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公一生有三起三落,最后一次起是在1977年,这个时间节点是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或许很多人以为,没有了“四人帮”,压制邓公的阻力消失了,他复出登上高位是轻而易举的事。
但现实并非如此,当时还有一股力量站在了相反面,就比如说时任副总理的陈永贵。在邓公复出之前,陈永贵多次找到华同志说:华主席,你可千万不要把邓小平“解放”出来,不然别人会说我们背叛了老人家。
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永贵是没能看清楚时代发展趋势的。他不希望邓公再出来工作,但陈云、王震、李先念、叶帅这些老同志都认为邓公能更好地将公务梳理清楚,因此他们大举支持邓公,最后邓公也得以成功复出。
邓公的职务是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的,而会前陈永贵对邓公说了这样一番话:想不到我们又能在一起工作了,小平同志,这回可要吸取教训了啊,否则还会犯错误的,你的年纪也不小了,就别折腾了,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吧。
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想邓公此后不要再插手政务。邓公听后也不恼,脸上带笑地回了句:以后还得你多多指教呢,永贵同志。
陈永贵没有看出邓公的好意,以为这是个乘胜追击的机会,便接着说: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一切困难都能够克服,虽然主席已经去世了,但还有他的光辉著作、他指定的接班人在嘛。
这种说法是在附和华同志提出的“两个凡是”,殊不知,邓公对毛主席精神有另一个角度的理解。邓公见会议没有开始,又不想这次讨论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便把陈永贵拉进了一间小会议室。
邓公为陈永贵和自己都点上一根烟后开口:永贵同志,说到学习毛主席著作,我们可能都不如你,那我请教一下,你说毛主席精神里,哪两条是最重要的?
陈永贵一时没想出邓公背后究竟有什么含义,所以连抽了几口烟没有说话。邓公笑笑,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觉得,毛主席精神里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陈永贵点点头,算是认可了邓公的话。
邓公接着又说:“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一些同志根本没有弄通毛泽东思想。以为背诵语录,高喊口号,背得比别人熟,喊得比别人响,真是这样吗?
你看那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在这方面做得少有人比得上,但他们实际领悟到了毛主席的思想吗?所以只背诵一两句语录,只言片语说几句毛主席的话,那不叫听毛主席的话,你明白吗?”
陈永贵文化程度并不算高,理论知识方面肯定不如从红军时期就开始搞政治工作的邓公丰富,所以他找不出反驳的角度,只能支支吾吾回答了几个“明白”,就草草结束了对话。
复出后的邓公开始推动全面经济建设以及审查历史旧案之事,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真理标准”取代了“两个凡是”,开始成为路线的指导思想。
随后邓公推出的政策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大冲击,陈永贵就非常不理解,他心里有一个很大的疑惑,这样搞下去,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说到底这跟邓公所说的那句话很像,陈永贵并不算真正理解毛主席精神,他在大寨搞农业非常出色,是农民的先进典型,主席曾经称赞过“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但是陈永贵的短板也很明显,他没有受过系统性的教育,眼光和思维有些落后,他学习了很多毛主席著作,但仅限于字面理解,没办法深入理解和运用。
1975年毛主席提议让他担任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而他上任后没有考虑土地、降雨、日照等情况,就在多地推行过大寨经验,这使得大部分地区收效甚微,不少人颇有怨言。不顾实际去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这就是没有做到毛主席大力提倡的实事求是。
陈永贵有自己的局限性,他无法理解邓公的所作所为,他倒也磊落,有不满就直接说了出来。1980年1月15日,国务院的会议即将结束时,陈永贵就先走到了休息室门口站着。等会议结束,他连忙招呼邓公进入休息室商谈。
邓公已经猜到了陈永贵有话要说,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进去了。在邓公点烟的功夫,陈永贵如“连珠炮”般发问:
小平同志,最近你天天开会,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我感觉有些不妥。我想问一下,你究竟还执不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究竟还要不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还算数不算数?
邓公笑了笑,随即用很严肃的语气对陈永贵说:你以为现在还是“四人帮”在台上的时候吗?你提的问题这样可笑,你的想法如同三岁的孩子一样幼稚,以后提问题之前,先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看自己是不是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做的吧。
陈永贵没想到邓公会这样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据他后来回忆,当天邓公的笑让他感觉很有压力。邓公在他楞在当场,就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要服从党的纪律和领导,就如当年我们都服从一样。如果背着组织想搞些阴谋,那就不是共产党员会做的事,处理的方式也不会用党内矛盾的处理方法,而是用刑法来处理。说完,邓公就走出了休息室。
邓公曾经多次跟陈永贵交流,可对方没有听进去,所以他已不愿再浪费时间。陈永贵是出色的基层农业人员,但站在国家领导人这个角度,能力就有些不匹配了,当时很多中央领导人都是持这个看法。
在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背景下,陈永贵已经明显跟不上,所以他在1980年9月主动提出辞职。
1983年,陈永贵还是想为国家做些什么,便给中央写信表达了自己这个想法。组织很快任命他为北京东郊农村顾问,继续在农业上发光发热,这倒也贴合陈永贵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