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了解世间万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身尝试。】
-从咨询的理性方法,进入戏剧的感性体验之中
-解读《俄狄浦斯王》——心理动力中最重要的隐喻之一
-进入人物,亲身体验俄狄浦斯的多种内心冲突
-在人物中共情,深刻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内心世界
-获得放开自我、直面自我和他人内心世界的勇气
01
工作坊的体验内容
1.仅面向心理咨询师群体,无需表演基础,基于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进行戏剧训练和表演创作。
2.声音、肢体、情绪表达方法,专为表演素人群体量身定制。
3.练习与伙伴连接、互动,建立真实交流;以伙伴为镜,观察自我;与伙伴共创。
4.解构《俄狄浦斯王》中的片段情境,深度理解自己心中的“俄狄浦斯”。
5.结合个人的生命体验、独有的行为模式,创造出自己版本的俄狄浦斯。
6.在导师带领下的真实、专业的戏剧创作过程,形成自己的表演片段。
7.以戏剧为“过渡空间”,形成故事与现实的中间地带,达成对潜意识的转化。
【对工作坊两位发起人的访谈】
小助理:张明老师好,WHY U老师好!我们这次发起的心理学与戏剧创作相结合的跨界工作坊,感觉还是相当特别的。能否请二位老师先说说这会是怎样的一个体验过程?
张明 在这个活动当中,我们是通过一些戏剧的训练方式,来帮助参与者打开感知的更丰富维度,更多回到身体,或者说来到当下。
这种状态很可能是不同于心理咨询师日常的工作场景的。可能心理咨询师一般比较擅长于用头脑思考,那我们现在通过戏剧把他带到习惯方式的另一面来。
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会尝试大家一起去处理《俄狄浦斯王》的剧本,以里面的那些经典的场景也好、以人物为依托也好,去做一些表演上的创作。
WHY U 刚才听张老师在说的时候,我就想到一个平行的例子。就像健身房里不同人练的项目不一样,他们每个人练习的肌肉群也就不太一样。心理咨询师群体中可能也分不同类型,可能跟流派相关,也可能跟个人特质相关。也许至少有一部分的咨询师,可能对于这类感受性的东西,肌肉群就不那么发达。
我在想,这样的一个活动,好像增强了每一个人在感受上的一些功能,不管是本身就有优势的,还是本身就薄弱的。对于薄弱的人,似乎它可以增加一个开关的功能,可以通过打开这个开关去拓展感受性的信息;对那些本身就有优势的人,可能这个活动里更多的是,去体验行业本身有的那些神话,所带来的对于行业——或者更大一点——对于一代人的一些影响,可能是一些文化上的影响或者集体的一些潜意识。
小助理:那如果真正进去体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的、比较大的挑战会是什么?
WHY U 因为毕竟要去进入到另外一个角色,然后对于他这个人,或者对于那个角色其实都有危险。这话说的有点奇怪。我觉得对于表演的人或者对于咨询师来说,他能感觉到危险是比较容易讲得通。但为什么对于那个角色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也许是因为从开始有这个角色到至今,这个角色不断在被更改,不断在被进化,然后在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个活动里面,如何去重新诠释一个角色,也一定会变得很不一样。根据每一个人他心中的一些内容,都会有影响。所以也许对于那个角色本身,他心中也有一些恐惧,就是要被更改了。
张明 也许俄狄浦斯他会挺高兴的。他有机会可以体验那些共通的东西、新的东西,还有它们交织在一起可能形成的一种无法预测的东西,其实很好玩。
WHY U 对,真的挺有意思的。越来越多的内容,越来越多的性格,然后也许这也是这个活动本身想要去创作一些东西的本意。
小助理:所以对于一个经典的剧本或者经典的角色来说,通常在戏剧领域是倾向于希望创建很丰富的可能性,还是会找到一个经典的角度去尽可能地呈现它?
张明 创作者的创作理念不同,或者他的生命经验不同,会带来非常大的不一样。有些创作者喜欢很规矩的有某种特定标准和程序的东西,就是按照所谓的经典来。有些创作者他就会觉得那样没意思,想要去寻找新的东西、新的可能。各有各的方式。做的好,都会打动人。
小助理:您属于哪一种或者是比较偏向于哪种?
张明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可能性。
小助理:比较愿意带动大家探索的那种,对吧?
张明 我是这样。参与到戏剧创作中来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带来他自己生命体验中不一样的东西,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才使得创作具有一种源源不绝的生命力。如果说这东西就是我们定好的,这角色就得是这样,123456就得按照这么演,那创作本身它有什么意义?
小助理:我其实有点好奇,如果说我们把来访者的讲述也当做一个剧本,那么咨询师在探索的过程中,是倾向于发现比较多的可能性,还是说也会期待找到某种标准答案?
WHY U 每个从业者会有自己的一些内在理论。我自己个人的感觉是,总在不断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就是当你听到一个人的故事的时候,他如何叙述,然后他没有叙述什么?没有叙述的东西,变成了潜伏在这两个人互动空间里的一些信息和内容。它总是会生发一些让两个人都未知的东西,然后从未知中慢慢的浮现,然后变成素材。这个过程在咨询里边,可能有一个媒介,是关于通过情绪作为桥梁去发现一些新的内容,这是我所比较倾向的一种状态。
所以它在技术里边,很类似于张老师刚才说的这种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创造,让一些东西变得有意思。咨询里面有很秉承的一句话,温尼科特说,“不要忘了去游戏、去共享、去创造,这是世界上最严肃的事情”。
小助理:刚才提到情绪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我就有点好奇,在戏剧中情绪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张明 在戏剧表达中,很多人会迷恋于表现情绪,但表现情绪其实并不是表达情绪。可能他预设出了一种情绪应该有的样子,就是一种概念化的东西,这种叫什么情绪那种叫什么情绪。然后他就会依照自己心里的概念和图景,去把它表现出来。这种“情绪”,它就是一种虚假的表现,不是真实的表达。
小助理:符号化了,对吧?
张明 对。或者说,这也代表了一些人对于戏、对于表演的一种理解,停留在概念化的一种情绪上。他觉得表现出了某种情绪,甚至是极端的,这就叫表演了。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误区。在真实的表演中,情绪是一种会自然流动生发的东西。它可能会通过你的动作产生。你并没有预设,也无法预测,你做了一个动作或一系列动作,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情绪。也可能来自于我对面的伙伴,我在去感受他的时候,他的东西直接传达给我了,我接收到了,那么就会激发出我的某种内在的情绪。
所以说,情绪它其实像什么?它像一种流动的势能。一个好的表演者,可以选择让他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程度去给出多少势能,这都是你可能去控制的,这就是你的表达方式。但是它里面真实产生的那个东西,是非常真实的。它就像一种很原始的势能,就像水,它在堤坝里随时蓄积着,你不可能去预设它任何的样子,你只能选择你的表达方式是什么,然后释放它,我觉得这就是表演中的情绪。
WHY U 刚才张老师说的,让我想起之前看的综艺,导师讲你不要演悲伤,而是你到底悲不悲伤?有可能就是沉默或者就是坐在那发愣。然后有很多是指向内在的一些感觉,这挺重要的。因为作为咨询师来说,他有时候也确实需要去感觉一些东西,而不仅仅是看到。所以刚才我说它是一个桥梁,是因为那种移情的感觉。可能是通过情绪去获得一些未知内容,或者通过这些很隐藏的情绪,去获得一些信息。这就是我前面想说的,如果这是一个健身房,所训练出来的雷达是否有足够的敏感来使用这些“隐藏”的东西。
张明 对。
小助理:作为心理咨询师在工作过程中去捕捉来访者的一些微小信号,以及形成这种移情的状态,做到这个的话难吗?
WHY U 非常难。实际上它是人的一个天性,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或者在成长过程中,他被圈住了,或者说他被给压制了。它变成不得不通过其他的一些内容去获得信息,却把这些本身更直接的东西给放到了背景上。所以我觉得它也不能叫训练,它是在重新发现这个东西,确实挺重要的。
张明 对,我也特别认可那些东西本身就是在的。
小助理:明白。很多时候在表演领域,都会提到“解放天性”,甚至也会说小孩天生就会表演。那表演里面是怎么看人原本就存在的这种天性或者能力的?
张明 解放天性,这个怎么说,其实就是一个多余的动作。就是人本身的那些东西,如果你没有把它圈起来,没有压制,它就根本不需要解放,对吧?
其实所谓解放天性,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环境或者那些我们自身之外的东西,包括我们自己的头脑,把我们本身就拥有的那个天性给束缚了,或者是压抑得让它扭曲变形了,所以才要做这么一个多余的动作,让它重新自由起来。
因为表演的过程,需要最敏感的天性,最直接的觉知、连接、互动,然后去交织出一些未可知的结果,所以要解放被束缚住压抑了的天性。
我们本身就应该处于那样的一个自由的生命状态,而不是说只在表演的过程里需要这样做。那是一个人生命力流动的一个常态才对,你本来就是那样的。
WHY U 张老师说的时候,我其实直接的感觉是会陷入到一种恐慌的感觉里边。因为那是原始的,是本性的,也许有危险。比如说也许一些积极的、或者一些更有利于传达信息的一些情绪表达、或者是天性的部分,是没有那么大伤害的。但如果它是一种跟暴力、跟攻击相关在一起的那种东西,是让我觉得有些担忧的。所以我也理解为什么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东西被压制了,或者被摒弃了,或者被放在后面了,可能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但这个活动在于,你也许有机会重新回到一个状态,你可以切换。所以我也觉得如果引用刚才说的那种过渡空间的话,它至少是一个高压氧舱,你可以体验高浓度的一些内容,或者高浓度的曾经幻想过的一些阶段。我感觉........当然你也可以从里面带出一些天性的东西,到现实生活中也许就没有那么害怕。但是有些东西也许留在那儿,也还可以是一个相对自由的出入状态。
张明 对,WHY U老师提到的过渡空间很准确。我们依托于俄狄浦斯的角色,并且身处剧场的安全空间中,可以在这里做一些可能我们平时不会做的事情、不敢做的事情、没有办法面对的事情。
呆在这个角色之后,本身也是一种安全性。但是无论在角色之后还是在其他任何东西之后,我们自身内在渴望中有些呼之欲出的东西,剧场会给它一个机会释放出来。
小助理:我们这次招募的学员,很可能大家都不是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人。从表演角度来讲,属于是表演素人。那么在戏剧创排的过程中,表演素人群体和专业演员之间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差别呢?
张明 最典型的就是素人可能会表演概念。可能对于表演,人人都会有自己的一种认知。也难免会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顺理成章的迁移到表演的情境当中来。但这些通常都不是当下最真实的反应。对于比较训练有素的演员来说,通常会更容易在当下有真实的交流和反应,或者是一种更开放性的状态。但也有表演很棒的素人,他们的心非常开放灵敏。
小助理:在咱们这次活动中,对参与者的表演能力会有什么样的要求或者期待吗?
张明 没有期待和预设,在互动中大家会得到更真实的信息,发现新的可能性。
小助理:如果说是表演上的素人群体来参加课程的话,怎么帮助他们能进入一个大体够用的创排状态或者说创排的体验状态呢?
张明 足够多的训练。就算是对于专业演员来说,训练的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对素人也是一样,先得在我们非常有限的时间里,让大家最充分的打开。
小助理:尽可能开放,“在当下”的那种感觉,对吧?
张明 可以理解成,不是让大家学什么东西,是让他们把那些多余的东西能扔掉多少就扔掉多少,这个才是训练的目的。其实所有的训练,无非是让他回归到他自己本身有的东西。
小助理:我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戏剧张力”,戏剧张力这个东西是怎么来的?
张明 张力主要来自于节奏——你整出戏的编排结构的节奏、演员的表演节奏、你使用空间的节奏、跟观众交流的节奏。就是方方面面的节奏,然后自然就有张力这个东西了。
WHY U 刚刚张老师说的节奏,我记得我的第一个督导师,她总是在强调解释的Timing——你解释的大体上不会有错,但是你在一个点上解释,和你在另外一个点上解释,会不太一样。所以它带来了你是不是过早地消耗掉了一些东西,还是说你把它留在它应该出现的时候再使用。过早消耗其实带来的不说有害,至少是不太起效。同样的,我觉得那个时机或者节奏,让我感觉这个东西是可以存活下去的,不至于过早地终结掉。
张明 就像WHY U老师说的,就是在最合适的时间释放一直积蓄的东西。压过了,张力就没了;给早了,又没到。对于戏剧来说,积蓄的那个力是吸引力的源头。一直通过情节也好、表演也好,舞台效果也好,在蓄力,但到哪一步我给你一下、给到多少,这个就是玩的节奏,玩妙了就是艺术。高手都是很会玩这个节奏。
WHY U 也有些咨询师,他们需要总是在尝试平复一些东西,但是咨询其实并不是这样。尤其是一些刚执业的咨询师,就很害怕维持一些不好的关系、或者维持一些紧张、维持一些焦虑,但咨询你必须要有这个东西他才能往下。你不能这个人一来,你就尝试把他所有东西都给卸掉了,这个事就不能继续了,你也没有什么治疗意义,只是变成了一个过度养育或者过度安抚的一个照料者。
小助理:这样听起来,好像在咨询过程中也有一个类似戏剧张力的那种感觉或者概念。
张明 内在深层的那些东西,是共通的。
小助理:从我们的活动设置上,其中理论讲述或者知识讲授的部分,大概可能占比会有多大?
张明 很少。除了必要性的说明,不会有什么理论的东西,然后大家去做就好了,去体验、去行动。以及在行动中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和别人的安全,然后做就行了。
小助理:最后,请问二位对未来参加这个活动的学员,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话吗?
张明 & WHY U 你可以了解世间万物,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径便是亲身尝试。
小助理:谢谢二位老师的分享,期待我们课程中再见!
(限于篇幅,访谈内容小助理删去一万字……)
02
课程大纲
Day 1 探索“我”的内在空间
Day 2 对话“我”的内在冲动
Day 3 探索与伙伴的真实关系
Day 4 基于《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共创
Day 5 基于《俄狄浦斯王》的戏剧共创
03
导师介绍
张明
17年冥想修习者 写作者 导演 演员
作品《杀死蜜芽》《玛利亚》《回家》《落日六号》,曾于美国14个城市与327名陌生人共创观念艺术作品“All is One”,呼吁人们做生命中的“moving meditator”,万物一体,回归本源。
早年跟随Dr. Daniel P Brown修习冥想,在老师的智慧和对于正念的深刻实践影响下持续冥想修习。
在舞者Kenji Takagi老师的带领下,打开了对诗意身体的探索之旅。
曾受训于Odin Teatret,Michael Chekhov school NYC,Gaga movement,北京电影学院。
同时,基于多年来对于荣格心理学和精神分析的强烈兴趣和学习,一直在探索心理学与表演跨界共创和研究的可能性。
04
课程设置相关事项
时间
2024 年 9 月 23~27 日(5 天)
pm:2:00-5:30
地点
北京 蓬蒿剧场
(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东棉花胡同35号蓬蒿剧场 )
招生人数
10 人
收费
4870 元/人(不含税点)
首期创始会员价 3660/人
创始会员双人同行 5670/2人
缴费方式:
对公转账账号:7111210195700010723
支付宝二维码:
说明
完成五天工作坊,将获得戏剧创排俱乐部的优先参加资格
报名咨询
5
报名须知
1、本工作坊面向心理咨询师群体,报名过程需提供心理咨询相关的受训经历信息;
2、本课程是体验式的工作坊性质的课程,整体过程以学习体验为主,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治疗功能。所以有严重心理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精神病家族遗传史、用药史、住院史以及吸毒史的人慎入课堂。否则如果发生严重问题,一切相关法律后果自负;
3、每天上课的时间段将全程禁止使用手机(非常重要),如无法做到这一点,建议参训学员慎入课堂或放弃报名;
4、由于授课期间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个别学员的隐私情况,所以在没有获得导师允许的情况下,课程全程禁止录音、录像和拍照。
5、由于课程内容包含肢体表演元素,为了保证课堂安全,建议穿宽松、便于运动的服装(女士严禁穿高跟鞋,男士不能穿皮鞋,尽量不戴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