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耙耙柑要熟了
一起,开个好橘
亲爱的果友们:
你们好,见字如面。
回顾2024,春夏秋冬,从土壤改良到观察一棵果树的成长,从爱媛开花到爱媛结果并快递到你们家里,爱媛走过了大半个祖国疆土,得益于果友们的支持与喜欢。
感谢果友们在众多水果中选择了远家果园,感谢“橘里人”的朋友们这三个月在社群分享万千世界的植物、昆虫与劳作,也感谢大家的真诚反馈与建议。
一万多斤的爱媛在2024完美收尾,一千多件爱媛售后率不到1%,感谢我的同事们保持晴天的早上采摘果子,严格筛选、现摘现发的品控要求。
除了爱媛,我们还有少量耙耙柑,预计一月中下旬成熟,2025,新的一年,一起开个好橘吧!
想买耙耙柑的果友们,可以在这里点入预售链接下单。(想听故事的果友们,可继续下滑阅读。)
种地的好处就在于总会长出些什么,不管是丰收还是颗粒无收,那种希望不仅长在地里,久了也会长在人的身上。我看见王大爷的脸上生长着一种喜悦,是一种由内而外、长久的、平静的幸福状态,他说话总是淡淡的,微笑着。
“王大爷,你喜欢自己吗?”我问
“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哪个喜欢你嘛。”
“那你喜欢种地吗?”
“喜欢,你身在农村不种地咋得行,不种地就没收入就养不活自己,别个都要说你这个人太懒了,要不得。”
“那你好久开始种地的呢?”
“初中毕业,扔下书就开始种地了…”
这一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寻找,可凡是找到的,又不再是你想要找的。我以为我会从王大爷的人生里找到一些我以为的意义,当我再一次问他“别人会谴责你,所以喜欢种地,如果不是呢?会不会喜欢呢?”他看着茶田沉默没有回答,我们沉默着,当我的大脑不再追问,只是记录,记录下那一刻,树是树,风是风,他是他,我是我。
围城永远存在,只是困住不同的人。在现实面前,“意义”一词太过沉重,世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可以成为承载它的乌托邦。
王大爷今年66岁了,种地50年,在远家种地8年。有一次建哥问他“最近忙啥呢?”
“也没啥事儿干,就是院子里的花要修剪一下,地里还有点空地要种菜,白菜该收了,草坪的杂草要铲哈,然后搬搬东西打扫卫生......”
“这么多事,你还说没啥事,该休息就休息,不要累到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