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初入:汉晋时期的随葬陶楼
大约在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生根。稍后,佛塔元素就开始出现于陶瓷器上。
东汉晚期,中国南方已能够生产成熟瓷器。到魏晋之时,盛行在墓中随葬陶瓷明器的风俗。陶瓷明器造型包括谷仓罐、楼阙、灶台、猪圈、厕所、井等。2008年,湖北省襄樊市发现了一座三国时期吴国墓葬,墓中出土一件具有佛教建筑元素的陶楼。该陶楼为黄褐釉陶,整体造型为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但楼顶设有平头相轮塔刹,明显是模仿印度窣堵坡。除了具有佛塔建筑因素外,陶楼上亦有多处带有佛教因素的装饰。学者罗世平认为,呈树叶形的鸱尾乃是模仿菩提树,门扉上的羽人也不同于汉式羽人而类似于新疆米兰佛寺的壁画图像,因而也具有佛教性质。
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就有死者随葬物品的习俗,到两汉之时,大行厚葬之风。墓中多随葬釉陶模型楼阁,即迎仙阁,展现了汉魏时期死后升仙的观念及神仙混合崇拜。印度的塔本就是收藏佛骨和僧人遗体的场所,而襄阳陶楼上附带有佛塔元素和佛教特色的装饰图案,恰恰反映了印度舍利安置文化和中国丧葬文化的交融和杂糅。
塔形变迁:唐以来的塔式罐
湖北襄樊出土的三国时期墓葬陶楼
佛音东来
迄今发现的唐代塔式罐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其形制自早到晚有诸般变化,同时期亦有不同类型。该器类生产自黄堡窑、巩县窑、邢窑等窑场,尤以耀州窑最为著称。该器为弧腹罐,上有纽盖下承底座,底座多为束腰形,整体形状似传统器“豆”。学者袁胜文根据盖纽的外观差异,将塔式罐进行了分类,分别为竹节形纽、尖塔状纽、桃形纽、葫芦形纽和珠形纽。前两类的塔式罐较为典型,从早期到晚期皆有出现。该类器的上半身或盖部分类似于印度佛教建筑窣堵波,竹节形或塔形的盖纽是对塔刹相轮的模仿,盖身则对应覆钵的形象,盖沿与罐口的对接部是为基座的微缩。珠形和桃形纽类型的塔式罐在晚期逐渐增多,应是器形本土化的表现。还有一种葫芦纽的塔式罐见于河北地区墓葬中。还有部分塔式罐整体均以佛塔为原型,逼真地展现出相轮数重、平头伞盖和覆钵塔身的结构。
此外,塔式罐上的装饰图案有兽面纹、莲纹、浮雕象头等。兽面纹与佛教中所见的狮子较为相似,应是由其演变而来的。佛陀被人们称为“人中师(狮)子”,佛陀的左协侍文殊菩萨也骑着狮子。佛经中有步步莲花的典故,莲花在佛教中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被奉为“佛门圣花”。佛经中关于象的传说亦为不少,《摩诃止观》云:“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负荷,无漏无染,故称为白。” 这些装饰纹样为塔式罐平添了更多佛教特色。
移风中土
自唐代晚期开始,塔式罐上的佛教主题纹样逐渐变少,中国传统的团花、宝相花、牡丹花日益增多,这表明了塔式罐开始世俗化和本土化。
宋代、唐代造型的塔式罐在北方墓中仍有发现,如河北临城宋墓中出土了一件黄绿釉陶塔式罐,该罐盖呈高拱形,类似覆钵,盖顶为5 层相轮组成的塔刹形,宝珠形盖钮,具有较明显的唐代遗风。不过,一些塔式罐的造型已经出现变化,塔式罐上“塔”的形制也日趋本土化。
与唐代相比,两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塔式陶罐形制复杂多样,已多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形式,如屋檐、立柱、斗拱等皆可在现存地面建筑遗迹和《营造法式》中找到来源。河北邢台泽丰园宋墓中出土四套塔式罐,罐身和盖与唐代塔式罐相比,并无太大差异,唯器座上有一周栏杆,栏杆又叫钩栏,是中国传统建筑样式。
甘肃陇西宋墓塔式罐
蒙元时期,藏传佛塔和十三天式的塔刹造型也应用于随葬瓷器塔式罐的塑形因素中。元朝建国伊始,忽必烈定喇嘛教为国教,藏式佛塔自此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兴建。藏式佛塔又称覆钵式塔、喇嘛塔,是直接从窣堵坡演变而来,最初在西藏地区流行,后随元统治阶层进入中原,随葬明器中塔式罐也随之而演变。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江西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堆贴塑四灵盖罐,其盖纽即呈喇嘛塔形,塔内还有一个坐佛,再现了喇嘛塔的形象。
岭南之风
塔式罐的发展除了具备清晰的纵向阶段脉络外,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尤其是两广地区唐宋时期的陶坛类明器最具代表性,其中不乏岭南地区干栏式建筑的生动再现。
不过,与唐宋北方塔式罐器内中空不同的是,广东地区塔形坛多装有骨灰。这是大约是受佛教葬俗的影响所致。实际上,以塔形容器作为舍利罐或佛教徒遗物坛的传统在公元前2世纪的古印度地区已经存在,这一传统也随着佛教东传,在从新疆到日、韩的丝绸之路沿线上均有发现。
从汉晋陶楼到唐以后塔式罐的形状演变,既反映了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历程,也体现出不同地区区域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汉晋陶楼及塔式罐的形状演变反映了外来事物本土化的历程。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外形的本土化。汉晋陶楼建筑模型上的相轮塔刹,完全模仿自印度窣堵坡。唐代出现的塔式罐作为地面塔的缩影,也是受印度佛教影响的产物。自唐至宋,随着佛教本土化,佛教建筑——塔以及其在墓葬中的浓缩反映——塔式罐亦发生了演变。中国本无塔,自佛教进入中原之后,便以窣堵波的部分特征存在,此后逐渐变为具有中国风格的楼阁式建筑。塔式罐从最初的窣堵坡变为楼阁式和喇嘛式,同时罐身上的莲花、狮子、象等佛教题材的纹饰,逐渐被宝相花、牡丹花、四孝、四灵等中国传统纹饰取代,这些反映了塔式罐外形的本土化。
功用的本土化。关于塔式罐的用途,有谷仓罐和纳骨容器等诸多观点,不论如何,塔式罐应是中国传统的丧葬观念与印度舍利安置制度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但是,北方唐宋塔式罐内多未储物,说明其已然脱离了舍利塔的功用,融入中国葬俗之中而成为了纯粹明器。与之呼应,塔这一地面建筑在唐宋以后也世俗化,其从最初用于供奉佛骨、膜拜偶像的塔,衍化成具有游览、瞭敌、藏经等功能的楼。
塔式罐的形状演变还体现了不同地区文化融合的特点。岭南塔形坛具有纳骨容器的功用,这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塔式罐,乃是因地方差异而导致不同导向的文化融合所致。
作者单位:文物出版社
原载《炎黄地理》2022年第5期