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耗者的典型思维逻辑是什么?如何成为内耗的主人?

乐活   2024-09-08 17:38   广东  

内耗者通常拥有几个典型的思维逻辑:

1.喜欢回味过去

不断的无法停止的回味过去,其目的是撬动大脑潜意识杠杆,以为只要不停回忆过去就能逃避现在。这样的思维模式让人停滞不前,无法面对当下,也不会发生改变。

2.缺少社交、视野和经验

适当的独处有助于独立思考和总结复盘,但如果长时间缺少社交和沟通,缺少了情感和信息的流通,就容易导致思考过度,从而,注意力聚焦于风险当中,更多思考负面消极的想法,因为没有流通而陷入「猜测——风险」的简单负面循环,导致越来越消极甚至抑郁。

3.生活缺少吸引力和期待

生活没有意义,没有想做的事,没有想见的人,很难兴奋、提起热情。没有构建起「意义」系统和网络,人会被无意义感吸附,陷入内耗、空虚,甚至虚无状态。

分析「内耗体质」,找到为什么如此的本质,也便找到了方法改变或替换原来的“本质”,从而改变生活认知和轨迹,能够掌握所谓的“生活”里原本就属于自己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一起探索之旅开始!

内耗者也许有着这样一种体验:

当内耗发生时,总能感觉到有什么说不清的认知或情感干扰着自己。于是要得到的东西,要企盼的人和事好像总差那么临门一脚就“过去了”。而恰恰那临门一脚的“没成功”,导致自己已经无法“退一步”,无法在退回一步的平台中得到安定,不断徘徊在抱怨和自我谴责、自我怀疑中……

例如心里想跟父母争吵,却因为什么阻挡而没有最终采取行动。例如没有向领导表达自己心里的想法,导致工作内耗、心不在焉。又例如在分手之后发现自己犯的错,无法接纳这份错误,在分手后失去了自我承认的能力。

于是开启回忆过去的模式:回忆过去的美好,企图“一切没有发生过”,借助过去的力量弥补现在的“受伤”。


极少的社交经验导致没有信息和能量流动,反复加强内耗机制。对生活缺少期待,觉得一切都没有吸引力,待在虚无的世界里。

但人是群居动物,也是无法停止思想和思考的动物,不去进行社会化交换,内耗则不可避免。甚至要专门为此建立一套「对冲内耗」的机制。

下面,让我们勇敢思考、分析、面对自己,为自己建立有效的对冲机制!

——拥有面对的勇气、拥有一个有效的「方法论」

内耗时为什么总是回忆过去?因为现在已无法保持快乐了嘛!

回忆过去等于向过去借贷“甜味”,企图弥补现在的苦。而当下每一秒都在流逝,过去的“甜”能持续填补现在么?人们心知肚明。

每一个当下,事实上是每一个过去的总和,犯过的错带来了如今的“结果”。这些“结果”的背后是什么?


是人自己当初没有勇气,不够坚定。

一切都出于自己没有储备足够的、精准的和可靠的依赖——见识。

你没有坚定的拒绝,因此带来了如今的“悲惨”。你没有用心的“测算”,因此风险在如今暴露。

职场中因为没有正面跟领导提过自己的看法,领导不知道你这个人的价值如何,无法给你定位。

朋友、社交中因为没有透露过自己的底线和边界,他们对你也便“潦潦草草”。

感情中没有坚定、果断的勇气,吃了自我妥协的亏。

家庭中没有释放自己想要交流、平等沟通的主权意识和立场,只能被当“软柿子”捏。

自我相处中,没有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没有在重视的事情中实现过自律,得过且过,也必然带来凌乱与迷茫的对自我的认知。

而解决的办法听起来也足够简单:

进行过“最大成本”的投入,感受和经验其中带来的“最坏结局”。

例如跟不讲理的人冲撞,你能看见对方最大的应激反应,从而拓宽风险边界的认知。

用自己认为“害怕”的行动(客观上成本未必很大),去测试它将带来的你想象中的“会很严重”的结果,纠正认知偏差。

承担一切有可能带来的“后果”,哪怕仅是这样的勇气,都足以减少绝大多数的内耗——因为大多数的内耗并不对应实际的冲突,而出自你的妥协、臆想,从而由外界再平衡带来的“压力”。


——进行你的经验视野、深度与系统构建

全方位的社交包含了你对音乐、图像、书籍、思想、人与自然的能量互换。

当一个人的社交足够广泛、深度足够,那么理论上等于Ta已经与世界互联互通,内耗可以在流通中被消化,爱与美好也会在社交中传递……

你心中是什么,你将看到什么,也将得到什么——世界如你心中所想、所见。

拥有内耗体质,不代表你很差劲,也不代表你的生活不堪,它告诉你:你的一切,范围还太小、深度还不够、凝练还不够。

你只需不带偏见地,去经历,去增长见识,尽量地去认知全然的世界。


一切随之化解。

关于期待,一个人如何拥有期待呢?

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于足够多的“成功”带来了质量的改变,包括显性成绩、圈子、能力和精神品质……


你有多成功,就能有多少期待。有多少成功的原始资本,便有多少期待。你坐落的原点,镜像着另一头看不见的未来与憧憬。

也就是:你的心态如何,“未来”它就如何!

而当我们没有这些“成功”时,我们需要努力、行动以积累“量变引起质变”。当我们身处内耗陷入悲观、消极时,我们需要策略。

策略中,要认知到周期的存在。

你可以在任何时刻开始,用新的“自律”对抗过往的悲观和内耗认知。改变少,则对抗力弱,改变大,则能完全覆盖。

足够的改变,蜕变也不是不可能到来~

因此策略上,改变的总和代表着我们需要认知的“周期”。

这总和,它既指向了过去(内耗),也指向了未来(期待)。

从小周期覆盖短历史,带来小期待开始!训练自己,逐渐带来大的覆盖甚至完全覆盖,新认知替换旧认知,由新认知指导人生,获得重生。

因为理论上,对未知的探测力,理论上等于对过去的依赖。

打不碎过去,便无法期待和相信原本带着未知风险的令人恐惧的“未来”。

对未知的美好期待与对过去的信任一样重要时,重生的转折之机也就正式到来!

举个深刻的例子:

当一个人能够开始面对过去感情中自己犯的错,开始改变自己,Ta对自己的释怀力也就得到增加。Ta变好了,原谅了过去的自己,也将同时允许未来的自己可以“拥有美好”,Ta有所期待了。Ta允许自己现在变成更好的“过去”的自己,也就允许了未来的自己也能配得上好的恋人和恋情。

你发现了么?真正的转折之机,似乎并不在过去恋情的人身上,也不在未来恋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你自己才是主宰者”,觉醒了么?

于是,智慧似乎已从海底慢慢向上浮:

一个人要面对的是自己,不论自己是空洞、空虚、自信、自私、无私、悲悯、可怜、不够聪明、不够上进,都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从而在“自我”上,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个想法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你去尊重。

问题并不是阻碍,你想去做就去做,想自律就自律,想放纵就放纵,更别提拒绝、表达了。问题、认知都不是阻碍,顺畅的自我行为才是目的。


内耗是你自己与自己的博弈: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厉害的自己和平庸的自己……


你是你自己,你想如何便如何,便没有了内耗,便只有接纳和赶路!

让自己变更好
人生是迷人的,你也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