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过后,波浪般起伏的缓丘上,阳光清澈而暖和,田野里随处可见新绿与野花,以及忙碌的采茶人。
在春天的明月村,一场关于泥土与耕作的艺术展览也正在呈现。《明月村农耕陶瓷艺术双年展——泥绘乡村 百炼呈彩》陶艺展,从3月持续到6月,贯穿整个春季农耕期,欢迎大家到现场观赏。以陶瓷为媒介,蜀山窑创始人李清与新老村民陶艺创作者彼此发现,将根植于生活之中的陶瓷艺术,赋予现代的美感与新意。
展厅开设了一处公众参与的创作空间,在展览期间,每周六下午2点至3点,创作者将会在现场引领观众参与创作,无需报名。展览结束后,大家共同创作的泥片,将会组合成1件完整的陶瓷,再放入窑内烧制,呈现一件独特的陶瓷作品。
策展人说
2015年,艺术家李清踏入明月村,创办了“蜀山窑农耕陶艺公益培训班”。为明月村的村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陶瓷艺术世界的大门。八年来,它如一条坚韧的纽带,连接了传统与现代,沟通了艺术与日常。
在这里,学员们或许永远不会在陶艺领域取得显赫的成就,甚至可能不被外界视为真正的工匠或艺术家。然而,“农耕陶艺”,回归公众、回归生活,正是明月村土地上绽放的鲜活非遗之花,希望能让蜀陶文化得以生生不息地传承。
本次展览,呈现了“蜀山窑农耕陶艺研习社”成员们的作品。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本地的职业农民、乡村全职妇女、乡村学校教师、新村民设计师、下乡新青年、蒲江县城退休职工、基层公务员、城市家庭主妇、邛窑断代传承人以及艺术爱好者等。展品不仅是对陶瓷艺术的探索和实践,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映射。
希望您能“画中窥人”,结识背后那一个个充满故事、充满情感、充满智慧的有趣灵魂。在这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之物,它们与生活紧密相连,与每一个人的心灵相通。
——王健庭
“
展览作品(部分)
“
参展作者说
在明月茶田松林边的绿道散步,有时会因泥土里的瓷片停下脚步,这个处于川西林盘上的村子,有烧制陶瓷的传统,至今仍保留着4口老窑。明月村有一口明月窑,曾在明清时盛极一时,数百年来,一直经过师徒手口传授,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传。
2013年春,明月村策划启动了“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融入国际化创作语境,探寻现代陶艺的理念与精神。艺术家李清引领的“蜀山窑农耕陶艺公益班”,经过8年的在地实践,实现了从公益培训到产业孵化,从非遗传承到乡村振兴的闭环。
他们不囿于传统,探寻新的立意与创造,融入农耕和生活的艺术,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为中国陶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可能性。在李清看来,陶瓷在明月村真正的回归了生活,成为“新的”明月村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活的非遗”。陶艺与生活接壤,迎来了新的生机。
“我2022年5月接触陶艺,并在蜀山窑农耕陶艺公益培训班学习至今。
通过学习,对陶艺加深了了解。陶艺不仅是一种技能学习,更是一种全面的精神和文化体验。陶艺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还是一种美学体验,创造力发挥,身心疗愈,社交互动,经济价值和生活点缀的重要来源。通过对陶艺的制作与欣赏,让我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魅力。
我喜欢陶艺。陶艺丰富了我的退休生活。我对陶艺的痴迷,家人也因此喜欢上陶艺。”
——英儿
“2016年李老师开始搞公益培训,我就开始接触陶艺,至今8,9年了。陶艺可以给我带来快乐,就跟我爱跑步一样。
我主要在家干农活,陶艺只是一个爱好,自己能亲手做出作品用于生活中,非常开心。我会坚持下去的。”
——明月老罗
“19年的夏天,在邛窑的大师工作室了解陶艺,并简单学习了一下。2021年因为工作原因来到蜀山窑公益班学习至今。刚开始不是因为喜欢陶艺而去学习,但到了现在 ,要是不喜欢,我想我是坚持不了的。一件件作品呈现在我面前时,那样的成就感太满足了。
陶艺对我来说,是除去家庭生活和工作外的快乐小天地。给我两点一线的生活加入了别样的色彩,在这里交流、学习,跟老师同学们相约星期四,成了一种仪式感。特别美好。
因为各种原因我的作品比同学们少得多,今年我是有小目标的:希望每节课都能呈现出作品,赶上同学们。”
——王晓慧
-The End-
客服
文字:南北 健庭 英儿 老罗 晓慧
海报:嘉敏
摄影:凉笑
部分图片由嘉宾提供
责编: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