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华野实力更强,为什么毛主席让邓公出任总前委书记?

情感   2024-11-10 22:02   湖南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六十万对八十万,优势在我。”这句《大决战之淮海战役》里的台词,如今已成了一个梗,不管在哪里出现,效果都直接拉满。

不过话说回来,在淮海战役中,国军的确是精锐云集,也并非没有取胜的机会,只是最后他们败给了实力更强的人民军队。

在解放军这边,中野和华野共出动了60万人马,同样也是豪华阵容,还有粟裕这个战神级别的人物存在。

那么,在如此重要的一场决战中,为何主席要任命邓公为淮海总前委书记呢?

客观来说,在参与淮海战役的两大野战军中,华野实力要更强。华野当时出动了16个纵队,有40余万人投入战斗,不仅人数上占优,质量上也是领先。华野有一个特纵,下辖4个炮兵团、1个工兵团、1个骑兵团、1个坦克大队。

打黄维兵团时,华野前去支援中野,陈老总了解完两边的情况后,感慨道:你们(华野)一个山炮团的炮弹,比中野的全部家当还多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野为了全国战局做出了重大牺牲。挺进大别山让中野元气大伤,重武器基本上损失殆尽,等从大别山撤出时,主力部队只剩下了5.86万人。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有所好转,但淮海作战时中野也只有10多万人。

有这一番明显的实力对比,按照常理,总前委书记应该由华野的人担任,那为何最后成了邓公呢?其实看看总前委每个人的职务就能明白。

淮海总前委由五人组成,分别是邓公、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其中邓公、刘帅代表中野,粟裕、谭震林代表华野,而陈毅则是两大野战军都兼顾的人。

很多人或许会反驳,陈毅不是华野司令员吗?他的确还在华野挂职,但其实很早之前,他就不再具体负责华野的事了。

1948年4月,城南庄会议召开,此次会议的一大主题就是落实好陈毅前去协助刘邓之事。陈毅听完人事调动的安排后,当即表示服从,而粟裕却非常维护陈毅,直言华野离不开陈军长。

主席从全局进行了分析,说陈毅去中原局任职只是暂时的,等那边的事情协调完毕就会回来。粟裕见此不好再说什么,最后只有一个请求,让陈毅在华野这边的职务继续保留。主席同意了。

会议结束不到一个月,陈毅就率领4700多名华野干部前去中原局工作,此后虽然名义上陈老总还是华野司令员,但基本不怎么管华野的事务了。

他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放在了增强中野之上,当时他还有一个职务——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两大野战军有什么需要协调的地方,陈老总一出面就能迅速解决。

从整体来讲,陈老总去中野工作是有利的,但从个人来讲,他这个原来的华野代表人物就无法出任前委书记了。毕竟他还是中野副司令员,他来当淮海总前委书记的话,那就形成了他与邓公、刘帅互为上级,又互为下属的场面,到时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到底该听谁的?

这样光是争论就要花去大量的时间,搞不好还得来回请示中央,所以为了工作能顺利推进,就不便让陈老总来担任总前委书记。

华野另外两人也是因为职务的问题难以出任书记,两大野战军级别上是一致的,华野强归强一些,但总不能说高中野一等吧?所以时任华野代司令员的粟裕和时任华野副政委的谭震林就没理由比中野司令员、政委站得高。

更何况粟裕这个有资格争一争的人性格极为谦逊,早年就有二让司令的事迹,淮海总前委成立前,粟裕又给中央发电报,表示希望由中野的领导来担任总前委书记,进行统一指挥。

这样一来,总前委书记只能是从中野里面选。

而中野的两位首长中,也是邓公要更为合适,一方面,总前委成立时,邓公所在的位置离战场接近一些,对形成统一指挥有利。

当时刘帅带领中野二纵、六纵在豫西作战,离开华野比较远。而邓公和陈老总则率领中野另外的四个纵队距离郑州、开封较近,更容易跟华野靠拢。也就是说,邓公所在之处算是三部的中心点,无论情况怎么变都能更快地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邓公是政工战线上的优秀干部,不管是抓思想,还是扩充队伍、搞后勤这些方面,他都能做得非常出色。

刘帅主要长处在于军事,邓公在大局观、统筹等方面更有优势,淮海这样一场战略决战,需要关注的点可不仅仅是两军的正面交锋,后勤也是重中之重。

陈老总在战后就说过:这是一场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事后统计,有超过500万民众参与了支前,如何把这么多人运用好,是很考验水平的。邓公长期处理这方面的事务,当然更让中央放心。

还有一方面,如果说军内职务,邓公这个政委与刘帅司令员是持平,但说到党内职务,那还是邓公要高一些。在中原局里,邓公是书记,刘帅是委员。我党的原则是什么?党指挥枪嘛。

所以综合来看,邓公出任淮海总前委书记是理所当然的事。

当然,我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更重要的是上下一心,无论是前线指战员还是支前群众,还是幕后那些默默付出的人等等,他们的目标就是打倒反动派,建立起一个新的中国,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英雄!

故里梦长安
睡前读读历史,梦中自到长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