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出来的颜体入全国展,被评:取法乎下?

文化   2024-10-09 20:03   江苏  

点击名片,”“王氏书画家园”,不再错过精彩文章


杨秋放 河北 楷书王维《赋得清如玉壶冰》中堂
评委点评
杨吉平(山西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副院长兼书法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这件楷书作品有取法乎下的取向。楷书的取法当然应以唐楷魏碑为正宗,所以卫俊秀先生有“不学颜便学魏,不学魏便学颜”的说法。而杨秋放的这件楷书无疑是今人影响而学清代馆阁体的作品,显然不值得提倡。
该作品写在处理过的熟纸上,通篇乌漆墨黑,几无飞白。当然,笔者此处的取法乎下说的是作者的审美取向,而不是说他无视传统。从作品的点画看,作者取法唐楷的痕迹是明显的,颜体味道很浓;点画的厚重及方笔的使用又明显有魏碑的特点;但其结字与审美风格则在清代以下。其显著的特点是夸张式地缩短笔画,将字形处理成头重脚轻状。古人也有这种写法,但古人做到了笔短意长,而作者的字则是笔短意短。总体而言,其浑厚饱满的特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的行书落款秀美舒展,但风格与楷书正文似乎差别过大,建议两者风格逐渐往统一方向走。
局部
薛元明(中国书协书法评论与文化传播委员会委员):
从作品的取法和求变来看,作者已有一定的功力。在继承与创新之间,有了个性化的尝试。读书写字能有寸进,皆非易事。该作主要取法颜鲁公,在笔法上又吸收了汉简中“刷”的感觉,追求稚拙夸张之趣,在字形处理上,总体恪守方正之姿的同时,以一二笔画营造局部之变。有些字形似颜非颜,比较成功,值得肯定,如“玉、不、含、外、虚、似、庭、凌、夫、尚”等字。从第一行的两个“冰”和“水”的求变来看,作者的应变手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样可以嘉许。但是求变无法一蹴而就,难免会存在一些不足,故而在此与作者共同探讨交流。
一是“”的笔法导致钩画的细弱,如“藏、丹、同、绮、明、净、月”等字,笔画粗壮,钩画极为细小,极不协调,应该适度调锋,保持钩画的饱满有力。笔法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转折处理不理想,如“抱、向、君”等字不伦不类,可以进一步揣摩。二是字形的局促,如第一行“里”字,第二行“丹”字,“照”字四点太小,头重脚轻,极为失衡,第三行“净”字右下太小,第四行“晓”字左右不成比例,“镜”字“日”部太小,致使中宫紧狭,撑不起来,“宵”字上下比例均匀,“月”部稍上一些更佳,“暎”字借用魏碑之法,却显生硬,第五行“萤”字右“火”部撇画太斜,使此处留空太突兀,“书”字“日”部太小,难免局促。
作者要想找到求变的突破口,建议读一读《自告身帖》,虽是伪托之作,然字形随意收放,大小不一,楷书能够做到自然生发殊为不易。再者,可以观摩金农晚年“漆书”,同样是大小自如,磊落跌宕。作者考虑求变,如果只在求趣上实施,始终不脱离颜字正方框架,无疑是存在一定限制的。当然,如果摆脱了字形的限制,在笔法上会更自在、自然一些,但彼此间的关系则是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面目必然一新。




点亮“在看”和“赞”,让更多人看到

大家都在看



评论全开,请发表你的观点!

王氏书画家园
一个专门分享书画教程的学习平台!点关注,不迷路。V:1825201522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