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开国大将中,这两人身份最特殊:红军时期都是主席的贴身之人

百科   2024-12-04 12:35   陕西  

我军开国大将共有10位,但并非所有大将军衔的获得者,都是直接在战场上负责战役指挥、立下赫赫战功之人。有一部分大将,具体的战功战绩并不突出,以谭政和罗瑞卿两人为最。大多数时间,这两人都是出任文职干部,较少参与指挥工作,他们在10位大将中确实是比较特殊的。在红军时期,谭政和罗瑞卿都曾经是主席的贴身之人,资历显赫。

谭政的从军经历,和开国元帅当中的罗帅十分接近,并且两人还近距离共事过。在第四野战军中,谭政和罗帅都是政工领域的负责人,罗帅担任野战军政委,谭政则当过副政委、政治部主任。四野大多数时间内,实际负责政工工作的是谭政大将,因为罗帅患有癌症多年,在东北时休假时间较长。

而谭政最特别的履历,就是1927年当过红四军前委秘书,主席当时是红四军党代表、前委书记。换句话说,就连文笔、逻辑思维过人的主席,当时也有专门的“笔杆子”,不是别人,正是谭政。将军这样的水平和经历,无疑令人佩服、羡慕,也正因如此,谭政在军政生涯早期就得到了首长的高度信任和提拔,后来的发展一直十分顺利,职务也很高。

我军三大起义中,秋收起义是由主席直接领导的。而秋收起义的早期干部里面,只有一个人在1955年被评为开国大将,此人就是谭政。如果讲“山头”的话,谭政的山头无疑是最大的。然而谭政大将又绝非是关系户:东北解放军能够发展成百万大军,跟谭政的政工工作、思想建设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就算早期资历再突出也不可能被评为大将。

谭政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军属于超一流水平。在我军建设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许多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性文件都是由谭政起草的,像1935年的《最后的一道封锁线》,1936年的《关于红军中新的政治工作意见》,1942年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1948年的《目前作战的政工动员》、《关于平津作战政治鼓动的指示》,以及建国后的1956年,《建军新阶段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等等重要文件,均出自谭政大将之手,主席对谭政有一句非常高的评价,概括了谭政的工作特点和出众能力:谭政就是“谈政”。说明他是天生的政工巨匠,大将里面唯一的政工干部代表。

另一位“特殊的”大将罗瑞卿。在军政生涯当中也很少直接到前线指挥。尽管在建国后,他曾长时间出任全军总参谋长一职,但并非传统的军事型将领。在井冈山时期,罗瑞卿出任过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主席的贴身护卫工作,是由罗瑞卿负责的。由于罗瑞卿是四川人,却有着1米82的大个子(其子罗箭接受采访时证实),主席十分喜爱这个一表人才、做事严谨的青年干部,一度与他形影不离。

罗瑞卿的保卫工作做得到位,主席非常满意,当面称赞过这位大将:天塌下来了,也有罗长子顶着哟!他在旁边站着,我心里就踏实。“罗长子”这三个字,就是红军时期从主席口中说出来的,一直跟随了罗瑞卿几十年,我军的高级领导人,都爱这样称呼罗瑞卿。与谭政大将异曲同工,有了这个早期经历,罗瑞卿的发展前途也是十分光明的。

不过罗瑞卿同样不是靠关系“上位”,大将心思缜密、处事得当,是非常出众的后勤干部。解放战争时期,罗瑞卿出任过华北第二兵团的政治委员,与杨得志、耿飚组成了大名鼎鼎的“杨罗耿”三人组,该兵团以战力强悍著称,是华北军区的拳头部队。上世纪50年代,罗瑞卿不光被评为大将军衔,还出任过国务院副总理,在十位开国大将中,他是职务级别较高的一位。工作分工不同,将领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也不一样,所以并不一定非得是能征惯战的“猛将”,才能够成为真正意义的“大将”。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战史堂
推送高质量军事战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