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这些方面走在前

时事   2025-01-03 14:34   北京  

改革开放勇争先,加速集聚新动能新优势
山东: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继续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亲切关怀指引前进方向,巨大鼓舞激发奋进力量,山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转化为担当实干的具体行动,稳扎稳打、踏踏实实,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奋力蹚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总投资94亿元,全长约7.75公里,是黄河上跨径最大、钢桥总长最长的公轨分层合建桥梁,2021年8月启动建设,2024年底主线工程建成。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供图

在2023年成功获批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基础上,2024年山东能源转型再获标志性成果:10月26日,随着国家电投山东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单体最大的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山东半岛南U项目全容量并网,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到10642.6万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愈益“绿意盎然”。同样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山东节能降碳取得明显成效,2023年全省能耗强度下降6.7%,“十四五”前三年累计下降15.8%、好于激励性目标时序进度;2024年前三季度,能耗强度下降5.7%、碳排放强度下降3.5%,分别高于全国3.2个和1个百分点,成功争取纳入国家首批8个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摆脱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路径,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自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来,山东抢抓机遇、系统谋划,构建完善‘1+2+16+N’规划政策体系,创新建立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要素保障、评估督导工作推进体系,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速集聚,蹚出富有山东特色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据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介绍,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4年好于全国,2023年增长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三,成为北方地区唯一拥有3个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的省份。2024年前三季度,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工业、消费、投资等主要指标均好于全国,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在稳定全国经济大局中发挥了“挑大梁”的关键作用。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激发动力引擎
2023年,山东省新增6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3.2万家以上,产值占比突破51%、首次实现过半。截至2024年9月底,全省已经培育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37个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7%、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
突出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构建“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支持崂山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新获批建设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1家。成功创建高速列车、燃料电池、盐碱地综合利用3个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布局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66家、总数达471家。
突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印发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省级科技创新投入连续3年超过145亿元,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每年组织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项目、60项左右重大产业攻关项目,涌现出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商业化柴油机、深地资源智能安全高效开采装备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突出创新企业培育。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出台科技财政金融协同服务企业创新发展20条措施,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4.5万家,35项成果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其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占比达到88.6%。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根本支撑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山东花大力气优化调整石化、钢铁等重大生产力布局,统筹要素资源谋划推进重大石化项目,加快建设沿海钢铁基地,全省钢铁产能沿海占比突破53%。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2.2万个,2024年1-9月技改投资增长9.5%,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6个百分点。
立足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山东突出抓好4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总规模达到3.48万亿元,千亿级集群达到10个。实施“头雁领航”行动,支持45个支柱型雁阵集群、96家“头雁”企业发展壮大。
山东还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深入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济南、青岛、烟台三大未来产业先导区,聚焦“元宇宙+”、生命科学、深海深地深空等重点领域重点打造省级未来产业集群。研究制定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提速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海信国芯等项目获得国家支持。
全力扩大有效需求,释放内生活力
强化项目投资支撑,成为山东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体完善项目谋划招引、落地建设、要素保障、服务督导体系,每年谋划实施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2023年完成投资2.8万亿元、超出年度计划2400亿元。
2024年,聚焦“两重”“两新”,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512个、资金382.9亿元;加快推进333个增发国债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03亿元、支持2400余个项目建设。同时,高水平打造交通强国省级示范区、省级水网先导区,高铁营运里程达到3047公里、比2022年底增加601公里、居全国第一位。
促进消费扩容提质领域,深入开展“山东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推出商贸、文旅、住房“三个十条”以及提振扩大消费40条、促进消费持续向好20条等支持政策,2024年1—9月,发放消费券2.43亿元、拉动消费6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举办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出旅游住宿业高质量发展20条、加快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16条等针对性措施,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沿着黄河遇见海”等活动,2024年1-9月接待国内游客6.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431.9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3.2%。
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山东更是不遗余力。实施高水平工业技改、多领域装备更新等六大工程,配套落实22条政策,统筹安排166.3亿元财政资金加大支持力度,2024年1—9月7910个“两新”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31亿元,限上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零售额分别增长30.6%和27%,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夯实基础保障
致力于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山东统筹推进大型煤电机组规划建设、落后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2023年以来,新增大型煤电机组392万千瓦,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比达到80%以上;加快海上风电等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球首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站投入商运,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12万千瓦、稳居全国第三位,光伏装机达到6740万千瓦。出台国内首个长时储能专项支持政策,新型储能规模达到571.9万千瓦、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
围绕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山东积极构建完善“1+1+N”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印发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方案,争取青岛、烟台、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纳入国家碳达峰试点。“一企一策”推进“两高”行业低碳转型,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突破34%、超过国家下达的“十四五”任务目标4个百分点。
污染防治持续深化。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四减四增”行动,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4年1—9月,全省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2.9%,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72.5%、优于国家下达年度目标2.6个百分点。
推动城乡陆海区域统筹,塑强特色优势
山东出台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加快创建黄河口、长岛国家公园,2023年以来生态补水4.1亿立方米,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86.12%。截至2024年9月底,200个黄河战略年度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332.54亿。
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山东实施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出台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培育壮大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优势产业集群,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占全国的17.2%。提速建设世界级港口群,2024年1—9月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15.7亿吨、同比增长4.9%,保持全国第一位。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5个,总数达到72个、居全国首位。
全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编制新一轮乡村振兴规划,2023年以来安排省级及以上乡村振兴战略资金1549亿元,高水平建设224个省级示范片区。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2024年夏粮再创新高。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业态发展,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1.1万家以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稳居全国首位。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径。优化“一群两心三圈”发展格局,推进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落地,实施新一轮突破菏泽鲁西崛起行动,出台支持青岛西海岸新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的37条政策,石热入济、聊热入济、董家口至瓦日铁路项目落地建设。开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749个新型城镇化项目完成投资1810.5亿元。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展潜力空间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山东打出了“组合拳”。出台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若干措施,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制定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引领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深化国企改革,29户省属企业资产、营收、利润指标均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出台深化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行“承诺制+标准地”改革,完成42家开发区调区扩区、新增面积263.62平方公里。加快推动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山东成为全国第三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
瞄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山东不仅出台优化营商环境60条措施、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19条措施,全领域推进“无证明之省”建设,还推进实施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着力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目前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90%。同时,制定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措施,建立健全惠企政策落实、公平市场竞争等十大机制,发布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
扩大高水平开放。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出台落实促进“新三样”出口、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等政策措施,2024年1-9月累计出口“新三样”产品80.3亿元、增长23.1%。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2023年以来新增集装箱航线54 条,其中外贸航线48 条,总数达357条;2024年1—9月中欧班列开行2158列、增长14.1%,累计开行超过1万列。做强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高规格举办“中国+中亚五国”产业合作论坛、港澳山东周、苏浙沪专题招商等重大活动,2024年1—9月新落地内资项目1177个,到位资金86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99.3亿美元,增速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山东省经营主体总量居全国第三,50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4年1—9月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62.8%、高于全国12.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全面提升共享水平,擦亮民生底色
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在全面提升共享水平、擦亮民生底色方面得到充分体现。每年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2024年1—9月,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4% 、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024年1-9月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4.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4%、比2022年底下降0.2个百分点。增设省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专项支持以工代赈,2023年以来带动劳动务工人数29万人、发放劳务报酬53.3亿元,均居全国首位。
加快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达到9家。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建设,康复大学顺利开办、空天信息大学加快筹建。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2023年以来护理型养老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分别新增3.4万张和2.6万张,每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提升到3.71个。
积极推进保交楼、保交房,810个“白名单”项目落地融资628.18亿元,保交楼、保交房交付率分别达到92.6%、67.2%。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2年底分别提高12.3% 、16.2%。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强化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孙爱军表示,山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聚力聚焦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等重点任务,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孙军峰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尹明波)

END



来源:中国改革报

责编/制作:刘丹阳

审核:袁琳

政审:蔡若愚

终审:李韶辉



中国发展改革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官方公众号,宣传报道国家发展改革重大工作部署,及时、全面发布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