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像多为圆雕作品,最典型的形态是结跏趺坐姿,左手横置在左腿上,掌心向上作禅定印。玉佛像中,除了释迦牟尼佛像之外,还有阿弥陀佛的形象:手腕上各戴一圆镯,身披长宽衣,胸部饰璎珞和束结飘带,头顶肉髻,双耳垂肩,双目微闭,嘴角含笑,座为椭圆形。玉佛像造型端正,神态安详,所雕线条流畅自如,抛光精致,显示出玉雕的高超技术。
佛教在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佛教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兴盛,到了唐朝则更加兴旺发达,于是,在玉器中通过造型与纹饰等来表现佛教文化的内涵,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根据佛经记载,弥勒现在是兜率天的菩萨,日后会继承释迦牟尼成佛,这样的双重身份也在艺术中体现出来,关于弥勒的艺术内容在绘画、石刻、书法等方面数不胜数。
南北朝是弥勒造像的大兴时期,许多石窟中的弥勒主要是头戴五佛冠,着菩萨装,天人相状的交脚菩萨像,尤其在北朝更为明显。后来随着弥勒下生成佛说的流传,到隋唐时期,螺发的弥勒佛形象成为主流。五代、宋以后,在布袋和尚被广泛认定为弥勒佛的化身后,以大肚弥勒为原型的造像、作画成为主流,大肚能容、开怀畅笑的弥勒佛深入广泛人心。
弥勒的大肚体现了佛教的宽容精神和佛的博大胸怀。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处境并不是时时都顺心如意,总免不了焦虑,烦恼。大肚弥勒则带给人一种最为睿智的心态和智慧,以宽容之心来对待,解除这些烦恼,使人时时通透智慧,喜乐常在,从弥勒佛法中,读出了自己的处世心得,可谓是有弥勒送福来,有处世的大智慧,得大自在,福慧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