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民国著名的二胡音乐家,也是正一派道士,一生创作出《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脍炙人口的曲子。他一生身世悲惨,贫穷多舛,但他却有着一身的硬骨头,不畏强权,刚正不阿。
图 | 阿炳像
身世悲惨,备受冷眼
阿炳的身世确实是比较悲剧的,这也是造成他双目失明的本质原因。阿炳的父亲是道士,母亲是封建家族的寡妇,他从出生开始便被标上了私生子,野种的标签。阿炳的父亲华清和是无锡雷尊殿道观的主道士,虽然是出家之人,但华清和却是个音乐奇才,无论什么乐器,在他手里,便能够弹奏出天籁之音。附近的百姓遇上风水、算命之类的事,必定会去找华清和。他每次做完法事后就会表演乐器,弹奏乐曲,由于他的曲子婉转动听,所以附近的百姓都会来围观欣赏。
当时阿炳的母亲已经嫁人生子,可是命运不济,丈夫早逝,孩子早夭,留下她一人守着整个家。她本想跳河自尽跟随丈夫儿子而去,却无意之间听到了华清和的乐曲,顿时被其婉转的韵调所吸引,待到看到华清和本人,更是对其倾心不已。很快她便向华清和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华清和一开始自然是震惊不已,一来自己是道家之人,二来对方又是个寡妇,若是相处一处,必然要遭人非议。但阿炳的母亲依旧没有放下对华清和的心意,慢慢地华清和也喜欢上了她,最终他经过思想斗争决定不能为了别人的眼光而放弃自己的真爱,不顾一切和她走到一起。
寡妇和道士结合,自然是免不了别人的唾骂,流言似飞箭,伤人于无形,最终阿炳的母亲在前夫家的逼迫和言论声讨之下选择了自杀,而阿炳则跟随着华清和在道观生活。为了能够让阿炳生活在没有阴影的生活里,华清和一直以师父的名义抚养着他,但流言始终是没有止住,从小到大的阿炳时常忍受着众人的白眼,被同伴嘲笑是私生子,遭到同伴的排挤,整个童年都在不愉快的自卑阴影中度过。
知晓身世,自暴自弃终成瞎子
虽然从小生活在被嘲笑的阴影中,但幸好有华清和的关爱,阿炳的生活才没有一直笼罩在悲痛之中。阿炳在道观跟随华清和修行的同时也学习拉二胡,为了掌握好二胡,阿炳总在每天早晨就起身练习,他用过的琴弦上常年粘着干涸的血痕,手指也被拉出厚厚的老茧。由于勤奋刻苦,年仅18岁的他初次登台表演就受到了附近百姓的喜爱,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小天师”,被尊称为无锡道教音乐界的天才。而阿炳也因高超的二胡技艺渐渐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追捧。
本以为阿炳的生活能够就此一路好转,但就在两年后,华清和突然病倒,临终前向他坦白了事实,告诉了他身世,知晓真相的阿炳内心顿时崩溃,原本他以为那只是流言,却没想到自己真是道士和寡妇生下的孩子,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在办好华清和的丧事后,阿炳选择封闭自己,他从此闭门谢客,不再登台表演二胡。内心高度敏感又自卑的阿炳开始选择了放纵自己,他想要让自己沉醉下去,不要醒来。他开始吃喝嫖赌,甚至抽食鸦片来麻痹自己,排解内心的痛苦。1927年,阿炳终因纵情声色和吸毒过度而导致右眼失明,左眼半盲。再加上他挥霍无度,很快家财就败得一光二尽,他自己也被赶出道观,沦落街头。
迫于生计,拉二胡谋生
为了生计,阿炳不得不靠拉二胡卖艺为生,从此在音乐界上没有了天赋异禀的小天师,只有一个凭着拉二胡为生的瞎子阿炳。失明之后的阿炳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却没有因贫穷丧失了气节,而是靠着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不为权贵而折腰,不为贫穷而失了良心和正义。
当时在无锡有个地主奸污了家中一个13岁的丫鬟,阿炳知道这件事后,义愤填膺马上把这件事汇编成曲演唱,向众人揭露地主的罪行,激起民愤,吓得那个地主连忙逃往外地,不敢回家。
除了不失自己的正义心,阿炳也没有因为贫穷就选择向权贵低头,国民党军阀汤恩伯要阿炳给自己的姨太太唱生日堂会,甚至许下重赏。然而阿炳并没有答应,反而一口拒绝,遭到毒打。很多人在权贵面前都会选择忍让,可是阿炳却并没有退让,被打后他很快就编出了唱词,在街头拉起二胡痛骂汤恩伯。抗战期间,无锡一个叫章士钧的人当了日本人的汉奸,阿炳知道后义愤填膺,编词痛骂,后来汉奸被杀之后,阿炳更是编了一首《汉奸的下场》沿街传唱。
图 | 阿炳故居纪念馆
阿炳虽然靠拉二胡卖艺为生,但他不畏强权,心性高洁,获得了无锡百姓的一致称赞,人们更是称他为三不穷,即是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这确实也是阿炳刚正不阿的体现。
坦坷到头,留下绝唱
阿炳这一生是悲惨的,身世坦坷,人到壮年却不甚双目失明,成为瞎子,民国36年,他又不甚肺病发作,不得不卧床在家,无法到街头卖艺为生,为了生计只得在家中修理胡琴,以此度日。晚年的他生活非常艰苦,可谓是度日如年,1950年阿炳病逝,享年57岁,用传奇的经历结束了他的一生。
阿炳这一生对于二胡的造诣是非常高的,他用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悟,创作出了名作《二泉映月》,用自己的痛苦传唱出天籁,成为二胡乐曲的传世绝响,《二泉映月》将永远成为人们无法忘怀的音乐,而阿炳亦成为人们眼中那个传世绝伦的人物。
点↓“阅读原文”有更多二胡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