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书房|游世,自然生活

楼市   2024-06-30 15:31   四川  


远书房,集合了读库、浦睿文化、新经典、时代华文等出版社总编推荐书籍,数十位作家提供书单。这份精神食粮是一种坚持,与来到这里的人产生链接,传递对思想的尊重。
今日分享宁不远的阅读书单,部分书籍在远书房可购买作者签名版:



分享者:宁不远

写作者。远家YUANJIA品牌创始人,出版散文集《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素与练》,小说《米莲分》《莲花白》等。




《肆意生长》
作者:程璧

程璧在我心里一直是这样的歌者:她怎么活怎么想她就怎么唱了。她的生命和她的创作是连在一起的。现在我发现她的书写和她这个人也完全是一体的。我手写我心,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到很不容易的,不仅仅是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还得有一颗坦诚且开放的心。


我喜欢她引用的莱昂纳德·科恩那句话:什么是诗歌,是生命燃烧后的灰烬。音乐和别的创作也一样,尽情活过的人才更懂得其中分量。


跟她在微信里发语音的时候听到她的笑声,不得不说这笑声和以前很不一样了,这是当了妈妈的程璧才有的笑声,也让我想到这本书的书名:肆意生长。一种底气和稳定感,而且蓬松。


我还喜欢她写创作一首歌背后的那些故事。读完那些故事,我忍不住把那些歌都翻出来再听一遍,我感觉自己听出了更美妙的东西。


“在创作中感受到生命自身的完满和自足”,这是多么棒的人生体验呀。




《离岛》
作者:库索

我喜欢这本书,读的时候有种感觉:不认真读都对不起作者的认真。特别扎实,既是文学书写,又是人类学学者的田野调查。我读到理性和爱,读到“我”和“无我”。

书里有句话,“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在充满限制的离岛上,人们试图去重建生活本来的样子。没有的东西就是没有,没有大型超市,没有高楼和游乐场,没有便捷的交通,没有密不透风的扭曲的网络……而重要的东西从来都有:阳光,土地,风,种子。

不管是生活还是写作,库索也在用她的方式建设属于自己的离岛。远离故乡,却又通过书写关照世界,她是真正脚踩大地仰望天空的人。真好。




《坡地手记》
作者:何大草

小杨,这个名字普通得一阵风就能吹散,一不留神就会像纸片一样消融在狮子山下的市井里。读之前我不太理解何老师为什么要给一部小说的主角取这么个名字。读完彻底懂了。

小杨,虽然普普通通地活着,但也是在自己的世界里认真地活着。就像一棵扎根于土地中的树,风里雨里向上生长,有了伤口也会努力修复自己。她不被洪流裹挟,用表面的消极来对抗那个过于积极的世界。她有主见,有态度,有一套对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体系。当然她也会痛,会沮丧会怀疑,但总有个坚实的底座将她稳稳地托举到某个高处。我也想像她那样活着。

有时觉得她简直就是人类之光:在一个浮夸的大环境里守护自我,又何尝不是守护某种即将在这个世界上失落的文明。

“成为一个厉害的普通人”,这句话被说了太多次,但通过小杨的故事我们可以重新打量一下这句话,并在打量的时候被鼓励,被安慰。

小杨一点也不普通。




《梁启超 亡命(1898-1903)》
作者:许知远

许知远笔下的梁启超呈现出一种复杂和丰富性,在面对巨量史料时,他在尽可能去还原一个真实的梁启超,他在通过写史去探索。


如果仅仅是书斋学者的研究,这本书不会那么好读。许知远有很强的共情力,他与梁启超共情,也与今天的我们共情。这本书写作之初,许知远去了横滨,那也是梁启超流亡生涯开始的地方。后来是2020年,疫情期间的檀香山,一百多年前梁在此上案时也正逢鼠疫横行。这些年许知远一边书写一边行走,他带我们进入了梁启超所处的平行时空,用今天的眼光打量那时。那时的光线、气味、食物,甚至人们交谈的口音都好像被他拉到了你面前。


许知远不仅写梁启超这个人,他用更多的笔墨描述了梁启超脚下的土地和他所处的时代,当然,还有他同时代的那些人。就像一幅散点透视的中国画,他画出了那个时代的褶皱和肌理。


为了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人们才要一次次回头去看过往,去凝视传统。读《梁启超》,你时常会感觉到,许知远是为了现实,为了确保我们走向期待中的未来去写史,而不单单是出于嗜古的兴趣。许知远说,传统是对去世的人的民主。他也说,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里,常常因为沉入过去的那个世界,而被安慰,被缓解了焦虑,从而获得面对当下的力量。没错,“历史阻止我们此刻的傲慢,也安抚我们的自我怀疑。” 他是带着今天的一份痴情进入梁启超的世界。


如果不是对于过一种有深度、有高度和有意义的生活心存希望,人们大概不太会读史。也不会有那么多历史学家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历史研究里。他们终究是一群浪漫的人,不同于艺术的浪漫,那是一种冷浪漫,一种让我们不至于彻底沦陷在现实泥沼之中的理想主义。





《丝路北道》
作者:彭英之

翻开自序很快读到这位叫彭英之的理科男说他喜爱帕慕克的小说,《我的名字叫红》读了不止一遍。隔空握了个手,心想那文字也差不了。然而还是意外,意外地好。竟然像读一部公路小说,又不止于此。


作者一个人从西安出发,在新疆经霍尔果斯出关,这之后,陆续有他的朋友从世界各地飞到中亚加入旅行,这些朋友不同肤色不同职业(律师、工程师、程序员、互联网创业者等等),最多的时候旅伴有10个人。旅行持续了一个月,旅行后半段,朋友们陆续离开,最后又只剩下作者一个人进入伊朗,在德黑兰启程返回中国。


一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结伴重走丝绸之路,古老与当下,风景与活生生的人,可以想象,这一路发生的事足够丰富,充满张力。难得的是作者既是参与者,又能以旁观者的角度记录下这一切。每一个人,我们都通过文字看见了一段他们的小型人生。


作者也在全书三分之一处,不经意间写下了一段在我看来是全书之眼的文字:

“遗忘本是宇宙的常态,记忆才是奇迹般的存在。但拥有长情的记忆正是人类与其他动物间最不同的地方之一。在湮灭一切碾压万物的遗忘面前,与过往建立联系的努力好像无边黑暗中的荧光:微弱,但顽强,仿佛一件最有人性的挣扎。”


每有同伴离开队伍,作者都会拿出摄像机,请TA对着镜头说几句话,其中一个女孩的话,无意中与这本书呼应上了,那个女孩说:“我觉得如果再继续走下去的话,其实就已经很像是在生活了嘛。所以希望你们能继续享受你们的生活。”


长时间的旅行确实会给人一种奇妙的生活感,这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才意识到的一点。很丰富,很美妙。



《游世与自然生活--庄子评传》

作者:颜世安


颜世安讲庄子,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是有点唠叨,但好些内容不反复讲我多半也入不了心。

读的时候时不时感叹,庄子真厉害,他为他所在的时代找到了方法,却又那么深刻地契合了我们正深陷其中的当下。同时,他还有能力把阅读者从当下拉出来,拉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旁观当下。

都说庄子游世,有时候,庄子确实想以轻松的游戏来消解人生的悲苦,表现出一种暖洋洋的温和感。但其实,庄子的内在有一种认真,有一种伤心。深刻的黑暗意识和无路可走的绝望感,使庄子在更深的起点上重新思考个人生命意义的问题。

关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颜世安说,庄子一上来就告诉你,生命没有意义,准确说是个体生命没有意义,但是呢,庄子很了不起地提出了一点:一物有生灭,万物的持续却是永恒的。

那是一种什么感觉——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万物生生不息,我们只是路过,那么人在世上走一遭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庄子思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集中探讨了人的痛苦和出路,就是说,当我们理解和接纳生命没有意义的时候,又如何为人生寻找新的意义资源。既然万物生生不息,我们只是路过,那么就要尽力做到忘我,无我。在这一点上,庄子进行了一连串越来越纯净的努力。

万物永固,看到这一点,难道就能安慰个体生命的绝望感?颜世安说,庄子是希望人们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里走出来。视点由看自己到见众生,这个转换很了不起,由个体到万物,是从“为我”到“无我”。

在此基础上,庄子也关心人对自由的追求,那么什么是庄子认为的自由呢?这一点很有启发意义:自由就是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自然的生活是自由的,但更是律己的。自然之性的培育并非放任可致。由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习性而导致无穷无尽的个人焦虑、患得患失,才是人身自由最大的禁锢,只有解除这个禁锢,人才是真正自由的。庄子最深刻的思想不在于反对制度规范,而是放下自我。

庄子也说“道”,不过庄子所说的道,近于艺术直觉,而非寻常的知识。得之于手,应之于心,不可言传。

从隐者出发,庄子思想是从避世到游世的转变。但庄子本质上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是一个十分重视生存的精神质量的人。庄周的保全自己的办法和理论是,抱一种他认为是旁观、超然的态度,对事物的变化漠然无动于衷……以得到精神上的、也就是主观的“自由”和“幸福”。这也就是庄子所讲的“逍遥游”。庄子的独特旨趣不是在循着传统的路子保护自我,而是另辟新路从“死生无变于己“、”忘我“来寻求精神安宁。是生命的清新。

庄子也说“忘言”,忘言不是沉默,而是说过以后就忘。这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对自己的言论不负责,而是:不固执自己所说的话。是对不自觉的自负态度的瓦解。忘言之人实际上是谦虚之人。言说要变成一种谦虚的意义交流。是探讨。不是争理,争胜负。


欢迎到远书房阅读




明月远家 远书房

位于明月村远家,进门即可看见的第一个空间。窗外是草坪、竹林,松树下有孩子们搭建的树屋。在乡间,链接无穷的精神世界。
不定期有作家、艺术家到此进行“明月村文学艺术驻留”,以分享会、对谈、展览、市集、音乐会等多种形式,探寻乡村自然融合文学艺术的美学实践,去重建一种信仰,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水街远家 远书房


位于成都铁像寺水街远家YUANJIA线下空间城市首店,近万册作家推荐书籍,每一本都可拆阅。精心准备的阅读角为爱书人提供了抵达精神自由的物理空间。临窗的书桌支持读书人“进一步大海,退一步山林。” 

以文学艺术为介 ,在远剧场的每一场主题活动中,发生真实的链接与碰撞,让我们在人群中,做回自己。



END




明月远家是远家品牌的美学践行之地,位于明月村,坐落于一片松林竹海间,占地13.5亩,空间三分之二为公共区域,整体空间包括了书店、卖场、展厅、餐厅、咖啡厅、剧场、手工教室、茶室、花园、多功能空间、生态菜地与露天花园等,还有作为配套的28间客房。


购书、订房请联系客服


明月远家小月



文 / 宁不远
摄影 / 钟廷栋 唐川 凉笑 陈勉 dada
编辑 / 凉笑


感谢阅读到这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