐隐想要和非理性、泼妇之类的词划清界限。

这个想法我能理解。“泼妇”是一个常见的形容女性的负面词汇,好像意味着:你不优雅、没有文化、没有理性、社会地位不高……不少女性会被这个词创到。

用“泼妇”贬低女性,背后的期待是:女人应该是优雅的、情绪稳定的。不过,这些都需要条件。我家属说我现在脾气好多了,不像过去那样,吵架喜欢摔东西。我知道,这是不为生存焦虑的生活和温暖的关系带给我的影响,外在的稳定源于内心的安全感。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条件。

我有个朋友,曾经为自己像个泼妇而感到羞耻。她出生于农村,家里只有她一个孩子。有过农村生活经验的人可能知道,农村非常弱肉强食,只有一个女儿的家庭会被欺负。有的亲戚看她家没有儿子,要抢她家的地,她内心很害怕,但是为了保护父母,不得不装疯,躺地上撒泼打滚,拿出菜刀要和人同归于尽。亲戚们怕了,都走了。多年来,她想起自己当时的表现,总觉得很不好意思。

我很佩服她,佩服她的勇气,佩服她对父母的爱。她那时只有十几岁,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亲戚们,就像一个孩子被大怪兽抓到,不奋力挣扎,怎么能脱身呢?

一个人保护自己时像个泼妇,是因为她感受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力量悬殊。

有时候这种力量的悬殊不是现实的,是内心的。从小到大都没人保护的人,可能长大后依然觉得:我一无所有,孤零零地一个人面对整个世界,外面那么危险,而我这么渺小,遇到危险必须用尽全力反抗才能逃脱。因为太用力了,反抗的激烈程度超出了危险的严重程度,就可能被不了解的人说“像个泼妇”。

我们怎么能不害怕被人说“泼妇”呢?

首先,看见自己内心的大怪兽,和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孩子,理解自己反应过激,只是因为害怕。

其次,当你不认同一个词的贬义时,别人就无法用这个词伤害你。

我之前租过房,房东试图扣我押金,还发脾气。我说:“东西折旧要不要扣押金,这个事可以商量,但你对我发泄情绪是不对的,你必须给我道歉,然后咱们再说别的。”他拒不道歉,我们吵了起来,他说我是泼妇。

我的理解是:不管是钱还是情绪,他都无法占到任何便宜,所以恼羞成怒,只能说我是泼妇。对此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对我战斗力的认可,说明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从贬义词中解读出积极意义,最初我是看我妈这么做的。小时候我很爱和小男孩打架,老师跟我妈告状:“你家孩子也太调皮捣蛋了,人家小女孩都没有这样的。”我妈每次都说:“调皮的孩子聪明,以后学习好。”精神分析的说法是,孩子的攻击性可以升华成对成就感的追求,我妈没学过精神分析,但她的直觉很行。

虽然文明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不撒泼打滚。但保留撒泼打滚的能力,是野性和生命力的体现。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不要害怕当个“泼妇”。

银河系尽头的餐馆
以后主要发心理学相关内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