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文化消失的原因也许在于夏朝主流文化的形成,夏朝主流文化覆盖了龙山文化

创业   2025-01-08 19:54   湖北  


有人认为,龙山文化的消失是因为游牧文化入侵造成的。其理由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兴起与龙山文化的消失几乎同时。


这个视角是东北视角,不是中原视角。所以并不一定能解释中原晚期龙山文化消失的原因。


根据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考古材料,夏家店下层文化不能认定为游牧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农业、定居、辅以畜牧和渔猎的特征是很明显的,总体上呈现的是农业文化,而不是游牧文化。

龙山文化分布图

龙山文化消失的原因,恐怕不能拘泥于农耕与游牧的战争来解释。要着眼于夏朝新文化的产生来看。从考古来讲,夏朝脱胎于晚期龙山文化,但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朝代,就一定会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创建,故夏朝势必要创造夏朝新文化。夏朝新文化诞生后,旧文化晚期龙山文化就自然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夏朝新文化,也会是脱胎于晚期龙山文化,所以夏朝早期,就应该是晚期龙山文化特色。


夏朝经历了后羿寒浞的折腾,但是后羿寒浞没有改变旧夏制。所谓的旧夏制,就是夏朝早期沿袭的晚期龙山文化。


夏朝新文化的创建,从夏启开始,这就是新砦期文化。新砦期文化没有发展起来成为夏朝主流文化,原因可能在于后羿寒浞霸夏和太康失国,使新砦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契机,因为篡夺夏朝朝政的后羿寒浞不是新砦期文化的继承者,而是晚期龙山文化的继承者,而太康也失去了继承新砦期文化的权力。到少康复国之后,夏朝主流文化二里头文化才得以迅猛发展。所以夏朝中晚期的主流文化,就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兴起后,中原地区的晚期龙山文化就被替代了。

二里头文化分布图
二里头文化的地方类型

二里头文化也有诸多地方类型。这些地方类型,就是夏朝统治的超地域性的体现。


中国历朝都是这样,有传统文化的坚持,也有新文化的开拓。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如代表殷商的二里岗文化,就是代替了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的新文化,中国历史就进入殷商时期,那么代表夏朝的二里头文化就消失了。


大禹时代,处于晚期龙山文化时期。


根据《禹贡》,赋贡建立于陶唐。夏的经济基础,恐怕是稻在中原地区的推广打下的。这个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能看出来。二里岗文化的经济基础,恐怕是稻作农业退化、麦作农业兴起。


早期的黍粟农业,人口的承载力有限。所以只能是族群的地域化分布,人口的规模也有限,超地域国家很难建立起来。


屈家岭文化时期,江汉农业,就是稻粟双作的,渔猎也是重要的经济部门。所以江汉地区率先形成众多的城国和城邦。


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环云梦泽而建的城国城邦示意图


注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黄饮冰
致力于华夏起源史的研究和中国中心论的推广,用中国话说中国史,用新视角、新思维建构新华夏起源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