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学围棋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不夸张地说,家长的许多行为决定了孩子的学习高度,一个认真负责的家长,能够帮助孩子们在学棋之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下,除去寒暑假集训外,孩子们每周上围棋课程的时间,通常在2-3小时,对于知识的巩固与练习很大一部分都在课下,而在之中暴露出的问题,家长们往往又是最先能观察到的,所以家长的主观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过去那种孩子上课上一天的情况不会出现了,家长自然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那么在孩子学围棋的过程中,有哪些情况值得我们家长注意,又该如何解决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
01 学棋过程中,家长应该警惕的几大现象
1. 孩子输棋没反应
围棋是包含有胜负的,并且由于其过程往往充满变化,从优势到绝境的转换往往在瞬间便可以完成,因此其对于人情感的牵扯作用是非常大的,初学者的孩子们因为被吃子或者输棋而落泪也是常见现象,在不断的胜负中,孩子们的抗挫力将不断得到成长。
但是作为家长我们也要警惕,抗挫力成长绝对不等于输棋没反应。
事实上,输棋没反应是一种对于胜负麻木的表现。
对于胜负麻木,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一方面孩子会认为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赢棋,从而丧失对棋的专注度,下出随手棋,陷入失败的循环。另一方面,对胜负麻木的孩子很难激发起努力的欲望,对兴趣也是一大打击。
这种时候,不妨给孩子放放水,让他赢几盘
经常观看职业棋手下棋的人不难发现,哪怕是身经百战职业棋手,输了棋也会非常懊恼,我们可以看轻胜负,但决不能不重视胜负,孩子们只有注重每一盘棋的胜负,才能更轻松地找到自己棋上的薄弱点,从而在不断的对局中取得快速进步。
2. 为了赢棋不择手段
在之前看职业棋手的记忆力有多强的案例里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故事:
在棋圣聂卫平给孩子们下指导棋的过程中(1对N),走到孩子一局棋面前时说“你这不对啊,这里是不是比刚刚多下了颗子?”
聂卫平经常参与活动,跟孩子们下指导棋
孩子当场就面露羞愧,所幸聂老也并未生气,只是严肃地教导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而在面棋过程中,或者是初学者与家长面棋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采取“取巧”的方法去赢棋,如果出现这些现象,那么家长一定要认真对待,这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是万万不可行的。
在围棋的第一课里老师们就会强调“落子无悔”,这是围棋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关乎到孩子棋力的成长,更关乎到一个健全人格的养成。
在围棋的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等等不可预期的因素带来的结果,都是孩子们成长的养料,而通过不择手段去赢棋,与围棋根本的精神相悖,因此是一定要“发现即杜绝”的。
3. 复盘胜
在复盘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会表示“我只要下到哪哪对手还不是被我吊着打”、“我只是不小心看错了”之类的话,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复盘胜”现象。
复盘胜,就是孩子不能够正视自己犯的错误和毛病,如果这种现象频繁发生,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对此我们不妨观看职业棋手周睿羊是怎么形容自己低级失误的。
“这盘棋的失误让我无地自容”。
周睿羊九段还附上了自己失误的棋谱,虽然低级,但他十分重视
尽管如此,周睿羊还是大大方方的把这盘棋分享了出来,而不是简单地当没发生过,正是因为能领悟自己失误的低级,能知耻而后勇,才能不断地变强,改变这种现象。
进步的首先一步,其实就是正视自己的失误。
4. 只看不练
这点其实非常普遍,在学棋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在课上老师的教导下,都觉得已经牢牢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就不当回事了,等真到考试或者对弈的时候,根本无法将这个技巧应用于实战,甚至说根本就不记得这个技巧了。
只看不练的“坐禅”,对围棋学习是没有帮助的。围棋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加深理解的智力运动,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孩子们才会对技巧的运用更加融会贯通,计算力等围棋所需的关键能力才会越来越强,学棋的效果也才会越好。
02 我们该不该选AI棋盘?
大多数家长自己本身也不会围棋,面对种种情况往往也是手足无措,那么如果孩子不幸出现上述情况,我该怎么做呢?我们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 寻求老师的帮助
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是非常有助于帮助家长们解决问题的。对于聂道的老师们来说,尽管每个老师都非常忙,但老师们也都十分乐意去帮助家长们解决问题。
“不怕不会,就怕不问”。
某次聂道之星采访中,家长对于聂道老师的评价
不论是上述情况,还是更小众的家长们碰到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的问题,都可以直接询问老师,而聂道富有经验的教师们往往也会给出极具专业性的解答。
比如,孩子下棋老哭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很简单吧?但是聂道的老师们就会分析孩子哭的原因是什么,并给出相关的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原因,老师们的处理方式也会截然不同,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
所以家长们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尽管放开了问,聂道的老师们一定可以给予耐心的解答。
2. 陪伴孩子养成好习惯
学围棋不仅学的是棋力,更会带给孩子们好的思考方式、人生道理、处事方式。
家长们是否精通围棋并不关键,但对孩子的关注至关重要。比如当孩子出现怠惰、或者下棋采取“取巧”方式时,家长能不能第一时间注意到,并给予纠正,这是十分关键的。
一个关注孩子、陪伴孩子的家长,和“大撒把”式的家长,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当代教育中,家长的作用往往被认为是不可忽视的
家长更需要做的是监督,陪伴,你的鼓励才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就算对围棋了解有限,我们也可以陪伴孩子,培养他懂礼仪、不怕挫折、勇于前进的优秀品质。
3. 遇到不好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最近有一句话很流行,那就是“孩子是家长内心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发展,很大一部分映射着父母对于问题的处理方式,而当一个孩子在下棋的过程中出现不好的现象,父母的态度就至关重要。
是“严肃批评”、“睁只眼闭只眼”还是“放任自流”?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将是截然不同的。
遇到不好的现象,家长们一定要第一时间发现,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如果不懂得方法可以联系老师商讨,但一定要加以重视,围棋体现着一个人的品德,纠正不好的现象更有利于孩子们向上、健康的发展。
4. 主动了解围棋(可选)
越是了解围棋的赛事、升降段、方式技巧,就越能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到孩子们,实现棋力的稳扎稳打,从世界冠军们的学棋经历来看,很多世界冠军的背后,都有一个懂棋的家长,自己懂棋,自然能够多帮到孩子一些。
当然这一点也并非必选项,有是最好的,没有也可以多请教老师,让老师给予专业的帮助。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围棋体验课或备注集训参与报名
(有转载需求的媒体,请联系公众号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