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哪4位国军高级将领要率部起义,却不慎泄密牺牲?

情感   2024-11-09 23:33   湖南  

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曾叹息过一句“天下何人不通共”,他的无奈,透露出的是那个年代的人心所向。一开始国军占据着绝对优势都有不少将领阵前起义,到了局势翻转时,起义部队更是络绎不绝。

但国民党毕竟还是有些死硬顽固之人,起义这种身在敌营之中的壮举并非万无一失,搞不好也会让自身陷入死局,比如说这四位国军高级将领就非常可惜。

如果他们能成功,对全国的解放大业都是有帮助的,奈何.....

一、陈仪

陈仪早年跟随过直系军阀孙传芳,担任过五省联军第1军司令、浙江省省长、19军军长,在投向革命阵营前就已经是实权人物。

在北伐战争中,陈仪看清了形势加入国民革命军,被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后来他并不属于军方大佬,但却是地方大员。

他曾长期主政福建省,日本战败投降后又被派去接收台湾省,担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集军政、立法大权于一身,那时他基本算是台湾省的“土皇帝”。

不过由于“二二八事件”,陈仪被撤去了在台湾省的职务,返回大陆后又于1948年8月开始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这个事件节点,国民党败势尽显,为了能减少伤亡,我党开始大力走统战路线。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开导,陈仪想通了跟着蒋介石没出路,便决定在浙江举行起义。但是,坏就坏在他看错了人。

汤恩伯是国民党军队的派系首领之一,而他的恩人除了蒋介石外,还有陈仪。

早年汤恩伯落魄之时,是陈仪资助汤恩伯读书、让汤恩伯在麾下任职、将自己义女嫁给汤恩伯、汤恩伯仕途受阻时,陈仪也利用自己的关系为其疏通,可谓恩同再造。

以往陈仪跟汤恩伯的关系非常好,所以陈仪起义时就决定拉上汤恩伯一起,这样我党解放浙江、上海时就能省很多力气,陈仪也算是立下了一件大功。

结果汤恩伯对蒋介石实在太过忠心,表面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却把事情捅了上去。因此陈仪遭到了逮捕,先是被囚于衢州,后辗转到了台湾基隆要塞。1950年6月18日,陈仪被杀害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二、黄樵松

黄樵松出自冯玉祥的西北军,跟高树勋的关系极好,内心一度非常反感内战。在抗日战争中黄樵松非常拼命,台儿庄战役时立下了大功获得青天白日勋章。

南阳保卫战时他也抬着棺材上战场,当时所有友军都撤退了,他一直孤军奋战,直到接到战区司令的命令,才率部突围。

日寇投降后,黄樵松担任了30军副军长,奉命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邯郸战役由此爆发。当时国军进攻部队有30军、40军、新8军,结果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被俘,新8军军长高树勋起义,只有30军少量残部逃出。

后来的临汾战役,30军麾下一个旅又被全歼,如此种种让黄樵松内心无比痛苦,他非常怨恨发动内战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想再看到部下枉死,因此告假回乡不愿打仗。

30军后来改编为整30师,划到了胡宗南第一战区麾下,1948年初整30师师长鲁崇义另有任命,就极力推荐黄樵松来接任,无奈之下黄樵松被迫“出山”。

同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解放军逐步向太原发起合围,蒋介石虽然不喜阎锡山这样的地方实力派,但更不希望他被解放军歼灭,于是就下令胡宗南派部队去救。

胡宗南很明白太原已是孤城,嫡系是坚决不能派过去送死的,所以就让“杂牌”整30师前去。黄樵松很抗拒,称病不去,但胡宗南直接派人到病房下令,同时黄樵松的老上级孙连仲也打了电话过来,无奈之下他只好去了。

整30师空运到太原的前后,番号又变回了30军,迷茫地打了几仗后,黄樵松愈发没有战心,在这关键时刻,他的至交好友高树勋来信,邀他共举义旗。黄樵松思考过后同意了。

太原当时是阎锡山苦心经营的老家,城防坚固,如果黄樵松能成功,解放军就能减少很大的伤亡。可惜黄樵松命部下27师师长戴炳南准备时,戴炳南却把事情报告给了阎锡山。

最终黄樵松与前去联络的华北八纵参谋处长晋夫于11月27日被枪杀于南京江东门外中央军人监狱刑室。

三、李玉堂

李玉堂是黄埔一期生,抗日名将,第三次长沙会战,他率领第10军硬搓日寇,取得了一个巨大胜利,因此麾下三个师都获得了“飞虎旗”,这是中央军里首支荣获“飞虎旗”的军队,此后第10军也常常被称为“泰山军”。

不过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不被蒋介石重用,虽然名义上是徐(州)兖(州)绥靖区司令官兼整24军军长,但实际管辖地区只有个兖州,麾下能打仗的部队也接连调走,最窘迫的时候手上只有两个保安团。

1948年山东局势动荡之际,蒋介石才把霍守义12军调给了他,然而在同年7月,李玉堂和霍守义双双被俘。

这一次李玉堂很聪明,他隐瞒身份装成士兵混了过去,后来又找到机会逃跑,费了一番心思才抵达徐州。只是这样的忠心没得到蒋介石的安慰,还换来了“永不叙用”的撤查令,这对李玉堂是个极大的打击。

直到1949年蒋介石下野,李玉堂才得以担任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麾下的高级参议,广州即将解放之时,李玉堂又跟着薛岳跑到了海南岛。

此时的他身兼多个要职: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东路军总指挥、32军军长,已经掌控了不少武装力量。

这时只要能把李玉堂争取过来,我党解放海南之时就能更加容易,因此由李玉堂妻子陈伯兰的哥哥陈石清充当联络人,解放军与他搭上了线。

李玉堂本来也准备起义了,但因时机不成熟且联络不畅,就没能顺利按计划行动。而解放海南的进程实在太快,都没用他起义,战就差不多打完了,所以最终李玉堂带着32军部分残兵撤往了台湾省。

到了台湾,李玉堂的职务就被撤销,后来他的妻子与共产党联络的事被人抓到了把柄,两口子就被抓了起来。负责此案的审判长钱大钧认为李玉堂毕竟没有起义,所以就按“知匪不报”的条例判了李玉堂7年徒刑,后又增加到15年。

结果蒋介石在看到卷宗时,特意在上面加了个“耻”,这个字就要了两条命。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及其夫人陈伯兰被押赴台北碧潭刑场执行死刑。

李玉堂的死争议还蛮大的,198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理由是他已经准备起义,但因为战事变化而中断了联络。

但2004年台湾省政府也发表了为“李玉堂将军及夫人陈伯兰沉冤昭雪并颁予‘恢复名誉证书’”的启事。

所以就很耐人寻味啊。

四、沈彝懋

此人不是上场作战的将军,但却是海军的重要人物——“昆仑”舰舰长。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起义舰艇很多,但基本上是几百吨的小型舰艇,作用较为有限,而“昆仑”舰排水量在三千吨以上,如果能加入到人民队伍中来,那后面解放东南沿海岛屿时就会顺利很多。

“昆仑”舰上有一些人是我党秘密打入的地下党,其中包括了沈彝懋的儿子沈勋。1949年春节前,“昆仑”舰赴台湾执行任务返回上海,陈健藩接受党组织指示,向沈彝懋表明身份,告诉他“你的儿子沈勋也是共产党员”,并给出3条路由沈彝懋选择:

  一是跟随老蒋一条路走到黑,二是开始参加地下工作,三是做民主人士,掩护陈健藩在海军的行动,不当叛徒、不泄密。沈彝懋选了第三条,后来他也同意了起义。

1949年4月4日,本来“昆仑”舰上下都决定在这天起义,但好巧不巧,当天该舰就接到了多项任务,要护送上海海军机械学校的200多名师生撤往福州、要将原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的棺椁运回福州安葬,同时还秘密装载了500万两黄金运往台湾。

为了保护这批黄金,桂永清还指派了一个陆战队警卫排约40人上船,这就使得起义计划搁浅。本来有一部分船员意志就不坚定,这时间一拖长,副舰长、轮机长、航海官等人就不愿意起义了,有人还偷偷向桂永清的人告了密。

“昆仑”舰到达福州马尾港后,陈健藩组织了一批人离开,由于沈彝懋、沈勋父子被重点监控,他们没能顺利走脱,最终遭到逮捕,1949年11月被杀害于高雄左营桃子园刑场。

更可怜的是,沈彝懋在海军军官学校就读的另一个儿子沈白也在学校被捕,杀害于厦门。后来沈彝懋被大陆追认为烈士。

这几人本来都在重要位置,若起义成功可以减少很大的伤亡,实在可惜啊。

故里梦长安
睡前读读历史,梦中自到长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